1.
(i) 擔憂
(ii) 傲慢
(iii) 貶斥
(iv) 誰
(v) 本來
2.
(i)
君子懂得透過學習而日趨於善。
君子修身須假於學。
君子並非生而不同,卻會借助外物來學習以日臻於善。
(ii) 即使是千里馬/駿馬,也不能一躍十步/也不可以一躍千里。
(iii)
學習之道在於鍥而不捨而不在於天資聰敏。
學習之道並不在於天資,只要努力不懈,便能成功。
3.
不斷學習可以使自己智慧通達,行為無過。
能提升個人品格修養,使自己心智澄明,那麼行為就不會有過錯。
能提升智慧、品行,改變天生的本性。
4. A
5.
(i)
能補救施政的缺失和漏洞,改善施政。
宮中大小事務在詢問他們後,定能補救缺失之處,使政策更為完善。
(ii)
能使軍隊上下和睦;因材任命,使不同人也可以各展所長。
使軍中將士和睦,優劣人才也可以各得其所。
6. D
7.
後主昏庸,親小遠賢,如只以「臣子語」進言,未必被接納;諸葛亮深知後主性格軟弱多疑,故在北伐之前上表,表述個人心志,本不求聞達,出仕是為了報答先主知遇之恩,並說明北伐中原,興復漢室,實是先帝的遺詔,自己並無私心。後主或有感於先帝恩情,並體諒其志向,從而釋除疑慮,令北伐無後顧之憂。/
北伐在即,諸葛亮為了感激先帝知遇之恩,才在《出師表》中向後主動之以情。先帝當年不嫌讀諸葛亮出身低微,三顧草廬,多次與他商討國家大事,並託付復興的重責,對極為倚重;他被先帝的誠意打動,才會出山相助,非為名利,而是報答知己,故在表中流需了真情。
8.
(i)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ii)
作者先寫元宵燈市熱鬧的景象,花燈煙花耀眼;達官貴人的寶馬香車;仕女佩帶華麗的頭飾,笑語盈盈;一片昇平繁華的景象,作者不為所動,卻在燈火闌珊處找到心上人,正寓寫自己的心境和抱負,不慕世俗功名,即使不為人知,也耿介自持。
9.
第一部分:第1至7段
第二部分:第8至10段
第三部分: 第11至12/13段
第四部分:第13/14至20段
/第一部分:第1至6段;第二部分:第7至任何段落
10. D
11. C
12.
(i) 焦急/心急如焚/盼望/期待
(ii)
習慣孤獨,沒有勇氣面對熱鬧的環境。
內心矛盾,無法突破心裏的孤獨感。
13.
「他」沒有出席婚禮,南下乘火車折返,「回家的路」始終也有盡頭,當旅程中的孤獨和寂寞只是當下的,慢漫可以消解,且有家可歸;然而,他決定留在自己孤獨的世界內,日後「他」面對的人生路的,卻是無盡漫長的孤獨和寂寞,是無助而無計可消除的。相較而言,一刻的孤獨和寂寞實微不足道,作者巧妙地將回家的實境與虛寫的人生路對比,以凸顯「他」的無盡的孤寂。/
「他」沒有出席婚禮,在 「回家的路」上,落寞是當下的,但仍有家可歸,路始終也有盡頭;然而,日後「他」 的弟妹已長大成家,老伴又下堂求去,連兒子也結婚了,只有「他」獨自面對那無盡而漫長的人生路,家不成家,人生失去目標。在有目標和無目標比較而言,此刻的落寞實微不足道。
14.
(i) 成績優異卻為了弟妹而放棄學業。
(ii) 刻苦勤勞
(iii) 自尊心重
15.
「他」外冷內熱,不擅表達感受。「他」趕火車北上出席兒子的婚禮,卻中途折返,南下回家,無法突破孤獨感。「他」答應和媳婦散步,嘗試改變。打破隔膜,彼此卻默然不語,由於以往對媳婦表現得很冷漠,「他」不知如何開口說話表明自己重視媳婦,急忙之際,只好藉路人表露心裏的感受,卻不知對方怎麼想,故感到難為情,故說話時神情靦腆。/
「他」一直以照顧家人為己任。到了不需要照顧家人時,人生失去寄託,本以實踐年輕時的夢想為新目標,卻失敗告終,得靠弟弟照顧,自尊受挫,失去人生的「角色」而感到失落,把自己孤立起來。「 他」答應和媳婦散步,肯定了生命中的新角色,敞開心扉,走出孤獨,再次與人建立關係,表明自己重視,關懷媳婦,故感到難為情。
16.
(i) 感到同情/難過
(ii) 感到遲疑/不知如何打破隔膜/尷尬
(iii) 內心激動/感動
17.
(i) 行為描寫
(ii) 行為描寫
(iii) 肖像描寫
(iv) 心理描寫
18.
(i) 錯誤
(ii) 正確
19.
「他」孤獨的最主要理由,就是人生角色的失落。年輕時,為弟妹而放棄前途,為家人犧牲自己,那時候人生反而有明確的目標;到了不須照顱家人時,只寄望從個人的事業中肯定自己,卻以失敗告終。這時候他再也找不到人生的目標,遂把自己孤立起來,而孤獨就在點滴間累積,沒有人明白「他」的心境,而「他」亦繼續選擇以沉默回應,活在孤獨之中。/
「他」沉默寡言,不擅與人交際,不懂得表達個人情感。他明明一大早就趕路要赴兒子的婚禮,心中想出席婚宴,卻又矛盾遲疑,害怕面對親人,不知如何應對,竟在半路上改變主意,缺席兒子的婚宴,難免令人覺得冷漠,不易親近。
20. C
21.
有利於眾人的(地方)很少。
為人們帶來的好處很少。
22.
富貴的關鍵在於自身能力,懂得以智慧追求便可得到。
冨與貴都是憑個人的才幹,不求便沒有,與命運無關。
23.
(i) 兩者都是令人趨於不善的說話/這兩種看法都不對。
(ii) (不相信因果),人們便會為求目的不擇手段/用詭詐方法達成目的。
(iii) 耕種而祈望收成。
24. C
25.
(i) 錯誤
(ii) 正確
26.
(i)
(1) 否
(2) 是
(ii)
根據《命解》一文的立場,只要行事符合道德,根本不必計較 是否有命運。孫叔敖見兩頭蛇而以為自己將死,是相信命運的表現,若果孫叔敖什麼也不做,聽天由命,當然不對。可是孫叔敖擔心再有人受害殺了兩頭蛇,考慮的是眾人利益,並非個人得失,私於己者寡,而利於天下者多,應加以肯定。孫叔敖能做到「循其方,由其道」。「循其方,由其道」的原則為一切行為都是按照道義行事,處事亦需考慮到該行為是否有利世 人而孫叔敖出遊看見兩頭蛇。傳說又云看見的人會死亡,故他埋了兩頭蛇,以免他人看見而死去。可見孫叔敖的行為是仁德之舉,他擔心別人的安危而非自己安危,是依循道德而行之舉,而此舉亦有利於人,令他人不致看見蛇而枉死。可見孫叔敖的行為與「循其方,由其道」完全契合。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