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大仙區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
學校地址:九龍扎山道三八一至三八三號
小學校網:/
學校電話:23275294
學校傳真:23296403
學校電郵:ghps@ghsp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gh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英語:Good Hope Primary School cum Kindergarten)是一所私立全日女校,在黃大仙區,學校地址是九龍扎山道三八一至三八三號。德望小學暨幼稚園創辦於1954年,辦學宗旨:『本校秉承天主教傳統,重視學生的個人特性,致力全面發展學生潛能,培育學生成為追求卓越及滿有愛心、希望、喜樂及感恩的女性領袖。』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私立/全日/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阮嫣玲修女
∎ 校長:阮嫣玲修女
∎ 辦學團體:聖母無原罪傳教女修會
∎ 創校年份:1954
∎ 宗教:天主教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17019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及英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undefined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不適用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的學費:$43400 -$44,500;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10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
∎ 其他收費/費用:手冊、簿費及各項雜費。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德望小學暨幼稚園的設施:
∎ 校車:有
∎ 保姆車:無
∎ 課室數目:30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1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音樂室(2)、宗教室、常識室、視藝室、電腦室、閱讀室、校園電視台、多用途教學活動室(10)。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引路帶及視像警報系統。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教師總人數:60
∎ 教育文憑:100%
∎ 學士:90%
∎ 碩士_博士或以上:28%
∎ 特殊教育培訓:25%
∎ 0至4年經驗:48%
∎ 5至9年經驗:17%
∎ 10年經驗或以上:35%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 班級教學模式:1. 教師依據每科學習目標、學生需要等,為各年級設計合適教學活動。 2. 課堂上有小組活動、討論及匯報。
備註:1. 每年選定一個主題為全校的德訓目標。 2. 為照顧學習差異,我們為四年級至六年級同學提供輔導課。 3. 資優同學會由校方推薦參與課堂外的增潤課程或活動。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2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 多元學習評估
以人為本,發展學生個人潛能與獨特性。鼓勵主動學習。課程以多元化模式評估,鼓勵創意,與時並進。全年有多次不同形式的持續性評估及2次全科總結性評估。
∎ 分班安排
隨機分配。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5節
∎ 每節一般時間:60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7:30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00
∎ 午膳開始時間:12:35
∎ 午膳結束時間:13:25
∎ 午膳安排
由家長安排及膳食由學校廚師在本校廚房烹煮。
∎ 健康校園生活
1. 本校參加衞生署舉辦的「生果 月」。 2. 膳食由學校廚師在本校廚房烹煮,食物以無味精及多菜少肉為主。 3. 參與小農夫計劃。
備註:舍際活動:每位學生均為一舍的成員,直到她畢業。 年中有不同的舍際比賽及活動。
全方位學習
司儀培育班、中英文話劇、中英語辯論、中西書法、科學實驗、奧數、童軍、舞蹈、球類(四組)、泳隊、田徑、合唱團、中西樂器班(十七組)、弦樂團、管樂團、管弦樂團、圍棋、機械人製作、基督小先鋒、校園電視台。學校也安排戶外學習、探訪及交流。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在校董會監管下,學校行政事務由校監兼校長阮嫣玲修女主理,並由五位主任協辦。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校董會。
∎ 環保政策
1. 在校內放置分類回收桶,而課室內亦放置回收廢紙箱。 2. 學校每年都參與地球一小時。 3. 學校有小農夫計劃。
∎ 學校關注事項
1. 學校注重學生的品德及全人發展教育,並提供機會讓學生發展領導才能。 2. 小學與中學緊密聯繫。中、小學生有共同活動。 3. 學校每年安排小四及小五學生到英國參加暑期學習計劃。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戶外學習日、華服日、英語日、參觀不同機構(如博物館、立法會、科學園等)、英語會話(小組教學)等。學校除了設有內聯網系統外,亦利用電子學習平台教學。學科週:中文、英文、數學、常識及宗教。
∎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德育及公民教育:宗教課/成長課/德育公民課/週訓。 2. 廣泛閱讀計劃:每班有圖書角;早會前有閱讀時間;每級有一系列不同性質的圖書推介給同學;訂閱報章;參觀圖書館;每年有閱讀週。 3. 資訊科技:培養學生正確運用資訊的素養及技能。 4. 專題研習:常識科。 5. 中、英文:老師特別準備校本素材。 6. 關心時事:學生剪報及發表感想。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每學年,我們都有一個與學校基本價值理念相關的主題,在週會上闡述,並以反省和工作紙幫助學生深化及整合。主題的整合是由自己出發繼而到家人、學校、社群,及至世界。其他科目的教材也會儘量配合主題。我們也會將主題向家長解釋。長期以來,本校一直獲頒發仁濟醫院的「道德與公民教育獎勵基金」。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學習障礙生/資優生︰教師與家長商討,因應個別需要設計學習計劃。 2. 學校老師會為有需要的學生組織學習小組。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有駐校輔導主任及教育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undefined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各科教師因應學生的能力及時代需求剪裁及調適課程。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1. 協辦暑期活動、校隊訓練營及培訓班。 2. 舉行不同的參觀活動、外展活動及親子活動,如小一迎新旅行、母親節活動、暑假親子輕鬆一日遊等。 3. 家校合作:舉辦座談會,家長、教師及學生在家教會刊物中投稿。 4. 協助畢業生拍攝畢業照片。 5. 組織義工家長團隊協助陸運會及集體流感疫苗注射。
∎ 校風
學校秉承天主教教育理念,並以愛心、希望、喜樂和感恩為核心價值,教導學生敬天惜物,友愛互勵。 學校也給予學生機會發展各方面的才能及領導能力。 學校有貓老師,幫助學生培養尊重生命、愛護動物的情操。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 學校致力改善課程,增設多元化的學習機會,藉出國交流擴闊學生視野,並啟發學生的領導才能。 2. 檢視課程。 3. 在教與學中發展STEM元素。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加強中層管理的培訓。 2. 鼓勵常識老師在課程中加入STEM的元素。
其他資訊
1. 學校在校際比賽中獲得多個獎項。 2. 學校亦有不同的獎學金及獎項鼓勵品學兼優的學生。 3. 四、五年級學生有機會到英國St Francis' College參加為期十多天的暑期課程。 4. 五、六年級學生有機會到國內交流、樂團及合唱團亦會到海外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