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尖旺區
聖公會基榮小學
學校地址:九龍大角咀荔枝角道23號
小學校網:32
學校電話:23800349
學校傳真:23811768
學校電郵:info@skhkwp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skhkwp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聖公會基榮小學(英語:S.K.H. Kei Wing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油尖旺區,學校地址是九龍大角咀荔枝角道23號。聖公會基榮小學創辦於1968年,辦學宗旨:『本著基督真理及校訓「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培養兒童有積極人生觀及正確價值觀,教導兒童求學處事及待人接物的態度,從而達到榮神益人的崇高理想。』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范晋豪牧師
∎ 校長:黃冠華先生
∎ 辦學團體:聖公宗(香港)小學<br>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
∎ 創校年份:1968
∎ 宗教:基督教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165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無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聖公會基榮小學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其他雜費:$310"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聖公會基榮小學的設施:
∎ 校車:無
∎ 保姆車:無
∎ 課室數目:24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2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電腦室、音樂室、會議室、校園電視台、英語室、訓輔室、遊戲治療室及教員室。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undefined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49
∎ 教師總人數:49
∎ 教育文憑:100%
∎ 學士:98%
∎ 碩士_博士或以上:43%
∎ 特殊教育培訓:59%
∎ 0至4年經驗:4%
∎ 5至9年經驗:8%
∎ 10年經驗或以上:88%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4班;小四有4班
∎ 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
總數為24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4班;小四有4班
∎ 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
總數為24班。
∎ 班級教學模式:參加本校「分流班」的學生在其有需要的中或英文科目接受「小組教學」,藉以提升學習成效,其餘各科則照主流模式上課。
備註:-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2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2
∎ 多元學習評估
中、英文聽、說、讀、寫,普通話聽、說評估,中、英、數、常識科進展性和總結性評估、小組討論、匯報、課堂觀察、課業、專題研習、服務學習。
∎ 分班安排
小三至小六以均衡的學習表現、積極參與多樣化的活動,配以守規則及熱心服務的表現作為分班原則。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8節
∎ 每節一般時間:40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00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15
∎ 午膳開始時間:12:55
∎ 午膳結束時間:1:55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創建健康身心靈校園
備註:1. 健康飲食3:2:1,提供素食選擇,舉行開心生果日。<br>2. 低年級做護眼保健操。<br>3. 學生擔任陽光學長及愛心大使,推行「關愛校園」之文化。
全方位學習
陸運會、畢業營、旅行日、攤位遊戲日、參觀、境外交流、管樂團、合唱團、中國舞、HIP HOP舞蹈、水墨畫、水彩畫、武術、跆拳、乒乓球、足球、花式跳繩、Lego機械人、英 語會話、英語劍橋、奧數班、團契、童軍、公益少年團、紅十字會少年團、少年警訊。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聖公宗(香港)小學監理委員會/在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和學生表現四個範疇推展校務。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成員包括辦學團體校董、校長為當然校董、教師校董、家長校董及獨立校董。
∎ 環保政策
全校使用節能光管。
∎ 學校關注事項
1. 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學與教效能<br> - 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技巧<br> -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強化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br>2. 建立正向校園氛圍<br> - 表揚及展示學生的成就,提升學生的成就感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設早會及德育課,全面進行德育、公民教育、生活教育課及成長課,培養學生品德。<br>2. 透過課程及校外參觀活動,積極推動學生關心祖國的最新發展及建立國民身份的認同。<br>3. 安排多元文化活動,如戶外學習、科探日、中華文化日、探訪老人院等,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br>4. 發展電子學習平台,提升自學能力。<br>5. 運用多元的教學策略如合作學習、小組教學及協助學習等,照顧個別差異。<br>6. 透過「變易理論」作剖析框架,研究「學習如何處理學習內容」跟「學生學會甚麼」之間的關係,從而優化課堂內的學與教效能。<br>7. 透過計劃、執行、查核、行動,循環進行優化課堂教學。
∎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透過圖書課、閱讀日、家長講故事及好書推介等活動,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及提升學生閱讀趣。<br>2. 透過成長課,培養學生健全的價值和道德觀,並加入國民身分認同。<br>3. 推行專題研習,讓學生學習搜集資料、分析及反思,發展學生溝通、協作等共通能力。<br>4. 運用資訊科技,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學校秉承聖公會辦學的理念,以基督教的核心價值培育下一代。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調適課程和教學策略,提供切合學生興趣、能力和需要的學習活動,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br>2. 為學習能力弱的學生設數學課前輔導。<br>3. 小組教學和輔導教學。<br>4. 言語治療服務。<br>5. 校本教育心理服務。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和加強言語治療津貼,提供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小組、社交訓練小組和言語治療服務。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為個別有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家課調適及測考加時。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重視與家長的溝通及協作,校園每天開放,家長可與老師直接聯繫。已成立家長教師會,推動多元化家長教育及親子活動。學校與社區緊密合作,為家長及學生提供家庭支援及輔導服務。
∎ 校風
學校致力推動訓輔合一,校風淳樸。學校著重學生德育及公民意識,也重視全人發展,讓學生有系統地接受德育及靈育培養。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 優化課堂教學,提升學與教效能<br> - 鞏固學生自主學習的技巧<br> - 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升課堂教學效能,強化學生自主的學習能力<br>2. 建立正向校園氛圍<br> - 表揚及展示學生的成就,提升學生的成就感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為教師舉辦專業進修會,鼓勵教師參加專業培訓。透過共同備課及參加各種教學支援計劃,提升教師的專業知識及技能。
其他資訊
學校購置虛擬實境(VR)設備,配合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br>教會與學校有密切的聯繫,為學生及家長提供不同的宗教活動。<br>推動STEM教育,以培養學生對科學、科技及數學的興趣,並提升學生的創意解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