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塘區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
學校地址:九龍觀塘藍田平田邨安田街第一校舍
小學校網:48
學校電話:23465430
學校傳真:27273203
學校電郵:info@skhlsk.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skhlsk.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英語:S.K.H. Lee Shiu Keung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觀塘區,學校地址是九龍觀塘藍田平田邨安田街第一校舍。聖公會李兆強小學創辦於1996年,辦學宗旨:『本著基督愛人的精神,提供優質教育,悉心培育學生,在德、智、體、群、 美、靈六育上得以均衡發展。』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王麗芬女士
∎ 校長:陳小燕女士
∎ 辦學團體:聖公宗(香港)小學 監理委員會有限公司
∎ 創校年份:1996
∎ 宗教:基督教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750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無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3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290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的設施:
∎ 校車:有
∎ 保姆車:無
∎ 課室數目:30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2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17間(中央圖書館、資訊科技室、語言室、常識室、音樂室、視藝室、舞蹈室、靈修室、教學輔導室、會議室)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暢通易達洗手間及升降機。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57
∎ 教師總人數:58
∎ 教育文憑:100%
∎ 學士:100%
∎ 碩士_博士或以上:33%
∎ 特殊教育培訓:31%
∎ 0至4年經驗:9%
∎ 5至9年經驗:9%
∎ 10年經驗或以上:82%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5班;小二有5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30班。
∎ 班級教學模式:一至六年級活動教學,運用「高動機、高參與、高展示、高回饋」合作學習四高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
備註:課程之設計,以支援不同學生學習需要為重點,給予多元化的學習機會,以激發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 多元學習評估
除日常測考外,本校亦透過課業、專題研習作進展性及總結性評估;另外也會就學生的活動表現、品德表現等作多方面評估。
∎ 分班安排
本校採用「平均分班」制度,按學生成績及能力平均編配入各班;在小四至六年級,則按「普通話教中文」計劃發展,編有「普教中」班別。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8節
∎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7:40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00
∎ 午膳開始時間:12:15
∎ 午膳結束時間:13:15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建立健康及關愛校園,並推行生命教育,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身、心、靈健康,提升學生健康生活 技能,實踐健康及滿有關愛的生活模式。
備註:1.獲教育局關愛校園榮譽及香港校董學會頒發關愛老師、全方位關愛老師、關愛校董及關愛家長獎項,並得關愛團隊美譽。 2.推行Sport Act獎勵計劃,鼓勵學生參與運動。 3.每兩堂小息,讓學生有充份休息。 4.學生自由參與活動,作全人發展。
全方位學習
活動涵蓋學術、體藝及社會服務達60多項,例如互動英語、奧林匹克數學、網頁設計、科學探究、讀書會、校園電視台、普通話播音、朗誦、舞蹈、歌詠、中樂、管弦樂、手工藝、藝術體操、跆拳道、田徑、各種球類及制服團體等。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校長、副校長按學校表現指標分成四大範疇管理,優化學校政策。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成員、獨立人士、教員及家長等13人組成,為學校制定教學發展方向及策略。
∎ 環保政策
透過多元化環保活動,深化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他們愛護環境的態度。由學生擔任的「環保先鋒」更會定期推行校內環保活動,協助營造校內環保氛圍,將節能減廢生活化。
∎ 學校關注事項
培養學生投入自主學習,發揮創意思維,激勵學生肯定自我價值,建立抗逆自信人生。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1.透過合作學習四高課堂,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加強教學成效。2.小一至小三進行主題學習,舉行「綜合活動日」,讓學生愉快學習。3.小四至小六進行跨科活動,令學生更有效地將不同科目知識融匯貫通。4.舉行全方位戶外學習活動日,讓學生的學習變得生動。5.善用資訊科技進行學與教,引入點讀筆、RainbowOne網上學習互動平台等,加強教學回饋及效能。
∎ 關鍵項目的發展
1.致力建立關愛校園,建構關愛文化。2.建立健康校園及環保校園,促進學生身心靈健康。3.推行主題式閱讀、跨課程閱讀及閱讀分享計劃,推廣閱讀文化。4.進行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5.推動校本網上學習活動,提升學生運用資訊科技自學能力。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透過整合生命教育和正向教育的理念與內涵,著重利用生活實踐讓學生學習以積極、關愛、感恩等正面態度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設「拔尖班」進一步提升資優學生的英數能力。2.設有「小班教學」、「輔導課」及推行學生支援計劃等,協助成績稍遜學生解決學習上的困難。3.推行「大哥哥、大姐姐計劃」,提供機會予高年級服務,為小一學生提供貼心的輔助。4.小一各班均設教學助理,協助學生適應新的學習環境。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1.全校關愛、正面文化教導學生,「每個學生都重要,一個都不能少」。2.提供教育心理輔導及校本言語治療服務。3.安排針對性小組訓練及戶外體驗日學習。4.教師及家長工作坊,家校合作貫徹教育方針。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1.課程突顯周年學習主題。2.透過學生表現分析,找出學生的強弱項,設計適切的校本課程及教學策略。3.設有拔尖班、小班教學、輔導班及評估調適政策,照顧不同學習需要。4.點讀筆支援個別學生溫故知新。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1.家長參與學校活動,強化家校相輔,如:親子細運會、家教會親子旅行等。2.舉行家長也敬師、心意點唱、故事叔叔姨姨等,促進家校合作,共同輔助孩子健康成長。3.推廣家長教育,提升家長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效能。4.陽光電話顯關懷,加強家長與老師的緊密溝通。5.邀請家長參與愛心家長義工隊,體現家校之間的合作。
∎ 校風
校訓︰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1.以愛與關懷培育全校學生成為品學兼優的模範。2.著重正向教育,建立學生正面積極的態度,肯定自我。3.重視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六育上得以均衡發展。4.推行「一人一職」計劃,培養學生服務他人的精神。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栽培每個兆強學生成為品學兼優的人才。2.裝備學生兩文三語、高情商、重關愛、靈活變通、滿有信心應對未來挑戰。3.運用「高動機、高參與、高展示、高回饋」合作學習四高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學生學習成效。4.透過專題研習及從閱讀中學習等,培養終身學習技能。5.推動STEM教育,讓學生運用運算思維,發揮創意解難。6.以資訊科技作互動學習,促進自主學習並提升資訊素養。7.透過校外支援計劃如CoolThink運算思維教育計劃等,建立專業學習社群,提升教學效能。8.加強資優教育及領袖訓練,高小海外交流,讓學生盡展潛能。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每位教師均以人為本,實踐育人為中心的教育。2.均能推動合作學習、正向文化。3.成為孩子的人生導師。4.強化中層管理,完善學校行政。5.培訓科組核心成員,領導學科課程發展。
其他資訊
為讓學生增廣見聞,並豐富其學習經驗,學校會舉辦境外交流活動,讓學生多認識不同國家和文化,拓展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