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埔區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
學校地址:新界大埔露屏路10號
小學校網:84
學校電話:29481122
學校傳真:29481121
學校電郵:admin@edujcp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edujcp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英語:Th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Jockey Club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大埔區,學校地址是新界大埔露屏路10號。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創辦於2002年,辦學宗旨:『1.營造充滿喜悅及互相關懷的環境,提供優質教育,達致全人發展。2.透過有教育研究依據的創新教育理念,改善學生學習及學校生活素質。3.展示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育質素,促進卓越教育的發展。4.提供優質的師資培訓場所,裨能運用創新的教學方法及得到實際的教學經驗。』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許俊炎校監 M.H.
∎ 校長:杜莊莎妮女士
∎ 辦學團體:香港教育大學附屬學校 有限公司
∎ 創校年份:2002
∎ 宗教:不適用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700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及英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無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5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500 (特定用途收費)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香港教育大學賽馬會小學的設施:
∎ 校車:有
∎ 保姆車:無
∎ 課室數目:27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2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半圓劇場、多用途室、電腦室、英文室、舞蹈室、視藝室、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創意天地及小班教學室。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視像警報系統。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51
∎ 教師總人數:62
∎ 教育文憑:100%
∎ 學士:100%
∎ 碩士_博士或以上:45%
∎ 特殊教育培訓:31%
∎ 0至4年經驗:43%
∎ 5至9年經驗:16%
∎ 10年經驗或以上:41%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5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3班
總數為26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4班;小四有5班
∎ 小五有5班;小六有5班
總數為27班。
∎ 班級教學模式:1.以學生為本,教學團隊具豐富電子教學經驗,透過網課及面授課堂學生能無間斷持續學習。2.設電子書包班,建構無縫學習環境,延伸第二課時。3.設校本綜合科技科,結合STEM學習元素,推動運算思維能力。
備註:1.一至三年級設循序漸進普教中班,四至六年級全面使用普通話教中文。 2.四至六年級部分班別設電子書 包班。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 多元學習評估
每學年於中、英、數、常、普通話等科目設三次總結性紙筆評估。各科根據學生課業、課堂表現、專題研習及單元溫習等作多元化進展性評估,鼓勵學生持續進行學習反思及互評,追求卓越。
∎ 分班安排
1.小一至小三分普教中班及普教中漸進班。 2.小四至小六按電子書包分班,亦會按學生的學習表現及學習需要作調整。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8節
∎ 每節一般時間:40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40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40
∎ 午膳開始時間:12:55
∎ 午膳結束時間:13:50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1.參與護脊校園及「陽光笑容滿校園」護齒計劃。2.舉行「開心果月」及參與「學校體育推廣計劃」與家長合力推動健康生活。
備註:1.於課前設早讀及早操活動。2.於午息設故事爸媽及音樂會。3.設班主任課及導修課。4.圖書館及電腦室均於小息、午膳及放學後開放予學生自學。5.設多元智能課及課後延伸活動,讓學生按個人興趣及專長選擇。
全方位學習
設Battle of the Books,Speakers'Corner,普通話話劇、辯論隊、STEM課程、Kodu 遊戲製作、創意科學家、資訊科技及視藝資優培訓、藝術興趣班、手鈴板、手鐘、木管樂、銅管樂等音樂班、體操、球類活動、升旗隊及制服團隊。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在香港教育大學附屬學校有限公司執行委員會、法團校董會、校監、校長及中層管理團隊領導下,校內組織依不同範疇區分,各組別均具明確權責,有效地協調運作,推動學校發展。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校董會成員多為教大資深學者,其專長涵蓋課程發展、語文教學、數學及資訊科技、教育心理等。獨立校董及家長校董亦為資深教育家或專業人士,熱心推動優質學校發展。
∎ 環保政策
學校舉辦多元的校本活動,如「塑膠資源教育-3Rs&3Cs」計劃、「送舊迎新大掃除」及「小園丁」等多元智能活動,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 學校關注事項
善用新科技,豐富學教經歷,提升互動,推動創新;發展生命教育,培養學生良好品德;聚焦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建設實踐社群。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1.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群、美、情、靈七育的均衡發展,讓學生探索各學習領域的知識,掌握共通能力,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透過自我反思回饋,促進學習效能。2.積極優化兩文三語及數理教學,推展運算思維教育及STEM課程,提升學生的數碼創新思維及探究能力。3.全力推動數碼學習,善用創新科技提升學教效能。4.善用教育局、香港教育大學等專業支援,協助發展校本特色課程。
∎ 關鍵項目的發展
1.從學習及生活經歷中,發展學生個人的獨特性;從探索生命意義的學習歷程中,認識生命價值。2.培養學生良好閱讀習慣及能力,設圖書課、師生共讀、外籍英語老師團隊,推展多元化閱讀活動。3.推行跨學科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高階思維及共通能力。4.為5間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CoolThink@JC資源學校之一,培養學生解難能力;電子教學團隊具豐富經驗,數碼學習普及至小一至六年級,高年級實施電子書包班計劃,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本校致力培養學生正向思維模式,透過周會、成長課、正向圖書閱讀、正向教育周、感動一刻及教育營,培養學生正面價值觀。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設資優小組、課前班、學習支援小班及課後學習小組。2.透過小一銜接計劃,協助學生適應學習生活。3.設駐校言語治療師及教育心理學家服務。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成立學生支援組,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本校部分年級實施普教中,提供額外支援(例如抽離/小組學習、拼音教材等)。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按學生學習及成長需要,在教學進度、教材、課業及評估上作出適切調適。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1.家教會籌組義工服務團隊、舉辦籌款活動優化學校設施,並積極參與學校服務供應商的採購及選書等校本管理事宜。2.全體老師透過《給家長及學生的信》、陽光電話、茶聚及家長日等渠道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3.教大專家團隊為家長舉辦專題講座、工作坊及親子活動等。
∎ 校風
本校以啟發潛能教育、正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的框架,推行校本價值觀教育,重視培養學生良好品德。學生透過參與服務學習、公民教育活動、獎勵計劃、理財、資訊素養及性教育等,從不同的學習和體驗經歷中發揮潛能。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加強與教大聯繫,促進教師專業成長。2.善用數據及教學資源,優化學與教。3.推動運算思維教育,培養科創人才。4.發展數碼學習及STEM課程,展示創新學教模式。5.延續「窗戶學校」角色,促進教育交流。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設分科同儕備課、課研及觀課,透過學習圈互相分享交流教學經驗。 2.積極參與各大專院校及教育局的校本協作及借調計劃,優化教師團隊。 3.積極於本地及國際性的研討會分享校本經驗,促進教師專業成長。 4.利用教師專業發展基金資助教師參與境內外專業交流活動。
其他資訊
CoolThink@JC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資源學校;Microsoft Showcase School (2014-2021);l獲國際傑出電子教學獎(2020/21);PCM香港IT至專大獎2018「最佳STEM技術應用」;香港城市大學和諧校園比賽「最和諧校園」榮譽(2011);香港建築師學會2002年全年建築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