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迦密聖道中學
Carmel Holy Word Secondary School
122
8/2/22
11/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迦密聖道中學(英語:Carmel Holy Word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大埔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大埔太和路10號。學校創辦於1998年。辦學宗旨:按聖經真理提供全人教育,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和靈育上,得到全面優質栽培,以致學能得以提高,個人潛質得以確立和發揮,並且認識真神,明白真道,建立優良品格,樹立律己精神,長大後能立身處世,關心社會,做個榮神益人的良好公民。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大埔區
學校地址:
新界大埔太和路10號
聯絡電話:
26539786
傳真號碼:
26532583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64K、72、65K、71K、73、73A、74A; 港鐵:太和站。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陳世和
先生
校長:
鍾志源
博士
(機械工程學士(榮譽)、教育文憑、基督教研究學士後文憑、社會科學碩士(社會工作)、教育碩士、教育博士(教育心理)、臨床心理學博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98
有
有
有
基督教興學會有限公司
明道律己,忠主善群
基督教
8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6
59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7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6
特殊教育培訓:
32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2
19
69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校內成績及教育局「成績次第名單」排名50%;操行及評語20%;活動、服務及獎項20%.升中資訊晚會分組活動表現1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暑假期間舉行新生家長講座、迎新日及銜接課程,學期初舉行教育主日、家長晚會及與班主任會談。 推動健康校園政策、建設校園關愛及欣賞文化、培育學生對學校的歸屬感、為學生提供生命教育及有益身心的活動、培養他們正確價值觀、建立人生目標等,來幫助學生身、心、靈健康成長。
學費
迦密聖道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00元,
中五堂費為:300元,
中六堂費為:30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1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2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15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透過多元化聯課活動、出外參觀、周會、歷奇營、生活營、社區服務等讓學生得著更多學習體驗。透過其他教育機構, 為高中同學提供應用學習課程。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聚焦課堂,提升學與教效能 2. 透過有策略的多元資優培訓,讓學生發揮所長 3. 透過班級經營,提升生命教育成效
學校管理架構:
法團校董會下設校政執行委員會,帶領學務部、訓輔部、國家安全教育協調小組、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部、課外活動部、宗教事工部、事業及生涯規劃部、事務部及秘書處,管理及推行校務發展工作。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辦學團體校董、獨立校董、家長校董、教師校董、校友校董、校長。
環保政策:
透過環保教育活動宣傳環保意識,鼓勵同學以行動實踐,如少用膠袋、廢物分類、智慧用電等。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按學生能力採用適合的授課語言,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能。初中數學及電腦科以英語學習,高中數學科採用英語授課。英文科按能力分組教學,以加強英語學習成效。定期安排英語日,為學生提供英文語境,增加練習的機會。積極參加校際朗誦節英詩比賽,令學生更投入英語學習。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致力為學生設計均衡的課程,課堂生活化及多元化;朝著「教有效、學有成」為目標,並勇於探索及嘗試不同教學及評估方法,推動有效及愉快的學習。上課時間表以55分鐘為一節課,以提升課堂學與教的效能。配合閱讀課及閱讀獎勵計劃,鼓勵同學享受閱讀的樂趣及充實個人知識。 更利用校內校外資源,落實「帶出去、請進來」的全方位學習模式,特別在上課時間表編排騰出星期五的下午,安排多元化聯課活動及出外參觀,擴闊知識領域。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中史、文學、經濟、地理、歷史、會計與財務概論、生物、化學、物理、資訊及通訊科技、視覺藝術、旅遊與款待 2. 課程重點: (1) 各級均設聖經科,讓學生認識基督教信仰。各級亦有音樂科和體育科,讓學生均衡發展。 (2) 適時整合課程及編寫校本教材,例如英文科著重朗誦訓練;數學科於初中善用網上電子學習平台;通識科自設校本教材及應試訓練手冊;電腦科編寫校本初中課程,探究不同的技術及其應用;科學科、電腦科及數學科在各級亦開展具跨科元素的STEM教育單元。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從閱讀中學習: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圖書館悅讀摘星計劃;定期閱讀分享、書展及作家介紹。設早上閱讀課,建立學生閱讀習慣。 2. 運用資訊科技:提供網上學習平台,並添置平板電腦,推動電子學習。 3. 專題研習:初中以歷史、地理及科學科為知識基礎,分階段發展學生探究能力,為高中作準備。 4.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透過早會、生命教育課及專題講座等推行;並鼓勵學生積極人生及參與社區服務。
生涯規劃教育:
透過個人輔導、小組活動、各類講座、生涯規劃課程及大型的升學輔導活動來推行「生涯規劃教育」,提升學生對升學、就業及工作世界的認識,培養學生工作技能及態度,訂立終身學習目標,並為他們日後個人的升學及事業計劃打好基礎,逐漸建立人生的方向,實踐抱負。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為提高教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中、英、數、科學等科目均有已接受特殊教育訓練的老師,並由照顧學生學習的多樣性小組成員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融合教育。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學生支援組負責策劃、推行及檢視與融合教育的支援工作,制定「校本融合教育政策」。學生支援組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帶領、副校長監督,成員包括特殊教育支援老師、言語治療師、輔導員、中、英、理科老師及教學助理,並與輔導主任及學校社工緊密協作,採用班級推動「全校參與」概念:推動班主任、科主任及科任老師共同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訂定支援措施,亦按需要邀請家長、教育心理學家等出席個案會議跟進支援工作。經家長同意後,本校收集中一級有特殊教育需要新生的資料,以便及早識別及為他們安排合適的支援。本校亦會甄別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轉介至教育心理學家跟進。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服務,如社交訓練小組、小組及個別輔導、課後學習輔導等,並聘請輔導人員、教學助理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適切支援。本校亦安排校內測考調適,如加時、放大試卷、讀屏軟件、語音轉換文字等,並協助報考公開試的同學申請相若調適。本校重視家校合作,並已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面談、電話聯絡及學生支援摘要,與家長保持溝通和檢視支援學生的策略。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全年分為兩學期,每學期一次考試,平時分則採用持續性評估。各科除了以考測評估學科成績外,老師亦會評估學生的「上課態度」和「功課考勤」,並將表現等級記錄在成績表上。家長可從學校網頁瀏覽每日功課要求,給與子女指導。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要讓學生健康快樂成長及得到更全面的關顧,家校同心是至為重要的。學校透過家長教師會,建立家長網絡、舉辦座談會、家長日及聯誼活動,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繫,共同培育青少年人。
校風:
本校以基督教教育理想教導學生,培養學生建立高尚的生命情操及正確的人生價值,並建立守法自律的精神。以「訓輔合一」的模式推行德育工作,使訓育及輔導工作互相結合。全校各班採用雙班主任制,加強照顧學生,為學生帶來適時的幫助。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一) 聚焦課堂,提升學與教效能。 1. 深化既有措施,提供多元化教學策略。 2. 檢視初中課程,配合課程發展,適當地滲入英語學習元素。 3. 透過教師專業發展,達致教學專業化,全面提升教學效能。 (二) 透過有策略的多元資優培訓,讓學生發揮所長(「摘星計劃」)。 1. 建立全校人才庫,發掘及栽培學生在不同範疇的才能。 2. 學術範疇:策略性地提升學習技巧。 3. 非學術範疇:重整課外活動項目,培訓領袖及訓練專長,令活動專業化。 4. 成立創意中心,成為學生展現才能的平台。 (三) 透過班級經營,提升生命教育成效。 1. 重整生命教育課,加強班主任的角色,推展價值觀教育及學生生涯規劃,並帶領學生認識基督教信仰。 2. 建立正面班風,團結及凝聚學生,投入校園生活,促進學習氣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致力建立互相欣賞文化和團隊精神,鼓勵集體備課和同儕觀課,分享教學經驗,並透過校本專業培訓,促進交流。由經驗老師帶領年青老師適應工作。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共設立三十多個活動組織,分為學術、美藝、體育及服務四大範疇。其中包括多個學科興趣小組、管弦樂隊、合唱團、舞蹈隊、舞蹈學會、話劇學會、室內划艇及長跑學會、健球學會、各式球隊及制服隊伍(基督女少年軍、童軍及聖約翰救傷隊)。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校舍為標準設計,有籃球場2個、雨天操場2個,更備有獨立禮堂、學生活動中心、圖書館、多用途教室、多媒體教室、電腦室及家長資源中心等。全校安裝空調,並鋪設光纖網絡。所有課室均有影音及電腦設備輔助教學。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升降機。
其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