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

Elegantia College (Sponsored by Education Convergence)

64

8/2/22

25/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英語:Elegantia College (Sponsored by Education Convergenc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北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上水清城路八號。學校創辦於2002年。辦學宗旨:培養新一代成為具備自主學習能力及高度責任感的終身學習者。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北區

學校地址:

新界上水清城路八號

聯絡電話:

24683680

傳真號碼:

24683935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上水火車站轉乘巴士273A、273B; 小巴58K。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鄒秉恩

先生

校長:

陳玉燕

女士

(學士、教育文憑、教育碩士、文學碩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2002

教育評議會教育基金有限公司

風度文采

不適用

9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63

64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86

特殊教育培訓:

38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1

6

83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申請學生的「成績次第名單」(由教育局提供)及小學學業成績(40%);操行、課外活動、服務及獎項(30%);面試(3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全體新生必須於暑期內參加多天新生輔導活動,包括中英語文、數學銜接班及歷奇活動。另於暑假和開學後舉辦新生家長會。 1. 本校一向重視學生的健康生活,除中六級外,全校留校午膳,保證膳食質素。 2. 本校充份運用綠化校園的優勢,提供優質體育課程及聯課活動,發展學生的體適能及提升健康水平。

學費

風采中學(教育評議會主辦)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2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1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31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暫時沒有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學校重視「品德」、「學業」與「聯課活動」的適度平衡,培養新一代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成為有責任感的終身學習者。

學校管理架構:

由法團校董會監察學校事務,並由校長帶領,設有效學習委員會及學生成長委員會,下轄各行政小組,共同策劃及推動學校發展事項,並與家長教師會、校友會、學生會等保持密切溝通。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於2006年8月成立法團校董會,成為第一批成立法團校董會學校之一。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教育評議會、余風采五堂會)、校長、獨立人士、家長代表及教師代表等學校持分者。校董會全年開會最少三次,群策群力,為本校創訂長遠規劃,就重要決策(如課程、人事、財務等)作議決。校董會成員均關心教育、支持校務發展,充份發揮領導、監察及支援本校的重要功能。 本校成立教育顧問團,包括學者、資深教育工作者、專業人士等,為校務發展提供意見。成員包括香港大學程介明教授、中文大學黃顯華教授、蘇鑰機教授、彭新強教授、浸會大學吳清輝教授、戴希立校長、鄒秉恩校長、蔡國光校長、突破機構蔡元雲醫生、白威醫生、青草地容曾辛薇女士等等。

環保政策:

設校園發展及環保組,專責規劃及推行環保政策。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為學生提供兩文三語學習。除中國語文、中史、歷史、體育、視覺藝術、普通話、戲劇教育、專題研習及生命教育科外,所有中一科目均以英語授課,中二及中三級所有班別均以英語教授以下科目:數學、科學、英國語文、英語戲劇(中三),其餘各科目按班別訂定教學語言。另於中一及中二級設普通話科。 為營建優質的英語學習環境,特設英語學習專室,定期由英文老師舉辦英語活動,提升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及信心。此外,本校設有恆常英語早會、英語日等,務求提升同學「聽」、「說」英語的能力。為進一步擴濶學生的視野,增加英語的演練機會,本校持續舉辦境外英語交流活動多年,務求讓更多學生受惠。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本校老師貫徹「先安頓,再釋效」原則,培養學生尊師守規。老師教學以重溫、教授、互動和總結的步驟展開,將教學聯繫學生已有知識,幫助學生有序地學習。 2. 教師透過小組討論、學生滙報和遊戲等活動,帶動學生參與及師生互動,又以生活事例引導學生思考。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學生可按能力及興趣從十一個科目中選修二至四科。 2. 課程重點:  (1)本校課程發展關注學生在知識、能力、態度及價值觀方面的培育。 (2)初中階段,培育學生良好學習態度與習慣,建立清晰升學目標,基礎學科知識與共通能力。因此,保留傳統學科,如中史、歷史、地理等,另設校本課程如專題研習科、中文及英文戲劇科等。 (3)高中階段,主要培育學生高階思維能力,自我推動學習能力以及深化的學術知識,並能於公開試獲取良好成績,以圓大學夢為目標。 (4)學校特設有系統及周全的校本價值教育課程,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協助學生訂立個人目標,發展潛能,力求進步。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從閱讀中學習:初中於每週設閱讀課,兩天中文早讀、兩天英文早讀,一天德育早讀;高中每周設德育早讀一節,期望學生在寧靜的環境下閱讀中英文書籍、文章,培養閱讀習慣;圖書館設多元閱讀推廣活動,並與各學科協作,推動校園閱讀氛圍。 2. 資訊科技:設內聯網,鼓勵學生運用資訊科技學習;提升網絡支援推動電子學習。 3. 專題研習:初中設校本專題研習科、部分科目設專題研習課業,以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協作能力及溝通能力,以至高階思維如多角度思考及思辨能力。 4. 德育及公民教育:學校重視學生內在素質的培養,特設德育及公民教育組,有策略地透過閱讀課、班主任課、早會、周會、各學科及主題活動,為各級學生設計不同環境、教材和活動的品德教育課程。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設生涯規劃組,在各級安排不同的活動,包括:事業興趣測驗、生涯規劃遊戲、講座、工作坊等,從而幫助學生及早了解生涯規劃的重要性,協助他們認識自己的興趣、能力及志向,以及銜接升學及就業的多元出路,亦能因應學生的不同需要,提供小組及個別輔導和跟進。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設立不同的分組教學模式,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2. 提供課後增潤課程,鞏固學習基礎。 3. 學務組設學習專使組織,以啟發及培育尖子,透過活動,指導學生,掌握各學習策略。 4. 輔導組因應不同學生的需要,提供相應的學習及身心支援。 5. 全面及有系統地推動群育活動,照顧學生多樣性,發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領導能力,建立共融文化。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校方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使不同學習和社交需要的學生能獲得適切的支援,例如社交小組、專注力提升小組、桌上遊戲小組、言語治療等,讓學生投入共融平等的仁愛校園。本校有系統地識別、轉介及跟進學生,並與社工、專業人士及家長保持緊密聯繫,為學生訂定適切的支援計劃,定期與校長、副校長、助理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學務組和教務組進行學生支援會議,為學生提供教學和考試調適,並結合朋輩學長、輔導老師、教育心理學家或外購服務等資源,按學生需要進行不同的輔導服務。為推廣全校參與的理念,學校舉辦了不同教師專業培訓活動。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學校每學年設兩次統一測驗及兩次期終考試,亦通過日常課業習作、小測及專題報告等,評估學生學習進度。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已成立家長教師會,該會定期舉行會議收集家長意見,協力推動學校發展。家長熱心積極參與家長義工活動,例如協助早讀課堂、看管午膳秩序、協助圖書館工作等。 另外,學校亦透過家長信及網頁發放家長活動及學校訊息,並舉辦家長日、家長講座、工作坊,透過不同渠道培育家長及與家長溝通,教師亦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繫。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師生們在「品學共融」的理念下,營造安頓、釋放、建立自我及多元發展的校園生活,「無鐘聲的集隊」、學生言行得體、教師嚴而有愛、師生互相關愛,構成學校融洽有序的校園文化。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2020-2023三年學校發展計劃的關注重點: 1. 培養學生成為具終身學習能力的自主學習者。 2. 持續推動個人正面發展,幫助學生擁有正確人生價值和內在心理力量,應對生活中的壓力、變幻和挑戰,創造多元成就感,以建立豐盛人生。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老師積極參與校外專業機構培訓,本校每年亦針對當年學校關注事項,舉辦教師發展日,協助老師作專業交流,提升教與學的質量。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1. 全校學生分為風度文采四社,每年舉辦不同的社際比賽及活動。 2. 共設40多個聯課活動,類別包括學術、興趣、體藝、服務等,透過多元活動,提升學生自信心及自我管理能力,從而培養他們策劃及組織活動的領導能力。 3. 當中具特色的活動包括劍擊、高爾夫球、室內賽艇、花式跳繩等。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本校採用千禧校舍設計,設30個標準課室、多個輔導教室、跨學科自主學習中心、多媒體教學室、圖書館、實驗室、演講廳、藝廊、溫室、禮堂、籃球場、足球場等。另本校具特色的專室,如英語學習中心、文采閣、數學室、歷史研習室、心靈培育室、學生活動中心、采藝坊、科學潮地帶、青雲閣,為學與教提供了完善的設備。本校獲優質教育基金撥款改建「身。心。靈體驗空間」,以推行正向教育。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1. 升讀大學 本校過去三年平均入讀本地及海外大學學士學位百分率接近八成,遠超全港水平。近年入讀本港「三大」比率達三成。 北京清華大學及復旦大學更將本校納入為「優秀學校校長推薦計劃」名單,本校學生透過此計劃成功被錄取。 2. 突出表現 本校畢業生黃嘉琪(2020 HKDSE)榮獲東華三院150周年獎學金以嘉許同學中學成績優異; 2021年本校學生於【全港通識理財問答比賽】中獲季軍; 中三周恩駿榮獲2021北區校際英語故事比賽冠軍; 中四周欣怡榮獲2021全港青年學藝比賽西洋畫比賽中學組冠軍; 本校於香港聯校音樂協會聯校音樂大賽2021勇奪十九項獎項,包括二金、七銀及十銅獎項。其中項目包括中學合唱(挑戰組)、中學合奏(牧童笛)、中學合奏(小提琴二重奏)、弦樂團(中學組)等; 2020年中三黃洛希於【北區傑出學生選舉】中獲初中級別季軍;  中六李彤同學於2019-2020年「兩代情」徵文比賽獲高中組冠軍。本校更榮獲高中組「最踴躍參與學校獎」冠軍及優異獎共52名; 2019年中四華永鑫同學分別於【環亞太杯國際數學邀請賽總決賽】及【亞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中榮獲總冠軍及金獎; 中六陳逸軒及鄺詩瑜榮獲2020-2021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獎以表揚同學成績優異; 2019年本校女子足球隊於【香港賽馬會北區中學女子七人足球聯賽】中勇奪亞軍;   學生曾獲選為不同運動的香港青年代表隊成員包括排球、高爾夫球、劍擊、柔道、香港花式跳繩等等; 學生在學術、體藝、音樂、校際朗誦節等均屢獲獎項。 3. 遊歷學習 本校重視遊歷學習,要求每名學生在學期間至少參加一次國內外遊歷學習活動,拓寬學生視野,帶領學生跑出課室,認識社會、國家及世界,以豐富他們的學習經歷。遊歷地點包括:中國、台灣、英國、美國、加拿大、澳洲、日本、韓國、新加坡、澳門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