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李兆基基金會贊助、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辦)

HKICC Lee Shau Kee School of Creativity

63

8/2/22

31/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李兆基基金會贊助、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辦)(英語:HKICC Lee Shau Kee School of Creativity)是一所直資男女校,屬於九龍城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聯合道135號。學校創辦於2006年。辦學宗旨:書院致力推動具特色的創意教育,課程以藝術創作和創意研習為經、文化知識和人文關懷為緯,為香港金文化藝術和創意產業發展培育新一代人才。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九龍城區

學校地址:

九龍聯合道135號

聯絡電話:

21809595

傳真號碼:

21809540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樂富地鐵站步行約5分鐘;  巴士路線: KMB 1、7、7B、10、11D、11K、75X、85、85A、85B、85C、113。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黃英琦

太平紳士

校長:

許漢榮

先生

(文學士、教育碩士、教育文憑)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直資

男女

2006

香港當代文化中心

人文視野,社會關懷,活學活用,實驗實幹。

不適用

4705

平方米

不適用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

89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30

學士:

98

碩士、博士或以上:

10

特殊教育培訓:

2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65

19

16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不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我們將會緊密保持家校合作,為學生建立更健康及信任的學習環境。迎新包括有入學前迎新、迎新週和家長迎新活動,讓他們有更好準備,適應書院的學習生活。

學費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 (李兆基基金會贊助、香港當代文化中心主辦)為直資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3300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27600元,
 中五學費為:27600元,
 中六學費為:2760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0元,
 中五堂費為:0元,
 中六堂費為: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暫時沒有
學費減免(如有):本校設有有需要學生可申請,批核考慮包括家庭入息限額。。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學生資助辦事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提出申請學費減免。 - 新生可於開學前的1個月內遞交申請,其申請結果會在2個月內獲得通知。 - 本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 https://www.creativehk.edu.hk/ss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延續整理及發展一套學習自評機制,包括網上學習、多元多向評估策略。2:協助培訓科組執行網上課程質素保證機制。3:根據評估結果調整學習目標。

學校管理架構:

由校董會、校監監察學校發展。書院實施扁平架構,教師及職員共同分擔學校的責任及工作,建立由下而上的管理模式。書院的事務由「書院共創團隊」作總統籌,成員包括:校長、一位副校長、三位助理校長及位十數位主任。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校董會由多位社會知名人士組成,包括校監黃英琦太平紳士、副校監胡恩威先生、鍾志平教授BBS,JP、溫文儀太平紳士、榮念曾先生、校長許漢榮先生、蔡曉峰先生、黃劍榮博士、陳育強先生、賴文耀先生。

環保政策:

綠色生活︰目的:思考從全球著眼,行動由個人開始。老師及學生要身體力行,關注環境,平衡社會、環境及經濟三方面的發展。並具有遠見,就環境保護作出有識見、合理而實際可行的決定,締造一個既能創作藝術,又可持續發展的環境。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教學語言以中文為主,英文為輔。教學語言是廣東話(英文課除外),英語、普通話為輔。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程設計方向是希望學生能透過閱讀、探究和實習獲取知識及技能,提升創作基本能力;本校強調自主自學、親身體驗,幫助學生將學科知識和日常生活連結,並能在創作中體現自律、美學觀念和良好的基本技能,關心社會及文化。學生可於中一或中四申請入讀創意書院。創意書院的初中課程着眼於從根本學習,發現自己,發現世界。書院教育團隊相信初中應注重建立廣泛而穩固的知識基礎,通過美育培養各種的基本人文素質,成為具文化素養的公民。初中課程重視跟高中課程的銜接,讓學生更適應書院高中的課程結構。而入讀創意書院三年的高中學制的學生,第一學年會先完成中四基礎學習。如學生在中文、英文、人文通識和四個創意專業導向範疇(CPOP)以達到「創意藝術文憑」(DCA)第一學年所需單元要求,在修畢中四之後將自動獲得創意藝術基礎證書」(CCA)。到了第二學年(中五),學生除了必須專修一科創意專業導向範疇之外,同時將會與導師商討,按其合適的學習模式和升學就業計劃,分流到下面其中一項學制,繼續餘下兩年學程: - 香港中學文憑(DSE);或 創意藝術文憑(DCA)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 學校為學生提供視覺藝術、設計與應用科技、資訊與通訊科技、中國文學和倫理與宗教五個選修科。 2. 課程重點:「創意藝術文憑」三個學習領域:創意藝術、人文通識及中英語文,重視培養學生的態度、創作技巧、文化內涵及人文關懷。針對文化創意產業需要的知識、技巧和應用能力,於趨向單一的高中課程中,提供專業及嚴謹的創意教育,幫助學生銜接與創意相關的大專院校課程,也為學生在參與創意產業工作前打好基礎。創意藝術涵蓋四大範疇: (1)設計與視覺傳意(2)電影與錄像藝術(3)表演藝術(4)空間研習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我們將設計、藝術、文化、人文關懷等元素,貫穿四個關鍵項目,以呈現「德育、國民及公民教育」、「從閱讀中學習」、「專題研習」及「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

生涯規劃教育:

分四個部分: 一) 教育及輔導 發展及利用班導師制度(Mentorship),透過教育啟發學生認識自我,協助學生總結學習經驗,為自己未來作出規劃,並鼓勵學生付諸實行。 以四層模式設計生涯規劃教育,讓學生學會規劃其人生。著重「認識與肯定」、「發展潛能與堅持目標」、「抉擇與承擔」,以提昇學生的自信心、內省力、自我管理能力。 擴大生涯規劃團隊,並加入級統籌(Form Coordinators),共同策劃每星期一節的「班導師」課,統籌各級的教學活動及相關支援。 二) 實習體驗 為學生提供實習體驗,讓學生認識工作世界,藉此提高學生的工作意識,培養良好的工作態度。 提供與工作有關的體驗,如:工作影子、工作實習、畢業展及畢業滙演、大專/業界文化及藝術體驗日/營、講座等。 三) 專業師友計畫(Professional Mentor Programme) 發展專業師友計畫計劃,安排業界人士與學生進行交流,為學生與業界人士建立師徒關係,作為學生的人生及專業發展的導師。 透過書院的網絡,尋找有心教育的藝術文化界人士,擔任學生的Professional Mentors,我們將會建立機制處理配對及成效評估。 四) 陳廷驊基金會Future Education in Action計劃 此計劃在教育燃新及香港教育大學籌劃之下,讓老師由下而上透過不同的活動設計,給學生更全面的生涯規劃思考。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在學業方面,有課程及教學調適,以照顧不同的學習需要。 重視全體學生的身體和精神健康,增加社工及輔導心理學家服務,舉辦各類活動。 致力發揮學生的不同的才華,給予恰當的培訓與發揮機會,串連業界實習機會。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全校共識:全體教職員認同有責任營造一個共融的環境,以照顧所有學生的教育需要;課程及教學調適:多個學科按學生的能力、目標、學習模式,調整課程及安排分流學習,以照顧不同的學習需要;朋輩支援:策略性組織學習小組;教師協作:教師通力合作及互相支持,例如進行協作教學;課堂管理:教師磋商改善學習環境,使全班同學受惠;及評估調適:調整評估方法,使學生都能展示學習成效。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書院的評估策略,是希望透過回饋,讓同學/老師瞭解同學學習的進度,從而做出適當的調適。我們會提供學生適當的公開考試操練,讓同學能熟悉考卷的要求以獲得最佳的成績。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庭的支援是青年人健康成長的必要元素。書院希望與家長有良好的溝通關係,書院在家教會協助推動以下活動,讓家長能更了解學校的運作及理念: 1. 新生家長晚會 2. 開學家長晚會 3. 家長支援同學的相關行動 4. 頒獎禮及結業禮 我們也會邀請有藝術文化經驗或專業資格的家長,到書院進行講座。

校風:

以發展自律自主、積極學習為目標。班級設有班導師,在深入認識的基礎上協助學生發展獨立自主的人格。學生有多種多樣的機會,開拓視野,刺激思考,探討藝術與人生。當中包括書院通識、學生發聲平台及公共生活研修、公共自由時間、音樂分享、文化日、國際文化交流等。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一、發展書院成為文化藝術中心,為年輕人及新進藝術、文化工作者提供發展平台。 二、向業界及學界推廣校本《創意藝術文憑》,為學生開拓多元出路。 三、發展全人教育,發展能培養學生成為社會公民的課程。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鼓勵教師進行專業發展,也經常舉辦不同類型的教師工作坊,並著意地參與藝術和文化的欣賞、學習和創作。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透過不同類型活動(如藝術、體育、環保、社區服務及其他體驗式課程)進行德育及公民教育,成為一個主動、有想象力、有責任心及關愛社羣的人。 學生可選擇參與老師準備的活動,或在老師指導下組成新學會,舉辦活動讓其他同學參與。目標是在書院建立學習共同體(Learning Communities)。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校舍由國際知名的本地建築師嚴迅奇設計,教學區域和社區平台兩個組成部份強調師生之間、以及與社區和業界的溝通和互動。南北走向的創意大道連結校園各部份,將社區的資訊交流和動力引入校園。特別設施包括:多媒體劇場(約四百座位,專業水平的數碼器材和設備,讓學生有學習和實踐機會,也作為本地創意社群的互動與交流中心。其他設施有:多媒體展覽廳、創意大道、圖書館、學生創作室、多用途創作室、影像創作室、聲音及廣播創作室、電腦室、科學及科技實驗室、舞蹈室、文化藝術評論室。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獎學金 - 鵬程創意獎學金;李捷參先生夫人獎學金;許李嚴建築師獎學金;靳劉高設計獎學金;AWA Pam Kavanagh Scholarship;徐悲鴻國際基金會獎學金;黃廷方獎學金;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學生獎;「明日之星」計劃上游獎學金。 交流項目: 過去曾舉辦 -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夏日學校;文藝復興基金會夏日營;西九文化區 主辦M+夏令營;台東文學遊學團;日本環保設計遊學團。 工作體驗: - 劇場學生助理;畢業展籌委;後台技術實習計劃;「聲音掏腰包」工作實習;「香港文學館」工作實習;「校園藝術大使計劃-創意藝術日營」學生助理;「香港亞洲電影節2020」青少年評審;「保良局築動職涯青年創業體驗計劃2021」;「陸續發展職創計劃」;〈接收不良〉何子洋、李曉華雙人展 公開比賽 : 「第26屆ifva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青少年組得獎作品金獎、銀獎和特別表揚;第八屆微電影「創+作」支援計劃(音樂篇);第十五屆鮮浪潮國際短片節;「Tram外時光」插畫地圖比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