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

HKMA David Li Kwok Po College

371

8/2/22

27/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英語:HKMA David Li Kwok Po College)是一所直資男女校,屬於油尖旺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旺角(西)海泓道8號。學校創辦於2000年。辦學宗旨:本校以提供全人教育為使命,務求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五育方面都有全面的發展。學校相信每位學生都有獨特之處,亦具備不同的潛質。本校除培育學生的才能外,亦重視發掘學生的潛能,使他們盡展所長。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油尖旺區

學校地址:

九龍旺角(西)海泓道8號

聯絡電話:

26269100

傳真號碼:

26269311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2E,10,12,16,20,33A,52X,68X,72X,265B,287X,887, 914;  港鐵:奧運站(D出口); 小巴:港鐵油麻地站乘坐43M,尖沙咀站乘坐78,或於旺角東站乘坐79K。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田北辰

先生(BBS, JP)

校長:

張翠珊

校長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直資

男女

2000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學務 有限公司

追求卓越

不適用

8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

74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1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62

特殊教育培訓:

31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4

16

70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不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本校為不參加統一派位直資學校,有意報讀的小六學生可於每年11-12月及7月向本校直接遞交報名表格。本校將根據學生的學業成績、課外活動、操行及態度、面試表現及其他(如參與社區服務等)作為收生標準。中一學額:164。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學校會利用暑假為中一新生安排兩次大型迎新活動(包括中一訓練營),讓學生透過遊戲及輕鬆的方法了解學校,認識同學和老師,亦同時鍛鍊他們的毅力及獨立能力。學校亦為新生開設普通話、英語及數學銜接課程,供學生自由參加。學校會於八月開課前為學生及家長安排簡介會,讓他們與校長、班主任和其他老師會面。

學費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為直資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34490元,
 中二學費為:34490元,
 中三學費為:34490元,
 中四學費為:34160元,
 中五學費為:34160元,
 中六學費為:3416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0元,
 中五堂費為:0元,
 中六堂費為: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20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0
其他費用(如有):簿費約$200(每年)
備註(如有):#NAME?
學費減免(如有):本校設有學費全免或減免1/2學費。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學生資助辦事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提出申請學費減免。 - 新生可於開學前的2個月內遞交申請,其申請結果會在2個月內獲得通知。詳情請留意本校網頁。 - 本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 http://www.hkmadavidli.edu.hk/admission/financial_assistance_scheme/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四個核心價值,包括「尊重」、「責任感」、「堅毅」及「感恩」。

學校管理架構:

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李國寶中學創辦於2000年9月,本校的辦學團體為香港管理專業協會(管協)。管協成立六十年以來,一直以提高香港管理效率為宗旨,每年均為大量專業人士提供培訓機會。本校根據教育局直接資助計劃運作,在教學語言方面,除中國語文科以普通話(中一至中三級)及廣東話(中四至中六級)教授,中國歷史科(或中一至中三級的中國歷史與文化科)、公民及社會發展科、及通識科採用廣東話教授外,其他科目均以英語作為主要教學語言。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已於2007年成立一個包含辦學團體代表、獨立人士、校長、教師、家長及校友代表的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透過全校性跨學科的方法,致力培養全體職員及學生的環保意識,從而認識可持續發展對社會及人類的重要性。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作為一所英文中學,本校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而中國語文科及中國歷史科則採用普通話及廣東話教授。學校亦設有法文科,供非華語學生修讀。在招聘教師方面,我們發揮了直資學校的優勢,自行招聘本地及來自澳洲、中國內地、法國、印度、英國、加拿大或其他國家的優秀教師。我們的專業教師隊伍中,超過15%是從外地招聘來港。我們亦接納非華裔學生入讀,他們既有助營造一個多元文化、多語系的學習環境,亦讓本地的學生有機會接觸到其他地方的文化和傳統。

學習和教學策略:

作為一所直接資助學校,本校可以自行釐定及設計初中課程,並讓學生為應付高中公開考試作好準備。本校課程設計旨在:  1. 照顧學生在英文、中文及數學科上的學習差異;  2. 靈活處理課堂結構、課程及教學方法,以照顧學生的需要;  3. 鼓勵學生主動學習,讓學生建立成就感;  4. 為高年級學生提供不同學科的選擇。學校每逢星期二早上均有20分鐘為全校閱讀時間,學生和班主任一同靜心閱讀。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3X及4X。 中四至中六同學必須攻讀四個核心科目及2/3個選修科。此外同學可再選修音樂、體育、法文及數學延伸單元。 2. 課程重點:對於在個別學科上有特別才能的學生,學校會安排他們參加英文、中文、數學、科學或其他範籌的增潤課程。至於需要個別照顧的學生,中文、英文、數學、綜合人文以及綜合科學科的資深老師亦會於課後安排輔導課,幫助他們跟上學習進度。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推行探究式學習。 2. 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3. 進一步培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解難技巧和創意。 4. 豐富學生在正規課程之外的學習體驗。 5. 促進學生的幸福感,使他們在正向教育中茁壯成長。 6. 幫助學生確認個人的強項、培養他們在學習及個人成長中的成長心態和積極態度。

生涯規劃教育:

1. 為初中同學提供生涯規劃小冊子,對人生規劃作出深入探討。 2. 透過工商界專業人士或校友分享真實經歷,從而令學生明白僱主對年青僱員的質素、態度及品格的期望。 3. 透過在職培訓及暑期實習計劃,為學生提供獲得職場經驗的機會。 4. 安排學生參觀各機構或參與其舉辦之講座,使學生明白他們的職業選擇。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因應學生特點,靈活安排校本課程,全面照顧學生差異。本校在初中的英文、中文及數學科推行「課程組別」,按各組別學生的能力設計課程內容。此外,學校設有增潤課程,為表現優秀的同學提供額外研習的機會。此外,本校鼓勵同學們參與校際學術比賽。學校還設有小班學習支援小組(補底班),照顧成績稍遜的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學校設有專門負責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小組,安排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及社交訓練小組等。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課堂採用小組、文化體驗、情景模擬、角色扮演及分組滙報等形式,並鼓勵於網上學習平台自學。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本校主要採用兩種評估模式:持續評估及期終考試。持續評估內容包括:家課、堂課或實驗活動、學習態度、課堂參與、測驗及專題研習等。中一至中五級的學生於每年1月及6月舉行考試,而中六級則全年只舉行一次考試。另外,中英數學科推行的「課程組別」能有效發揮學習調適作用。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家教會成立至今已有20年歷史,過去一直能夠與學校保持良好溝通,為家長與學校作溝通橋樑。家教會除了與學校代表定期開會聯絡外,每年亦積極為會員安排聯誼活動、茶會、講座及各項有益身心活動。此外,家長亦可透過每年的家長日、家長晚會及其他學校活動增加對學校及老師的認識,並與老師商討學生的學習情況。

校風:

為關注學生的個別需要,本校在初中各級採用因應學生不同學習需要的課程組別模式。我們於各級實施雙班主任制,讓班主任與學生有緊密的接觸,並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繫。學校設有學生輔導組,利用班主任課設計各類型活動,以及在學校早會及星期五下午特設的全校活動時間內,帶領學生探討不同的議題,如個人成長、公民教育、家庭關係等。此外,學校除有兩位駐校社工外,還加設一位資深的輔導顧問,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輔導。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展望今年,本校將依循新一個「三年發展計劃」中的兩個主要關注事項,推進學生學術方面及個人成長的發展。第一項主要關注事項是進一步提升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包括推行探究式學習、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一步培育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解難技巧和創意,並豐富學生在正規課程之外的學習體驗。 第二個主要關注事項是促進學生的幸福感,並使他們在正向教育中茁壯成長,包括加強學生身心及社交層面的幸福感,並幫助學生確認個人的強項、培養他們在學習及個人成長中的成長心態和積極態度。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教師發展組: 本校設立教師發展組,每年為教師提供不同的專業發展活動。 2. 學校對教師的支援:   - 教師發展日;   - 教師同儕支援計劃;   - 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經濟資助;   - 教師同儕觀課計劃。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學校共開辦40多項課外活動,其中包括:  1. 運動項目:行山、羽毛球、足球、乒乓球、籃球、躲避球等;  2. 音樂項目:銅管樂隊、敲擊樂、單簧管、長笛、吉他、大號、手鈴、色士風、弦樂小組等;  3. 制服團隊:航空青年團、紅十字會;  4. 興趣項目:日語組、西班牙語課程、英語辯論組、中文辯論組、心理學會、舞蹈組、校園電視及攝影學會、機械人學會、家政學會、懷天義工隊等;  5. 學術項目:中國文化、英文、數學、法文等學會活動。  學生可以參與籌辦校內多項大型活動,例如製作校園電視、節日慶祝活動及校內比賽等。學校並為中一至中六學生提供服務社會機會,讓學生從中學習愛與關懷,更有機會深入了解社會不同階層的情況。 此外,本校為加強培育學生的全人教育發展,除課堂學習外,本校於2010-11學年正式推行「海外考察經驗學習計劃」,鼓勵每名初中同學參加一個海外遊學團。地點包括西安、泉州/客家土樓、新加坡/馬來西亞。遊學團的設計配合課程內容,讓學生透過實地考察,加深對學科內容的理解。另外,我們希望計劃能訓練學生獨立自主能力、增強自信,提升他們的抗逆能力。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本校校舍屬新型的「千禧校舍」,設有課室35間,全部均配置多媒體教學設備,例如:電腦、投影機、投射屏幕及移動學習設備。其他設施包括:1個多用途禮堂、舞蹈室、演講廳、科學技術工程與數學實驗室、5間科學實驗室、2個設有電子設備的圖書館、校園電視台製作室、中國文化室、輔導室、多媒體學習中心、足球場、攀石牆、2個籃球場、有機農場、健身單車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獎學金 為了鼓勵在學業或其他範疇表現優異的小六學生報讀本校,本校會頒發最多兩個獎學金予新入學中一學生。得獎者將獲六年全額學費資助;學生在學期間必須保持學業成績優良,才可繼續獲發獎學金。此外,學校於每級設立各類型獎項及獎學金,以表揚在學業成績有傑出表現的學生,其中包括香港賽馬會獎學金、家長教師會獎學金、香港中學文憑試成績優異獎學金及學科成績優異獎學金。 除了表揚學業成績優異的學生,本校每年頒發獎學金予在體育、音樂、美術、義工服務及領導方面有出色表現的學生,以資鼓勵。學校亦設有「梁頌儀獎學金」,藉此鼓勵同學表現無私的行為如服務社會、關懷他人、支援家人等。 獎項 本校英語辯論隊成績斐然,多年勇奪各項比賽冠軍殊榮;此外,學生在奧數、 STEM、視藝、及各類學界體育、音樂等比賽中均表現出色。 海外交流團 為了擴闊學生的視野,以裝備他們面對急速變化的社會,本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跨文化國際活動。學校每年均會在學校假期期間舉辦不同的海外交流學習團。學生曾到訪英國、美國、法國、德國、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新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韓國、日本、越南,以及擁有豐富文化遺跡的內地城市,參加語言沉浸課程或可持續發展及歷史文化考察等活動。 總結 本校歷史雖淺,卻已建立一個重視學生個別才華、既能律己又不斷擴闊視野的傳統。我們的校園內,朋輩與師生間均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及融洽關係。學生對學校有濃厚的歸屬感,更樂於參與學校提供的各類型活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