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

HKSYC & IA Wong Tai Shan Memorial College

243

8/2/22

24/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英語:HKSYC & IA Wong Tai Shan Memorial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深水埗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深水埗南昌街250號。學校創辦於1975年。辦學宗旨:本校本著「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的精神,以「忠恕勤敏」為校訓,除著重學業成績外,亦致力培養學生的品德,使學生日後成為富責任感的良好公民。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深水埗區

學校地址:

九龍深水埗南昌街250號

聯絡電話:

27788982

傳真號碼:

27773690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2B、2E、2F、86、86A、86C、86P、86X、87B、104、702A; 港鐵:石硤尾站C出口。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陳鴻基

(員佐勳章、 太平紳士)

校長:

趙麗雅

女士

(文學士、 教育證書、 教育碩士、文學碩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75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

忠、恕、勤、敏

不適用

5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3

59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3

特殊教育培訓:

34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27

10

63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1. 校內成績及由教育局提供「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的排名50%; 2. 面試30%; 3. 服務及課外活動2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迎新日、中一校本暑期銜接課程、中一家長日、新生家長晚會、入學後適應活動。 本校健康校園政策配合體育發展,能全面發展學生的各項潛能,協助學生建立正面的人生觀、價值觀、健康的生活習慣及發展生活技能。學校特設小組統籌全校所有健康校園推行工作,落實健康校園政策。工作包括︰提升個人自我形象,建立和諧校園;讓學生身心平衡發展,培育學生抗逆能力;性教育,傳染病的防控工作;提升學生體適能計劃;關愛朋輩;精神健康;飲食健康。

學費

香港四邑商工總會黃棣珊紀念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5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31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其他學習經歷將在中四及中五年級進行。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透過優化學科課程、教學方法及相關政策,提升學與教效能。2透過將閱讀融合於科目課程,並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更進一步推廣閱讀。3豐富以英語為教學語言之學習環境。4加強STEM教育,重點為多元學科之融會貫通及知識應用。5以「全校參與模式」推動正向教育。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已成立法團校董會,落實校本管理措施。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校監為校董會主席,校長為當然校董,辦學團體校董十二名,獨立校董兩名,家長校董兩名,校友校董一名、教員校董兩名。

環保政策:

本校積極推廣環境教育,鼓勵全體師生善用資源和綠化校園環境,藉此使學生實踐綠色生活,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為了達致上述目標,本校參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學地球保源行動推行的「綠色社群——賽馬會減碳夥伴計畫」和由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舉辦的「2014-2020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除了設置分類回收箱、廚餘回收桶和制訂教職員及學生的環保指引外,亦於校園內種植花木、設置自然種植區及不時舉辦多元的環保活動。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主要以英語為教學語言(詳情請參閱2021/2022及2022/2023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透過中英文閱讀獎勵計劃和多元化的中、英語文活動、普通話活動,致力落實「兩文三語」政策。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以「先管後教」為原則,培養學生具有「自律、獨立思考、明辨是非」的品德; 2. 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愉快的學習環境,讓他們能有機會發揮潛能,啟迪其創造力; 3. 各科努力推動校本課程和課堂設計,進行同儕觀課和教與學問卷,並選擇適合的評核工具,以提升學與教的質素和效能; 4. 優化家課政策和課業回饋,促進學生學習; 5. 設有學習領域主任和學術統籌老師,分別協調跨學科的學習活動和處理各級學務工作。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本校提供十一個選修科目,並根據學生的選修意向和學校人力資源,制定學科選擇的組合。 2. 課程重點:i. 初中校本課程有科技教育、生活與社會、生命教育及閱讀課。 ii. 初中不設精英班,培育同學從同儕學習之中,力求進步。 iii. 推薦「黃棣珊人材庫」的學生參加校本資優培訓活動、國際測試及校外資優課程。此外,為學習稍遜學生設功課輔導和溫習班。 iv. 因應學生的需要和興趣,於「其他學習經歷日」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其他學習經驗」活動。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學與教 培養自主學習及自學精神,著重跨學科知識運用及創新思維。 2. STEM 教育 STEM 教育能提供機會讓學生把知識融會貫通,培養解難能力,而且結合科學,數學及科技工藝知識,培養學生的共通能力。 3.閱讀 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增廣見聞。 4. 本校著重培養學生成為有責任感和富識見的良好公民。透過校本「生命教育」課程、班主任課、早會及週會、「其他學習經驗」、生涯規劃、義工培訓、與校外志願團體合辦社會服務活動等,協助學生認識自我,服務社區以提升學生的公民意識和體驗助人快樂的精神。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在學生生涯規劃上有一整全策略;生命教育課能讓學生循序漸進地從自我認識發展至對人及對社會的認知。制服團體及學會活動可學習紀律、訓練技能及考取證書。領袖訓練計劃則培育溝通協作技巧、挑戰自我及發展潛能。大學參觀及職場參觀或體驗可認識升學及職業發展路向,以及不同的職業階梯;配合校友回饋母校,學生體會前人點滴,認定路向,建立目標。家長教育則協助家長了解社會改變,配合學校,成為學生支持點。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本校提供獎學金,鼓勵成績優異及有進步的同學。 2. 初中不設精英班,著重同儕學習,一同進步。 3. 各科也因應其特色,於課堂內外,採用各種教學策略以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 4. 學校組織校內成績優異的中三及中四級同學和公開考試成績優異的舊生擔任「學習大使」,於放學後,協助同學推動閱讀的風氣。 5. 學校設有「溫習室」,供有需要的同學課後使用。部份「溫習室」更開放至晚上七時,同學可以互相切磋或向老師請教。 6. 舉辦「中一輔導成長班」計劃,由成績和品德優異的學兄學姐擔任學生長,照顧低年級同學。 7. 學校亦透過不同津貼,資助學生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和成長小組,發掘學生不同方面的才能和潛質。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推動融合教育,建立共融文化,成立學生支援小組,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每年分上、下學期測驗及考試各一次。另各科均以平日習作、小測以至專題研究以作持續評估。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深信家校密切聯繫,彼此通力合作,共同管教學生,培育同學成材可望事半功倍。本校定期舉辦家長日及其他不同形式的家長會,增加家長與校方的交流。教師亦經常與家長保持聯絡,或邀請家長蒞校洽談,發揮家校合作精神。本校家長教師會亦是家校溝通的重要橋樑,該會除卻舉辦週年大會及週年聚餐以外,亦舉辦新春團拜聚餐、家長教師交流日、中三級升學講座、師生親子一天遊及家長義工服務等。

校風:

校風純樸、學生自律。本校設「關顧老師」及「輔導學生長」特別支援初中學生;另設生命教育課及班主任課,培養學生尊重他人、堅毅不屈、富責任感和勇於承擔的精神。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學校關注事項: 1. 學與教︰從多方面提升學與教效能並促進自主學習。 2. STEM︰加強學生跨學科應用及解難的能力,把知識融會貫通。 3. 正向教育︰協助學生發展個人品格強項,建立正面情緒和堅毅態度面對生活挑戰,成就豐盛、快樂人生。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除了三天的教師發展日外,學校鼓勵各科組舉行校內、校外學術交流、同儕觀課和各老師參加校外培訓課程。 2. 本校亦設立教師資源角,擺放有關教學書籍、培訓和其他有關教學的資料供老師借閱。 3. 我們又為新老師安排適應及輔導活動,讓他們盡快融入校園生活。 4. 校方也提供老師培訓津貼,供有關老師申請,鼓勵他們持續進修。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活動,以舒暢身心及發揮互助合作的精神。每年的全校活動有旅行、陸運會、水運會、聖誕聯歡會及試後活動。此外,學生會統籌及推動社際及各學會的活動。本學年本校有關運動、興趣、學術、德育類別的學會及服務團體共49個。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除了現有的電腦、實物投影機及投影機,所有課室均添置了智能電視。多媒體電腦學習中心、英語活動室、學生廣播室、健身室、靜觀閣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多元才能︰ 一. 哈佛大學香港校友會:哈佛圖書獎 二. 第一教育集團:亞洲學生藝術大賽:   12-13歲組別中樂獨奏(古箏) 亞軍、   14-15歲組別中樂獨奏(中阮) 季軍、   16歲或以上公開組中樂獨奏(二胡) 冠軍、   公開組爵士舞(雙人舞) 第一名 三. 香港青年協會:香港機關王競賽:「機關整合賽」初中組  亞軍 四. 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氣候變化博物館:SDG領袖訓練計劃行動方案比賽:冠軍 五. 香港浸會大學:第11屆大學文學獎「少年作家獎」:傑出少年作家獎 六. 香港多元智能教育協會:香港青少年盃國際音樂比賽:鋼琴七級組 冠軍 七. 消費者委員會:第22屆消費文化考察報告獎:高級組亞軍 八. 香港青年協會賽馬會Media21媒體空間:全港校園導讀比賽:季軍 九. 西九龍防止罪案辦公室:動物守護社區大使計劃:「護動‧互動」手機攝影/短片創作比賽:亞軍 十. 香港學校音樂及朗誦協會:第72屆香港學校朗誦節及第73屆香港學校音樂節   1. (中文朗誦):散文獨誦-粤語:季軍   2. (英文朗誦):個人獨誦:冠軍   3. (音樂節):分級鋼琴獨奏(四級) 銀獎、     長笛獨奏-中學(初級組) 銅獎、琵琶獨奏(初級組) 銅獎、     箏獨奏–(中級組) 季軍及銀獎、分級鋼琴獨奏(六級) 銀獎、     中阮獨奏–(高級組) 銀獎、二胡獨奏 (高級組) 銀獎 運動: 一. 賽馬會「齊跳高飛」跳繩計劃:至『繩』學生獎狀 金章 二. 香港學界舞蹈協會:第57屆校際舞蹈節-中學組中國舞(獨舞):乙級獎 學術︰ 一. 微軟公司及香港教育城:編程大賽:亞軍、季軍、優異獎 二.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國家憲法日網上問答比賽:嘉許狀 三. 香港數理教育學會:生物學素養競賽:二等榮譽證書、三等榮譽證書、優異證書 四. 亞洲英文協會:加拿大英文寫作邀請大賽<雅卓盃>:銀獎、銅獎、優異表現 五. 香港新一代文化協會:第23屆「香港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優秀STEM活動  二等獎 六. 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大灣區STEM卓越獎(香港區):金獎 其他︰ 一. 深水埗區傑出學生選舉︰優秀學生(高中組)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