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嘉諾撒聖家書院
Holy Family Canossian College
94
8/2/22
21/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嘉諾撒聖家書院(英語:Holy Family Canossian College)是一所資助女校,屬於九龍城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延文禮士道33號。學校創辦於1972年。辦學宗旨:我們致力發掘學生的潛能,提供一個充滿活力的學與教環境,推動全人教育,好讓學生效法基督關愛共融的精神,追求善德。我們勉力啟迪她們積極上進,終身學習;並以樂於服務的熱忱關心社群,貢獻國家。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九龍城區
學校地址:
九龍延文禮士道33號
聯絡電話:
23379123
傳真號碼:
23370827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1、11D、11K、85、85A、85B、75X、113; 地鐵站:樂富。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秦為德
修女
校長:
鄭明慧
女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女
1972
有
有
有
嘉諾撒仁愛女修會
同繫於愛
天主教
432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2
53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6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7
特殊教育培訓:
30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23
7
70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收生準則: 1. 評估申請人在小學階段的表現 i. 學術表現 ii. 操行、課外活動表現、才藝與技能、獎項及職務 2. 面試表現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每年7月或8月舉行的暑期銜接課程,8月舉行中一家長迎新會。 著重師生身心健康發展。心靈培育方面,有「生涯規劃課」及各宗教活動教導學生追求真善美等價值。健康教育方面,學生有機會學習不同類型的體育項目,以培養終生興趣;家政課則提供機會讓學生設計營養餐單。對於教師,亦有健康講座、週年退省等活動。
學費
嘉諾撒聖家書院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20元,
中五堂費為:320元,
中六堂費為:32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30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25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參與「其他學習經歷」在校園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本校的學生會、四社與各個學會舉辦多元化的課外活動。學術性的學會舉辦活動以配合學校課程;社會服務及各制服小組強調紀律與服務的重要;興趣小組、體育和音樂學會旨在培養學生的不同興趣和發掘潛能。我們建議初中學生每年最少參加一個學會,而高中生則除了參與社會服務外,亦擔任領袖的角色。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 培養克服困難的正向思維及積極的生活態度。 - 教導學生抱持感恩的心。 - 培養學生謙遜、懂得欣賞他人和勇毅圖強的精神。
學校管理架構:
校方注重鼓勵教師積極參與釐訂學校目標及政策。所有重要政策均經過中層管理委員會的討論,再由行政小組審核,才落實執行。各學科科務由科主任監察,並通過各科/組的會議制定教學策略,因應需要修訂課程及教學進度。各學科科務,如課程計劃、教學法、評核方式及對學生的支援政策均由科組成員共同商議決定。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教師、家長、校友代表及一位獨立董事組成。
環保政策:
設班際廢紙回收比賽、家居廢物回收比賽,提醒學生保護環境的重要及培養她們的責任感。同時,鼓勵師生節省能源、節約用紙。推行電子通告,減少用紙。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各級除中文、中史、普通話、中國文學、宗教、體育和視覺藝術科外,全以英文授課。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著重提高學與教的效能︰ - 善用電子教學,提升學習動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精神。 - 舉辦校本教師培訓工作坊,讓教師增潤知識及認識不同教學策略,俾使有效地向學生提供個別支援。 - 舉辦語文能力訓練課程,科學探究和數學增潤及輔導課程,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及增進學科知識。 - 鼓勵全校師生培養終身閱讀習慣,以提高學生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及拓寬其胸襟視野。 - 在學與教方面,均實行協作策略,鼓勵學生互相學習,亦使教師得以互相支持和共同備課。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3X。 2. 課程重點:中一及中二級設有專題研習課,中一及中三級設有戲劇語言藝術課,中三級則進行科學探究。 跨學科協作︰本校鼓勵不同科組跨學科協作,推動學生學習。例如︰英文與通識科協辦高中英語辯論比賽等。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學校課程旨在培育學生的全人發展,及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會教導學生終身學習的技巧、正確的價值與態度去應付現代社會的需要。於八個學習領域中,本校均有開設科目,讓學生能因應一己興趣、能力和需要去選修不同學科。知識與技能的教導、資訊科技的運用都會被融合於各學習領域中。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透過生涯規劃活動,讓學生提升個人思考能力、掌握規劃未來路向及如何達到目標的技巧。活動包括:初中級探討「我是誰」、「事業座標」及高中「選科與個人興趣的關係」。活動旨在引導學生回顧與統整個人生命經驗,增進自我覺察與自我認識並鼓勵學生開拓眼界,放眼社會,增進對自我的了解,落實個人生涯規劃。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採取適當的措施,以切合學生的需要,例如編排課後輔導課;靈話調動班級人數;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提供學習支援。在教學策略上,本校亦因應學生的能力、興趣和學習進度,調整教學內容及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鼓勵有需要學生參與言語治療,並且與言語治療師溝通,協助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改善說話技巧。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舉辦文化共融活動;及本校部分年級實施普教中,提供額外支援(例如抽離/小組學習、拼音教材等)。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本校有公平而明確的評估政策和制度,除運用測驗考試作總結性評估外,亦採用持續性評估,如專題研習等。為更全面評估學生之學習情況,本校除安排科任老師作評估外,更施行多元化的評估方式,包括自我評估和同儕互評等。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教會在學生成長的路上擔當重要的角色。我校家教會家長委員一向熱誠投入,與學校合作舉辦多元化活動,包括聯歡會、郊遊、家長講座等。除有助於建立親子關係外,亦加強家庭與學校的溝通及聯繫。為適應新高中學制,本校亦以舉辦講座、於學校網頁公布資訊等措施,俾使家長能對新課程有所認識。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本著「同繫於愛」校訓,發揚嘉諾撒仁愛會「寓謙遜於仁愛」之精神,透過各校內組織及活動,為學生營造和諧、積極的學習環境及充實的校園生活。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的學年主題為「珍愛人生,壯志凌躍」。我們教導學生珍惜、熱愛生命,勇於挑戰,騁目未來。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鼓勵教師參與專業進修,透過同儕觀課及研討會,推動協作文化及終身學習精神。同時亦著重推動學校「學與教」的檢討,以及教師「學與教」之經驗交流及評估。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為配合學生興趣、發揮同學的創意及領導才能,本校設有學術、興趣、宗教、制服團體及社會服務和體育五類課外活動,希望透過參加上述活動能培養、提高學生的個人發展和社會意識。除校內活動外,本校亦積極鼓勵學生參加社會服務、聯校活動及各項香港校際比賽。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除30間空調課室、圖書館、2間電腦室、1間STEM中心、4間實驗室和一般特別室外,本校為配合不同學與教的需要,更設立:人文學科(PSHE)學習室、中文學習室、英語學習室、自學學習社群(SALC)、演講廳和3間可隨時改作活動用途、空間較大的課室。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本校設有校內獎學金計劃,每年向學生頒發超過60個獎學金。旨在表揚在學業、藝術、體育、服務 等各方面擁有卓越成就的學生,並鼓勵同學以申請獎學金為奮鬥目標,及早訂立學年計劃,在學業、品德和課外活動上努力不懈,力求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