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何東中學

Hotung Secondary School

323

8/2/22

30/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何東中學(英語:Hotung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官立女校,屬於灣仔區校網,地址位於香港銅鑼灣嘉寧徑1號。學校創辦於1953年。辦學宗旨:本校致力營造一個設備完善及關愛的環境、並提供切合現今瞬息萬變世界的均衡教育,培育學生養成自強不息、學而不倦的精神。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灣仔區

學校地址:

香港銅鑼灣嘉寧徑1號

聯絡電話:

25775433

傳真號碼:

28824536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前往本校交通方便,可選乘電車、巴士或港鐵(銅鑼灣站、天后站﹚。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沈穗美

女士(首席教育主任)(專業發展及培訓)

校長:

邵錦嫦

女士

(香港中文大學文學士,香港中文大學教育文憑)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官立

1953

政府

正義與真理

不適用

12300

平方米

不適用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7

59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37

特殊教育培訓:

29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3

12

85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之取錄標準包括面試(25%)、申請學生的成績次第名單(由教育局提供)(20%)、操行(15%)、校內成績(15%)、課外活動及服務(10%)、有姊姊或父母曾在本校就讀(10%)、獎項(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在暑假期間,本校特別為中一新生舉辦暑期班活動,亦為中一家長安排迎新日,藉此提供詳盡的相關資料。本校著重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鼓勵她們參加學生保健計劃。中一、二級學生必須留校午膳,以保障初中學生的健康。本校於疫情期間,實行多項防護措施,校方每年亦邀請校外機構到校主持身心健康講座。

學費

何東中學為官立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0元,
 中五堂費為:0元,
 中六堂費為: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5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3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200 (校本管理費用)
其他費用(如有):$148 (中四至中六級需繳交課外活動費用)
備註(如有):本校部分同學可修讀不同學習範疇的應用學習課程,包括服務、創意學習、應用科學、媒體及傳意等。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本校致力提升學與教的質素,亦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其他學習經歷。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人事編制、財政及校舍設施均由教育局有關部門負責處理。日常的行政事務以校長為首,並成立各小組分擔校務及教務的工作。本校非常重視學生的全人發展,除各學科科組及課外活動組外,更設立課程及學務發展委員會、學生發展委員會、訓導組、輔導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生活教育組及德育、公民、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組等,為學生提供關顧及支援服務。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實行校本管理,最高的管理組織是「學校管理委員會」,成員包括教育局專責本校事務的首席教育主任、校長、教師代表、家長、校友及校外獨立人士,為學校決策及管理提供各種不同的寶貴意見,藉以提高教育素質和效能。本學年的學校管理委員會由沈穗美女士擔任主席,委員包括鄭邵錦嫦校長、曾羅婉芬副校長、翁靜晶博士、馬維驊先生及梁淑炘女士。

環保政策:

本校設有環境教育組,統籌各項環保工作及響應社會不同之環保活動,亦於日常校園及學習生活中,提升學生環保意識。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重視學生的語文水平,致力提升她們兩文三語的能力,讓她們能應付日後升學及就業的需要。自2022/2023學年開始,中一全級將會以中文為主要授課語言,除英文、中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及體育科以外,其餘科目均會增添英語延展活動,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高中方面,校方因應科本及學生的學習能力,安排選修科目以中文或英語教授。本校於初中開設普通話科,鼓勵學生多以普通話為日常溝通工具,務求令學生掌握這種有利未來發展的溝通語言。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設有課程及學術發展委員會,按最新教育發展路向釐定課程,教師使用不同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學習,並以多元化的聯課、跨科或課外活動作配合,豐富學生的學習經歷,培養各種共通能力。高中開設多個科目供學生選擇,並包括「應用學習」課程,切合不同學生需要。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 高中開設13個選修科及安排學生報讀應用學習科,學生可修讀兩科。 2. 課程重點:本校除了中、英文科於初中進行分組教學外,不少科目更設立共同備課節,商議協作教學內容,以優化課程及教學策略。此外更透過課後的學習活動及增潤課程如週六英語會話班、英語週、英語話劇等,進一步增強學生雙語的學習效能。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本校著重透過「從閱讀中學習」各種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除了安排「閱讀課」外,中一、中二設有圖書館課,中、英文科設有廣泛閱讀計劃,中文科舉辦「作家講座」,其他科目均全面配合從閱讀中學習。圖書館積極舉辦各類活動,推廣閱讀風氣,包括「親子閱讀獎勵計劃」及「好書推介」; (2) 本校高度重視培育學生的公民責任感,懂得明辨是非,自律守紀,互相尊重,處事恰當盡責。本校關愛文化得以成功建立與品德培育得以成功推展,有賴訓導組、輔導組、駐校社工、生活教育組和德育、公民、國民及國安教育組合作無間。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安排多項不同的活動,提升學生對多元出路、事業發展及生涯規劃的認識。校方定期舉辦各類型的升學及就業講座、個人及小組生涯規劃指導(包括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等,同時亦會舉辦一次性的大型活動,其中的大型活動包括港京扶輪社及本校校友會合辦的「職業博覽」及與校外機構合辦的「生涯規劃日營」。另外,本校致力協助學生了解個人的興趣、能力、需要和優次,以便在升學方面作出最佳抉擇。為此校方安排各式各樣的活動,包括大學聯招講座、參觀專上學府、壁報展示、錄像放映會、於學校網頁及面書等社交媒體發佈相關資訊等。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全力支持融合教育,同時亦尊重個別差異,並特別關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全校同心攜手參與建構彼此關愛、互相尊重的文化,是香港其中一間獲「關愛校園」榮譽的學校。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一向積極推行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致力幫助有不同需要的學生,務求人人均可盡展所長。校方特別成立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中英數科任老師、學校社工及教學助理等以輔導同學和舉辦各類活動,包括課後功課輔導班、專注力訓練、執行功能技巧訓練及情緒管理訓練等。此外,本校參加「校本心理服務」及「醫教社同心協作計劃」,為同學和家長提供專業意見。另外本校於統測和考試期間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作出適切的安排,例如設置特別室及給予額外作答時間等。校方在測考後亦會檢視成績稍遜學生的情況,安排評估和支援。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發展校本中國語文課程及/或調適教材;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本校著重以持續評估的模式幫助學生鞏固所學。每科均有定期功課、習作及測驗。 每年考試兩次,各科的期考成績由兩個分數組成,考試所得分數佔80%,學期中各大小測驗、統一測驗及持續性評估佔總成績20%。各科任老師亦會根據學生於課堂上的整體表現,如學習態度、功課質素及繳交功課是否準時等評級,並顯示於成績表上。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促進家校合作,定期舉辦多元化活動,如家長專題講座、親子活動及出版會訊等。更設立各種獎項,包括頒發獎學金予操行及成績有改進的學生、服務獎予班長和服務先鋒;又組織家長義工小組,積極協助學校推展各項活動;並為學校增添設備,提高教學效能。家長教師會不但慷慨贊助學校舉辦學生訓練課程及閱讀獎勵計劃,還提供助學津貼。全體會員投票推舉兩位家長加入學校管理委員會,代表家長反映對學校行政及資源調配的意見。

校風:

本校校風淳樸,學生互助互愛,守禮自重。校方注重全人發展,啟發學生潛能,提升創意思維,學生的多元才華多年來表現卓越,屢獲殊榮。全校老師同心攜手建立良好校風,學生發展委員會轄下的輔導組輔助學生健康成長;訓導組培養學生養成自律守規和互相尊重的精神;升學及就業輔導組協助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能力和志向及社會的需要,從而選擇升學或就業路向;生活教育組特設教材,供學生在班主任課研習,透過週會安排專題演講,使學生明白修身、待人、處事的應有態度;德育、公民、國民及國安教育組透過多元化活動,提高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的關注和理解,加強國民身份認同,實踐公民權利和義務。駐校社工接見個別學生,提供輔導。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於2021/22學年的重點關注事項如下:  (1)樂於學習;  (2)品格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每年編排三天作教師持續專業發展之用,活動多元化,包括講座、研討會、工作坊、參觀及聯校教師經驗分享。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課外活動學會合共36個,分為三大類: (1)學科學會; (2)公民教育、文化及宗教學會; (3)體育及興趣小組。 每年本校舉辦多項大型的全校性活動,計有課外活動宣傳日、領袖訓練營、聖誕節聯歡會、義工服務、試後活動及暑期活動等。全校同學可以個人或社員身份參加各項活動,所有初中同學必須參加最少一個學會。校方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校際、聯校及公開活動及比賽,藉此擴闊視野,另外又與港京扶輪社、青年企業家發展局及其他專業團體建立了密切的伙伴關係,以便安排合適的活動,豐富同學的學習經歷。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校園寬敞幽靜,正校及分校坐落於嘉寧徑兩旁,有禮堂3個、操場2個、課室27間、科學實驗室4間、科技與生活室4間、美術室2間、醫療室2間及輔導室2間;另有升學及就業指導中心、圖書館、學生活動中心、音樂室2間、陶藝室、英語角、多媒體學習室、地理室、地理信息系統中心及4間資訊科技教室。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本校為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在測驗考試時提供加時安排,並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使用讀屏軟件及中文語音轉換文字軟件等。

其他

本校學生一直以來在音樂上表現優異,已成為何東中學的優良傳統之一。本校之合唱團、管弦樂團及口琴隊在各項校際及國際比賽中獲獎無數,更多次前往國內及海外交流切磋,亦經常應不同團體邀請演出,備受讚賞。在2017年月11月,何東中學口琴隊的成就更上一層樓,於四年一度的國際級盛事『世界口琴節』贏得耀目驕人的佳績,奪取了團體獎項冠軍,成就獲得國際肯定,而合唱團亦於2019年7月參與「第十屆維也納之世界和平合唱節」,獲頒「和平天使」的美譽。本校更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於2008年開始聯同港島區三所友校,開展「高中音樂課程協作計劃」,為有志修讀高中音樂課程的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機會。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