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

Kwok Tak Seng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

221

8/2/22

24/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英語:Kwok Tak Seng Catholic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沙田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沙田秦石邨。學校創辦於1987年。辦學宗旨:1. 秉承天主教教區的辦學宗旨,使學校充滿福音及仁愛,將基督的訓諭傳揚於社會。 2. 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以「忠恕誠明」為訓,使同學得到全人教育。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沙田區

學校地址:

新界沙田秦石邨

聯絡電話:

26059033

傳真號碼:

26057956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港鐡:屯馬線車公廟站步行五分鐘到校; 九巴︰282、81K、47X、80X、85B、82K、81M、87B。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劉鳳兒

女士

校長:

韓思騁

先生

(教育學士(語文教育),理學碩士(教育資訊科技))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87

天主教香港教區

忠恕誠明

天主教

9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3

61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7

學士:

98

碩士、博士或以上:

40

特殊教育培訓:

31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5

3

92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本校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如下:學術表現40%、語文能力20%、操行及性向20%、課外活動及服務表現10%、家庭支援1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本校每年暑假期間為升讀中一同學提供一系列興趣班。為讓升中一同學儘快適應學校生活,又會於8月中安排為期一星期的適應課程。適應課程內容除了英文、數學等科目,還包括自我認識、圖書館堂,時間管理及學習方法等課程,務求讓同學更好準備英語授課,並對中學生活及個人未來發展有清晰的概念。 本校透過體育堂、體適能活動和健康教育週來加強學生對健康生活的認識,培養他們運動的習慣,學校小食部亦致力供應均衡膳食與學生。為配合新高中課程,本校開設了健康管理與社會關懷科,讓更多同學對健康生活有更深入的理解。

學費

天主教郭得勝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00元,
 中五堂費為:300元,
 中六堂費為:30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15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5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31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本校特設郭得勝夫人課外活動基金,資助有需要同學參與課外活動。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忠恕誠明榮主恩 正向價值同創新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行政架構精簡,分別設培育組,宗教德育組,學務組,學校行政組,財務管理組,學校發展組,電子支援組,生涯規劃組及其他學習經歷等組別,讓教師專注教學工作。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自1998年起實行校本管理,並於2013年正式成立法團校董會。本校校政民主,重要政策經諮詢由校務議會商討制訂,再提交全體教師表決,最後上呈校董會通過。各科組需定期向法團校董會匯報各項目進展,而法團校董會下亦設工作小組,收集各持份者意見,務求令學校能持續進步。

環保政策:

設環保大使,協助統籌校內各項環保工作,如無冷氣日、學校廢紙回收計劃等,亦鼓勵學生參與校外環保活動,實踐綠色生活信念。同時,在設計學校課程時,適當地注入環境保護元素,以提升同學環保意識。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以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高中英文科採用4班5組模式上課,按同學的英語程度進行教學,有效地提升他們讀、寫、聽、說的水平,營造理想的英語環境。學校的祈禱早會等活動等以英語及普通話進行,以加強學生運用不同語言的機會。同時,為了培養同學的共通能力,建立正面的價值觀,宗教倫理科會使用中文授課。此外,為同學提供更全面的語文教育,除英語外,所有同學亦會修讀普通話課。而課後亦提供西班牙語、韓語、日語等豐富的國際語言課程。

學習和教學策略:

學校著重為學生製造多元學習經歷,以各種專題研習培養同學各種共通能力。為配合整體課程的改革,本校初中各學習領域已完成校本課程剪裁和統整。重新整合的生活與社會科課程亦於初中推行,重點發展同學的學習技能。本校設有閱讀推廣小組,統籌各類校本閱讀推廣計劃。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除中、英、數及通識/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外,更開設12個選修科。學生可按個人能力及興趣選擇不同科目。 2. 課程重點:生命教育:本校特別着重生命教育。宗教倫理科不僅會教導宗教義理,亦重視培養學生尊重生命、尊重自己、有堅毅的性格、教導他們對周圍的人及對父母盡責、孝順父母等正面價值觀。此外,學校更會為高中同學安排理財教育,培育他們正確的價值觀。 資優教育:除了讓全校學生得到全面的第一層資優培育和訓練外,本校亦為精英學生提供一系列具系統性及策略性的拔尖課程訓練,讓學生發展潛能。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為使學生培養閱讀的習慣,中一及中二級每學週設有一堂閱讀課、中二級設早讀分享,同學可以向校長/副校長/外藉老師分享閱讀心得。  2. 學生可以透過內聯網提交功課,下載筆記或進行測驗,鼓勵主動學習。  3. 初中各級俱設跨學科專題研習。  4. 透過早會,班主任課,宗教倫理課,宗教週,健康教育周等時段,從不同角度向學生灌輸德育及公民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生涯規劃是一個以達致個人成長及全人發展的終身學習過程。在這終生學習過程當中,將有不同目標在不同階段出現。在中學時期,生涯規劃教育在培養學生自我發展、個人規劃、實踐事業理想及學生潛能方面,扮演著一個不可取代的角色。生涯規劃教育的目標不單單旨在發放有關升學及就業的資訊,亦不局限於提供選科及就業相關的輔導或諮詢服務,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是與校本課程環環緊扣的一個有系統及協調性的課程。  本校採用了一個全方位的角度進行生涯規劃教育,以配合各科組的課程。為了幫助中一至中六同學訂立目標,我校舉行了不同類型的講座及工作坊。同時,為了增強學生對升學及就業相關資訊的認識,我校會安排同學參觀不同大專院校以及到職場作實地體驗。此外,我校亦會為所有中六學生進行生涯規劃的小組輔導,以解決同學在大學報名過程中所遇到的種種困難,以及促進他們的自我認識,從而找到理想升讀課程。通過上述活動,同學有望能根據自己的興趣,能力和方向,在升學就業方面作出明智的選擇,以完成他們對職業或學術的抱負。 此外,我校亦致力透過不同獎學金及提名,以表揚學生在學術、課外以及社區服務方面的傑出表現和貢獻。希望藉此能肯定同學在不同範疇的成就。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制訂了「學生成長發展的三個階段」,包括「認識及欣賞生命」、「珍惜並發展生命」及「邁向豐盛人生」。並採用「正向教育」模式,由各「學生成長支援組」提供多元化的發展和支援服務予學生,以貫徹「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及校訓「忠恕誠明」的精神。期望學生能夠懷着信心成長,成為擁有一顆關愛之心的「郭記人」。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的融合教育計劃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透過本校融合教育小組,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為學生提供支援服務,如聘請教學助理、外購服務、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和協助申請公開試的調適等,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發展潛能。另外,學校設有融合文化小組,推行朋輩輔導,讓有殊學習需要同學與其他同學有更多的接觸機會,推廣校園共融文化。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學業評估政策:以持續評估原則為基礎,測驗及考試作總結,透過數據分析與學業成績獎勵計劃,提升同學的學習成效。老師亦會給予成績優異生精英培訓,對成績稍遜者則安排學科輔導。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每年家教會都會舉辦很多活動,包括家長親子義工,家長座談會等。此外,家教會更熱心參予校政。每次開會,學校也會安排主任級老師列席,解答家長提問。

校風:

校風純樸,師生關係融洽。除社工外,培育組及宗教德育組特意照顧同學身心健康成長,更有教育心理學家為學生提供服務。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加強推動主動學習 2. 推動正向教育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設教師專業發展框架: 1. 舉辦教師專業發展週;  2. 評核性觀課;  3. 加強與外界教育團體聯繫及分享,提升學與教效能。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鼓勵學生參與各類活動,發揮潛能,培養領袖才能。本校課外活動主要分5大類:學會、屬會、校隊、興趣班、服務小組及制服團隊,活動項目總數超過50個。本校特別注重透過課外活動發展同學的才華。同學在不少課外活動中都獲得優異的成績,其中在英語朗誦、科學比賽、辯論比賽、體操隊、音樂劇表演、機械人設計、尤為突出。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校舍分為主樓及新翼大樓,所有課室、特別室及禮堂均安裝冷氣及各類多媒體設備,包括電腦、投影機、實物投影機及APPLE TV。 課室26間、特別室10間、電腦室2間、多媒體教學室2間(INNO-MASTER室及創意實驗室)、語言實驗室1間,另有學生活動中心、校園電視製作中心、體適能室等各類學習室約10間。此外,學生可於2個籃球場進行運動或於空中花園休憩,舒展身心。此外,本校新設立的額外校舍「銀禧校園」,總面積約為現時校舍三份之一,校園面積及設施大增。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本校已設立第三座新翼大樓「銀禧校園」,總面積約為現有校舍三份之一,校園面積及設施大增。本校將增撥資源,於延伸校舍內加建黑盒劇場及訓練室、電腦室、機械人實驗室、科學發明室、資優培訓中心、藝術廊、特別室及普通課室等。將有助加強對學生的支援,為學生提供更優質的資優教育設施。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