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馬鞍山崇真中學
Ma On Shan Tsung Tsin Secondary School
253
8/2/22
27/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馬鞍山崇真中學(英語:Ma On Shan Tsung Tsin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沙田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沙田馬鞍山恆信街5號。學校創辦於1958年。辦學宗旨:提供質素優良及基督化全人教育,培育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的健全發展,讓學生成為品格高尚、思想靈活、體魄強壯、慎思明辨、敬業樂群、有積極及正確人生觀的青年,能建立美滿豐盛人生,貢獻社會,服務人群。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沙田區
學校地址:
新界沙田馬鞍山恆信街5號
聯絡電話:
26404938
傳真號碼:
26404965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港鐡:馬鞍山線大水坑站; 巴士:40X、43X、81C、84M、85X、85K、85M、86C、86K、87D、89C、 89D、289K、299X; 專線小巴:801、803、808、810。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黃錦泉
先生
校長:
嚴基柱
先生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58
有
有
有
基督教香港崇真會
真理是尚
基督教
6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7
60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0
特殊教育培訓:
28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4
5
91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 教育局成績次第資料40%;面試表現(基本學術能力、思辨能力、溝通表達技巧)30%;小學表現(學業成績、課外活動、操行及態度)3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暑假開辦中一英語銜接課程:課程著重強化同學的英語能力。8月及9月分別舉行中一迎新日及輔導營,另有大哥哥大姐姐計劃,幫助中一新生適應中學生活。各班皆設雙班主任,定時舉辦各樣班際活動,給予同學關懷和支援。 中一、二學生全級留校午膳,挑選供應商時有家長、學生及教師代表參與,選取一間能提供即日烹煮服務及符合健康飲食原則之午膳供應商,餐單著重食物營養均衡。對小食部售賣之物品經常作出監察,以確保衞生及健康。此外,本校於2012年成功申請環保基金,改裝小食部為環保飯堂,讓同學在享用優質食物之餘,增加環保意識。
學費
馬鞍山崇真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290元,
中五堂費為:290元,
中六堂費為:29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2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3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優化學校設施費用:$300 (中一至中五), $160 (中六)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提供體育、藝術發展和德育及公民教育等學習機會,安排學生參與社會服務,帶領學生往海外學習、交流,擴濶視野。 中四至中六級有四班分五組授課,而中五至中六級通識科則分六組授課。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2018-2022關注事項︰ 1. 提升學習能力及課堂效能 2. 優化生涯規劃教育
學校管理架構:
由學校委任各部門主管及教師代表組成不同委員會,共同策劃校政,集思廣益,以謀理想決策。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法團校董會包含教師、家長及校友代表。每年召開四次會議,各校董在議事及決策時,會以學生之發展成長為重。除一般會議外,又舉行集思會,以籌劃學校的願景和發展。
環保政策:
本校成功申請環保基金改裝小食部為環保飯堂,亦參加了「採電學社:學校及非政府福利機構太陽能支援計劃」,在天台安裝太陽能發電板,為環保出一分力。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部分初中班別以英語授課。(詳情請參閱學校開設科目的資料)。中一至中三級數學、中一至中二級普通電腦科及中三級商業英語,所有同學皆用英語學習。其他科目包括科學、生物、化學、物理、地理、歷史、電腦科技、家政、設計與科技、音樂、視覺藝術及體育科會因應不同班別的學生的英語能力,採用中文或英文為教學語言。提升英語計劃包括由外籍老師帶領午膳及課後英語活動、英文早會、增聘外籍導師設計有趣合適的活動,以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初中設有多元化EMI活動及Language Across the Curriculum(LAC)支援,為同學提供進階英語培訓,有利日後選讀以英語學習的高中學科。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以全校參與方式把主題目標滲透入課堂教學。由2012年度起,初中主要科目以部分課題為起步,加入「學生自主學習」的教材,鼓勵學生以「預習、展示、回饋」積極學習。隨著每年透過檢討及教師專業發展,至今已得到各科組的配合,使學生在學習上可充分發展。本校亦與時並進,引入合適的電子學習,如Google Classroom,網上問答平台如Kahoot、Quizizz等,以增加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同時協助培養學生在二十一世紀必備的素質。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經濟、中史、地理、物理、化學、健管、ICT、歷史、生物、視藝、企業概論、旅款。又設有M1和M2。 2. 課程重點:各主要科目互相協作,並配合「自主學習」和「主題式學習」,設計多項活動及教材。 - 初中強化橫向校本發展,透過多元化EMI活動,集中培訓對英語有潛質的同學,鼓勵他們在課堂內外均能以英語學習。 - 學校以“STEAM”將科學、設計及科技、視覺藝術、資訊科技、數學、等學科知識融會貫通,提升高階思維及解難能力。 - 協調初中各人文學科,同時設立『個人與社會科』,讓學生獲取和建構廣闊而穩固的知識基礎,更成為有識見、負責任的公民,認同國民身份,並具備世界視野,持守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珍視中華文化和尊重社會上的多元性。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跨科閱讀︰ 本校一向致力推廣閱讀風氣,除設有閱讀時段,亦提供優質電子閱讀平台,近年圖書館更與各科組合作有系統地連繫不同學科的學習,讓同學掌握、整合與靈活運用不同學科學到的知識。 2. 資訊科技教學︰ 各科以混合學習模式制定具體計劃,加入電子學習教材和習作,運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建立自學的精神及各種共通能力。 3. STEAM: 各相關學科重新檢視課程,學校更新增中三級的資訊科技科,以配合STEAM教育。期望學生能建立穩固的知識基礎外,同時提高他們對科學、科技和數學的興趣;加強他們綜合和應用知識與技能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創造、協作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除推行配合學生「成長的階梯」的計劃和活動外,亦著重建立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包括「欣賞」、「尊重」、「關懷」和「服侍」,藉此培育出同學服務他人、貢獻社會的心志。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以「成長的階梯」為藍本,按同學的成長需要,推展適切的計劃和活動,包括個人及小組面談、講座、生涯規劃課程、參觀院校和職場及工作體驗等。初中特設「築夢工程」,透過有系統的課程,幫助同學訂定目標、尋找夢想、規劃人生。另外,我們亦為各成長階段的同學設立不同的學習重點︰中一及中四以適應學習生活上的轉變為優先;中一、二同學的學習重點為「認識自己、訂定學習目標」;中三同學的學習重點為高中選科;中四同學以適應高中生活和規劃未來為學習重點;中五同學以找尋合適的升學及就業途徑為目標;中六則全力應試及作出明智的升學選擇。本校會為各級家長舉行講座,教導家長如何幫助子女規劃人生。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中三中文科以及中二和中三英文科按學生語文能力分班上課,以照顧學習差異。 初中主要科目策劃班本課程及教學法,以照顧課堂學習差異。學生亦可參加課後補習班及進階班。設立多項學業優異及進步獎,並鼓勵成績優秀同學參加校外比賽或交流等。 高中四班分五組進行小班教學,以提升教學效能。 經常舉辦各類其他學習經歷活動,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校外比賽,以發展其各方面的潛能。 全校實行雙班主任制,以支援學生身、心、靈的發展。另外,為配合融合教育的發展,成立學生支援小組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由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協調管理層、各科組同工、班主任、社工、教育心理學家,以及「學生支援組」。學校藉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購買多元化專業服務,讓各特教生獲得適切的支援。加上教師就「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持續專業發展,提升同工配合特教生學習需要的技巧,使特教生能循序漸進地達至學習目標,得到成功的學習經驗。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除每學期統測及考試,亦實施多元化及持續性評估,包括專題探究、課業及小測表現等。初中設有試前溫習班;高中增設小班教學,以加強學習成效。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與家長合作無間。家長向來積極地參與家長義工團隊,協助學校推展各項工作和活動。家長教師會經常舉辦多元化活動,並出版會訊增強會員之間的溝通。常委會議中家長與學校均有深入的討論及坦誠的意見交流。此外,老師與家長常常保持緊密聯繫,彼此建立和諧的關係,以促進學生成長。
校風:
校訓︰「真理是尚」。以聖經為真理,秉承基督教精神辦學。校風純樸,學生自律守紀,氣氛和諧融洽。學生投入學校生活,透過大哥哥大姐姐計劃及各項學生組織活動,突顯學兄姊的角色;又與外間機構合辦領袖訓練及義工培訓,成為不同層級的學生領袖,以發揮其領導才能。另外,學生亦在社會福利署「義工運動」和香港青年協會「有心學校」等義工計劃中屢獲獎項,體現基督「非以役人、乃役於人」的精神。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活化學校空間使用,包括新建的智能圖書館、STEAM學習室、創科實驗室、室內學生活動中心,讓學生有多元化發展。 2. 擴闊學生視野,讓他們具國際化思維,成為屹立於二十一世紀的年青人。 3. 提升學生學習和閱讀興趣,強化思考及共通能力。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設教師發展組,定期舉辦教師專業發展活動,包括學習分享、工作坊、講座和參觀。本校又經常參與聯校教師發展日,與其他同業進行專業交流。同時,積極鼓勵教師同儕觀課、集體備課和出外進修等,以促進專業交流和發展。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設有多個學生組織︰學生會、四社和領袖生等,另舉辦領袖培訓,發展同學領導才能。 共設有30多個學會;並舉辦英語話劇比賽、EMI學科周、班際歌唱比賽、旅行日、全方位學習日、陸運會及境外學習活動。同時,帶領同學參加各樣校際學術及體藝等比賽,以拓闊視野。 設計校本課程,加強初中同學在德育及公民教育、生涯規劃、建立正面價值觀和自我管理等培育。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全校裝置空調。設有智能圖書館、演講廳、語言學習室、多媒體室、電腦室、校園電視台、創科實驗室、升學及就業輔導室、家政室、STEAM學習室、室內學生活動中心3個,排球場、籃球場及生態池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點字及觸覺平面地圖及觸覺引路帶。
其他
本校在各方面皆有良好表現:2021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5科合格包括中英文為90%,優良率近33%。考獲入讀大學要求(3322)50%,遠高於全港水平,獲大學學士學位取錄比率近60%。 a. 英文朗誦︰過去十年分別於校際英文朗誦節的中一及中二男子組,均奪得冠軍和亞軍的成績。 b. 音樂︰中樂團於過去五屆的校際音樂節,均取得金獎及銀獎。另外合唱團亦多次取得金獎和銀獎的佳績。 c. 舞蹈︰舞蹈組多次於學校舞蹈節及全港公開舞蹈比賽,分別取得中國舞甲級獎和金獎。 d. 領袖訓練︰本校學生多次於沙田傑出學生選舉高中組及初中組取得十大傑出學生。同時亦有多名優異學生進入決賽。 e. 閱讀推廣︰本校學生曾在香港電台主辦「有聲好書」全港中學生聲演比賽中,獲得普通話組冠軍及粵語組亞軍。 f. 義工服務︰本校學生致力參與社會公益服務,如香港青年協會「有心計劃」,為社會貢獻義工服務超過20,000小時嘉許獎狀。另外,每年參與賣旗服務均超過350人。 另外,本校同學於籃球、排球、足球、田徑、視覺藝術、短片製作、學術研究、數學和話劇等也獲獎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