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循道中學
Methodist College
118
8/2/22
23/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循道中學(英語:Methodist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油尖旺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加士居道50號。學校創辦於1958年。辦學宗旨:本基督精神,發展全人教育;藉宣講福音,培育豐盛生命。本校致力培育學生,成為謙遜、關愛和有學識的新時代領袖。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油尖旺區
學校地址:
九龍加士居道50號
聯絡電話:
23843543
傳真號碼:
23889466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1. 港鐵:油麻地站C出口;佐敦站B2出口; 2. 各線途經油麻地彌敦道及加士居道的巴士。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陳崇一
醫生
校長:
黃珮儀
女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58
有
有
有
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 聯合教會
信以致知
基督教
52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2
55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8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71
特殊教育培訓:
29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7
5
88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有關中一入學甄選準則及比重︰ 1. 教育局提供的成績次第名單40%; 2. 非學術表現20%; 3. 面試表現30%; 4. 對本校辦學理念之認同1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為使中一新生適應以英語作學習媒介,本校提供一系列暑期學習課程,包括由本科老師教授之英語語言藝術工作坊,網上英語學習平台,及數學預備課程。此外,亦有迎新活動、英數銜接課程、師兄師姐計劃(全年)及個人成長工作坊(全年)等活動。
學費
循道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120元,
中二堂費為:120元,
中三堂費為:12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5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45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改善學與教設施:$31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1. 高中學生可修讀周六的應用學習(模式一)和其他語言科目(日文、法文)作為額外的選修科目。 2. 校本透過「其他學習經歷獎勵計劃」鼓勵各級同學參與不同類型的學習活動,讓同學有均衡的發展。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學校方向:培育學生成為謙遜、關愛和有學識的新時代領袖。
學校管理架構:
校內行政工作分由六個組別承擔,增加老師的參與和團隊協作。為加強學生關顧工作,各班設兩名班主任。同一級別的班主任組成團隊,關注該級學生的心智及社交發展,訂定適切的成長計劃。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總議會代表、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校董會屬下設多個委員會,監察及協助學校各方面運作。
環保政策:
使用內聯網發放通告及資訊,減少印刷。校內設廢紙、塑膠及金屬回收箱。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大部份班別皆以英語為主要授課語言,並有優良的英語傳統,校內大型活動均以英語進行,輔以多元化活動,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此外,本校亦積極營造普通話語境。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採用以學術為主的課程架構:目標為培育學生紮實的語文基礎、數學知識的素養,以及各學科的基礎知識;亦透過各延展課程進一步加強學生的共通能力。 2. 跨學科英語教學:為支援以英語為授課語言的教學政策,本校設計一系列校本跨學科英語學習課程和閱讀材料,配合各學科分別制定策略,以鞏固和發展學生以英語學習各科的能力。 3. 培養思考能力:各科運用不同類型的組織圖,訓練學生組織資料和延伸思維的能力。課堂教學中,重視互動教學及高階思維。 4. 促進學習評估:於各科推行,為學與教蒐集回饋,從而相應地調較教學策略,提高學與教的效能。 5. 培育學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學生透過課前備課、網上課業,發展自我導向學習的態度、習慣及能力。 6. 重視反思學習:引導學生訂立學習目標,及定期反思檢討改進。 7. 閱讀計劃:包括中一、中二每循環週二節及中三一節的閱讀課,初中閱讀獎勵計劃。各科在課程設計中亦備有課外閱讀資料,積極推動全校的閱讀文化。 8. BYOD 計劃:2021-2022學年於中一至中五全面推行,運用各種電子學習策略,增加課堂及課後互動,提升學生參與度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 共開設十三個選修科目及數學延伸單元一及二。所有學生均可修讀三個選修科。 2. 課程重點:以校本課程為主的初中科目及課堂包括:跨學科英語,中文科、英文科及跨學科專題研習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透過專題研習、閱讀獎勵計劃及運用資訊科技,培養學生建立自學的精神及各種共通能力。本校積極推行生命教育,將生命教育的元素融入教學課程及活動中,以培育學生以基督為中心的價值觀。
生涯規劃教育:
「生涯規劃」是本校關注發展項目之一。升學及就業輔導組根據校情設計各級課程及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己,及早為升學及就業作好預備。其中高中生涯規劃課程內容包括 :「認識自我」、「個人儀容」、「面試技巧」、「探索不同升學出路」、「認識工作世界」、「職業入門」等。此外,升學及就業輔導組除為學生及家長提供個別輔導,亦舉辦「MCareers計劃」(師徒計劃),讓學生及早裝備自己,迎接不同的挑戰。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中二及中三以學生的學能分班。英、數皆設有補底課程,以照顧學生差異。在拔尖方面,設有「優才薈」,甄選於不同領域有潛質和出色表現的同學,參與為資優同學而設的特別培訓。於課堂教學,老師會設計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活動,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教學效能。老師亦積極使用電子教學,以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在特殊教育統籌主任,學校社工和教育心理學家的協助下,全體老師均參與支援有學習需要學生。 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安排不同的小組活動及個別輔導 -言語治療、職業治療、藝術治療、生涯規劃、執行功能訓練、體適能訓練、社交小組、動物治療及讀寫班。本校為家長提供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支援摘要。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提供額外及適切的中文及中史學習教材;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課堂;建構網上學習中文平台及資源;在中文課堂進行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特別測考及功課調適。推廣家校合作,舉辦家長諮詢環節。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每年設有兩次考試,佔全年總成績70%,另外30%為進展性評估,包括測驗、功課、專題研習、持續評估等。 為建立持續溫習的習慣,初中生(中一至中三)會有定期小測。每學期各科約有2-3次小測。 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測考的特別安排。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週年大會安排公開選舉家長校董參與校政。此外,家教會也負責收集及反映家長意見及積極協助完善各項政策;再者,家長義工亦協助考試監考及其他學校活動。家教會每年舉辦多項活動如:旅行、茶聚、家長學堂、親子活動等,教會亦協助學校舉辦家長團契,讓家長與教師、家長之間以致家長與學生有緊密聯繫。
校風:
本校校風優良,致力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同學在健康的團體氣氛中養成自律、自重、尊重別人及關心社會的作風。各級設級訓輔及生命教育統籌老師,照顧同學身、心、靈的成長,了解同學情緒及行為表現,按各級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給予適當輔導及支援。利用每循環週集會進行各級的德育教導、升學就業輔導,又按不同的需要安排講座及活動,以便提供教導、分享及溝通機會,並灌輸正確價值觀、輔助同學學習自律,成為負責任的公民。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訓輔組及生命教育組給予全力支援。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透過以下方向,培育學生成為謙遜、關愛和有學識的新時代領袖: 1. 提升教與學效能:本年重點提升課業的質素。 2. 生命教育:每年級設一主題,藉班主任課、集會及不同活動帶出。 3. 推廣基督教精神及文化:與教會合作,藉福音活動和發展師生基督徒團契,使學生身、心、靈有全面和健康的發展。 4. 「其他學習經歷」及「一體一藝」獎勵計劃:鼓勵同學參加不同種類的活動,追求全面發展。 5. 營造豐富兩文三語環境:在課堂內外,包括集會、循中電視台、校內活動,大量使用英語和普通話作為溝通語言,創造豐富語境。 6. 跨學科英語:在現有基礎上,繼續發展銜接課程和跨學科英語教材,幫助學生以英語學習不同科目。 7. 擴闊視野:接收海外交流生,舉辦境外學習團。每年有多項獎學金,甄選傑出學生往海外遊學。 8. 於初中跨學科推行STEM(創科)教育。 9. 加強推行電子教學,於中一至中五級推行BYODD計劃,同學自携iPad回校。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鼓勵老師積極進修,不斷增值。透過共同備課、觀課及課後檢討,試驗各類型教學策略,並於校內校外積極分享交流,提高教學成效。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鼓勵同學積極參與校內和校外活動。循道中學學生會為全港首個由全體學生一人一票選出之學生組織,級社幹事亦由各級同學一人一票選出,校內民主氣氛濃厚。本校學生組織強調薪火相傳,級社以紅、黃、橙、綠、藍五色更替,由高年級師兄姊帶領低年級漸趨成熟。另外,本校設有50多個課外活動社團、學生組織和校隊,亦挑選同學參加詩歌班、西樂團、搖滾樂隊、田徑隊、辯論隊及各球類隊伍,增加學生對外交流的經驗。本校為同學安排多元化課餘訓練班,包括樂器、外語、美術設計、箭藝及其他實用課程等,主要編定於星期六上課。近年,本校大力發展音樂活動以及領袖訓練,學生的校園生活更多姿多彩。學生在各範疇(包括辯論、朗誦、音樂、體育、美術等)的校外比賽中,獲獎無數。本校校園電視製作的數學教學短片(驗證全等三角形),更在互聯網被廣傳,大獲好評。詳情可瀏覽本校網頁:www.mckln.edu.hk。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基本校舍4座,包括主教學樓、北翼、南翼及東翼大樓,共有課室24間、小組研習室5間、科學實驗室3間、電腦室、多媒體學習室、演講室、圖書館、高年級自修室、美術室、音樂室、家政室、設計工藝室、校園電視台攝錄室、英語活動室、校園電視製作室、多用途學生活動室、學生會室、室外運動場、有蓋運動場、飯堂及禮堂等。全校(室外運動場及有蓋運動場除外)均設空調。所有教學用途課室均設有電腦、投影器、實物投影機及紅外線無線擴音系統。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本校學生於公開考試表現出色,畢業生絕大部份繼續升學,其中約七成入讀大學學位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