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
MKMCF Ma Chan Duen Hey Memorial College
144
8/2/22
30/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英語:MKMCF Ma Chan Duen Hey Memorial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西貢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將軍澳運隆路2號。學校創辦於1998年。辦學宗旨:本校秉承基督化教育的辦學精神,強調品格與知識並重,在正規課程外,亦透過不同的活動及學習方式,促進學生靈、德、智、體、群、美等六育全人發展。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西貢區
學校地址:
新界將軍澳運隆路2號
聯絡電話:
27067477
傳真號碼:
27064177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地鐵:寶琳站; 巴士:297、93A、93K、93M、98D、690、694、798X; 小巴:10/2M、15/7M、105/6。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戎子由
博士
校長:
彭志遠
先生
(理學士(英國蘭開士打大學)、教育碩士(香港大學)、神學學士(澳洲摩亞神學院)、道學碩士(香港信義宗神學院))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98
有
有
有
香港路德會有限公司
信與智 - 謙遜、關愛、勤勉、誠實
基督教
6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49
51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4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69
特殊教育培訓:
15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0
8
82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面試 20%, 學業成績 50%, 操行 20%, 課外活動 1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新生及家長迎新、中一新生暑期課程、與美國路德會合辦的「國際文化校園」計劃,並有為中一同學適應學校生活而設的一連串活動,如「中一銜接班」及「暑期英語聖經班」等。 飯盒供應商為學生提供營養均衡的午餐。 學校參與體適能計劃和推行「一體/一藝/一制服」計劃均能鼓勵學生注意健康和定期參與體育運動。
學費
馬錦明慈善基金馬陳端喜紀念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00元,
中五堂費為:300元,
中六堂費為:30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25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30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與校外院校合作,提供應用學習課程。透過校內正規體藝課程拓寬學生的學習經歷並利用課外活動,培養學生的領導才能,並與校外團體合作,舉辦義工服務,讓學生服務社區。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鞏固學習成效,提昇學習成就感。 2. 擴闊教師專業發展,建立教師團隊精神。 3. 加強國情及價值觀教育,促進全人發展,培養自制及自強的態度。
學校管理架構:
推行校本管理。設有法團校董會;並已於2001年初成立家長教師會。本校教師承諾:以優秀的團隊精神和專業知識,竭盡所能,提供優質的教學,培養我們每一個學生–榮一神益人、品學兼優。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2007年成立了法團校董會,定期討論學校的發展工作。
環保政策:
本校十分著重校園環保工作,並設有「校園環保小組」統籌全校的環保推廣活動。過去多年,均獲頒「卓越明智減廢獎」。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以增強學習效能。本校同時甚為著重學生的英語水平,藉著辦學團體的國際網絡,經常為學生提供學習生活化英語的機會,如美國遊學團、美國中學生交流團等,均由學生負責接待工作。此外,美國各大專院校更派教師及學生義工到本校交流,推廣「國際文化校園」計劃。本校亦為香港大學「Reach Out for English」學習計劃的唯一協作中學。近年學校更推行全校師生參與的"V-Power Scheme","Super V-Power Scheme"及初中"Extensive Reading Scheme",訓練學生英語能力。此外,本校初中亦設有英語強化班,以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鼓勵不同形式的學習,除正規課程外,透過生命教育課、早會、週會、午間活動讓同學接觸不同的知識領域,培養正確人生觀及價值觀。為了加強教與學的果效,本校在初中設立自習課,亦推行了校本中英數三科課程調適計劃、課堂學習研究及專題研習計劃,並實行小組教學,以求更切合教學需要。為不同能力的學生設計校本課程,以配合學生學習,並在初中設計校本的通識教育科和綜合商業科,為新高中課程準備。本校除了中英文科的網上閱讀計劃及廣泛閱讀計劃外,還加入各學習領域的閱讀計劃,如親子閱讀計劃、數學科閱讀計劃、英文科CD故事書閱讀計劃、源於澳紐教育的Reciprocal Reading Program等。學校更有閱讀課、晨讀計劃、閱讀之星獎勵計劃,並在週會安排作家講座等活動。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中國歷史、地理、經濟、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物理、化學、生物、電腦與資訊科技、視覺藝術 2. 課程重點:中一至中三世史,中三綜合商業科。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本校積極推廣閱讀風氣,設有晨讀計劃和不同的閱讀獎勵計劃。老師和學生均能純熟掌握資訊科技輔助學習。其中設計與科技科更積極推動學生參加「校際互聯網機械人大賽」,並屢獲大獎和獲邀參加不同的國際比賽。本校由校長統籌輔導組及訓導組等工作,並著重以基督教育為本的德育及公民教育,務求學生能在個人成長方面,得到均衡發展。
生涯規劃教育:
提供縱向及橫向的生涯規劃計劃及活動,幫助學生建立目標及豐富其學習及職場體驗。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聘有輔導員及教育心理學家,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額外關顧,並有課程剪裁及各項輔導計劃,照顧不同能力的學生。此外,各科設計工作紙、作業時均會因應班本差異而作調適,以增加學習的成功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學習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教育心理學家、教師及副教師。支援小組與學校其他科組配合及協作,一同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透過資源調配,以提供適切的支援服務,藉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 學校因應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及各持分者的意見等,為學生提供支援。例如:副教師進行課堂支援;由心理學家為有需要的學生制定個別學習計劃;也運用津貼外購專業服務給相關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如言語治療訓練、專注力小組、社交小組等。此外亦為有讀寫困難的初中學生舉辦「中、英、數基礎訓練小組」。本校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測考調適,務求使有需要的同學獲得適切的支援。 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已建立恒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及檢視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本校對學業及品行要求嚴格,除一般習作、測驗、考試外,還要求同學參與社會服務及不同專題習作,以達不同要求。部分科目亦引入「家長評分制度」及「學習歷程檔案」等評估方法。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成立多年,家長除積極參與各項家長課程、親子活動及家長團契外,更經常透過不同渠道參與學校發展的工作。
校風:
校風純樸,強調品格與知識並重,尤重福音工作。初中推行的「自習課」及「學業成績提升計劃」、在課後進行中英數功課輔導及規劃活動,便是這方面工作的延伸及優化。此外,中一至中六設「雙班主任制」及在初中推行校本輔導教學,為學生提供更多關顧。課後有福音小組及不同興趣班,供各級同學參加。學校又為高年班同學個別設計「公開考試成就目標」,分析強弱機危,從而設計合適的補課課程,以提高考試成績。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鞏固學習成效,提昇學習成就感 2.擴闊教師專業發展,建立教師團隊精神 3.加強國情及價值觀教育,促進全人發展,培養自制及自強的態度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校長及副校長統籌本校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常規工作包括:新入職教師支援計劃、教師專業發展工作坊及教師團契等。此外,辦學團體亦為教師提供「基督化教育課程」,使同工了解學校教育目標。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約有30個學會和興趣小組。此外學校亦舉辦多項班際比賽及鼓勵同學參與校外比賽。活動分為學術、服務、文化藝術、體育及興趣五大類。學校尤其著重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為學生安排許多服務社群的機會,例如「教、學、社」 計劃、奮進計劃等。所有中一及中二學生均需參加制服團隊。 由於獲美國義工隊定期到本校服務,特設生活化的學習活動,如學生擔任美國人觀光導遊、陪伴購物、接待到家中晚膳等。每年更與美國教會安排學生到美國遊學,學生任宿美國教會家庭,體驗美國文化,並在真實語境下學好英文。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全校課室、特別室(中、英、數、STEM)、禮堂均裝設空調、擴音設備及電腦網絡;2間電腦室、1間多媒體學習室、1間科技研習中心、1間學生活動中心、生態教室,包括生態長廊、爬蟲館、生態魚池、太陽能陽光校園、和攀石牆等。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觸覺點字及觸覺平面地圖。
其他
本校配合香港路德會教育服務政策,推行「教、學、社」計劃,讓本校學生能積極參與社會服務,學習與他人相處、幫助有需要的人。此外,本校積極發展國際網絡,舉辦交流活動,讓學生拓展國際視野,並推薦本校學生升讀美國逾十間的協同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