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天主教新民書院

Newman Catholic College

411

8/2/22

30/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天主教新民書院(英語:Newman Catholic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油尖旺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油麻地石壁道2號。學校創辦於1963年。辦學宗旨:本校秉承天主教的辦學理想,以培育完整人格為目的。除傳授學科知識外,著重培育學生品格;使成為具有修養和對社會、家國與民族有承擔感的人。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油尖旺區

學校地址:

九龍油麻地石壁道2號

聯絡電話:

23857812

傳真號碼:

23854502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1、1A、2、203、208、234P、234X、238X、281A、35A、41A、6、 6A、7、81C、81P、87D、9、N216、N241、N281; 小巴:2、41A、41M; 港鐵:油麻地站。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陳玉麟

先生

校長:

吳華彪

先生

(香港中文大學理學士、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資訊科技教育)、香港科技大學文學碩士(通識研究))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63

天主教香港教區

明德至善

天主教

14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60

62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4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0

特殊教育培訓:

37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3

14

73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校內成績 30%; 面試表現 35%; 操行及態度 20%; 專長、獎項及課外活動 1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每年7月為中一家長舉行簡介會、中一新生迎新活動日、中一暑期升中銜接課程。本校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通過常規課程、講座、初中成長課及健康校園周等培育計劃,提升學生健康意識及正面價值觀。學校聯同家長監察食物部及午膳供應的質素,保障學生飲食健康及衞生。

學費

天主教新民書院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40元,
 中二堂費為:40元,
 中三堂費為:40元,
 中四堂費為:290元,
 中五堂費為:290元,
 中六堂費為:29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10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2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280
其他費用(如有):學生手冊、成績表、社費、學生相片、學生及家長智能咭:$70
備註(如有):本校自2012暫時沒有2013年度開始,收錄中一級女生入學,並已推展至中六。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實踐真理,臻於至善; 正直寬宏,精誠力學。

學校管理架構:

校政委員會負責策劃及推動教務、訓輔、課外活動、德育及公民教育、宗教及靈性培育、其他學習經歷、資訊科技及總務工作,並推行全校考績制度,建立自評文化。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已於2014年8月30日成立法團校董會,校董會由神職人員、家長、教師、校友、教育界人士及獨立專業人士組成,統籌及決策校政。

環保政策:

1) 本校致力推行環保政策,鼓勵師生多運用內聯網交換資訊,節約用紙;並運用手機應用程式(eClass Parent App)以電子形式向家長發放訊息和學校通告; 2) 定期監測空調溫度,鼓勵師生節約用電; 3) 收集學校廢物數據,訂定長遠的廢物管理政策; 4) 引入智能節能系統,節約能源。每個樓層都設有環保回收箱,回收塑膠水樽及廢紙,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學校參與教育局和環保署合辦的環保午膳約章,採用現場分派飯餸模式,並回收餐具器皿,進一步減少廚餘,推廣健康生活及培養學生愛護環境的價值觀。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宗旨是讓學生能以兩文三語溝通,著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幫助學生升學和就業,並配合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選擇適當的語言授課。英語科依學生能力分小組教學,初中部分班別數學及科學以英語授課,高中選修科亦依學生能力及個人意願以英語學習和應試。

學習和教學策略:

我們相信每個人都願意並有能力學習,力臻至善。為照顧不同學習需要,各科持續發展照顧學習多樣性及互動課堂教學策略外,學校在初中推行課程調適,中英數三科均發展校本課程,幫學生打好語文及數學基礎,以銜接高中。藉著推展電子學習網上教室和知識管理系統、成立教研組,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及提升他們學習科學與科技的興趣。為積極營造良好的英語環境,英文老師在校內及校外全英語與學生溝通,又以英語進行早會與學生分享,並推行「英語會話計劃」、「英語加油站」、及通過推動校際朗誦節及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校開設十五個選修科。 2. 課程重點:英語延展課程、生活教育課、初中校本STEM課程、初中綜合人文、初中專題研習、閱讀課及宗教教育課。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從閱讀中學習:本校推行早晨閱讀計劃,每天早上讓學生閱讀及進行班本分享讀書心得和推介書籍,又推行中文及英文閱讀堂,然後對指定讀物進行考核,學生參加中、英文廣泛閱讀計劃及閱讀先鋒獎勵計劃,培養學生閱讀習慣和提升自學能力。  2.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學習材料上載知識管理系統,供學生自學,亦設有網上測驗,學校設資訊科技領袖生/服務生,提升學生運用資訊科技互動學習的能力。  3. 專題研習:初中通過綜合人文科與其他科目協作,教授專題研習技巧,小組導師跟進完成研究報告和彙報訓練。高中則到內地姊妹學校—建文外國語學校進行交流研習,並彙報研究成果。  4. 德育及公民教育:通過班主任課、生活教育課及倫理與宗教課推行德育、公民及國情教育;又舉辦不同的境外考察體驗活動,擴闊學生視野。

生涯規劃教育:

學校通過全校參與,致力以明德至善精神及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發展生涯規劃教育。通過正規課程及培育活動,教導學生相關的正確價值觀,以提升個人素質。刻意安排多元化的培育活動,培養學生自我認識、發展個人潛能及領導才能。通過校友會、家教會及其他社區資源,為高中安排升學就業講座及工作影子計劃,以幫助學生認識工作世界和訂立目標,從而裝備自己,實踐個人計劃。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按學生學習能力編班,英文分小組教學,注入不同學習元素,讓學生發揮所長,設拔尖保底延展課程。各科因應學生能力設計活動及試卷、增潤及剪裁課程、安排課後延伸學習活動。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學生支援組正式成立於2009年,負責策劃、推行及檢視支援SEN學生之工作,根據個別需要,制訂支援方案及配套措施。耶穌說:「我是善牧,我認識我的羊。」本校效法耶穌基督關愛世人的精神,以接納、包容、體諒的精神為同學提供服務。 學術方面,提供適當的課程、課堂支援及考試調適,在課堂內外予以有效的訓練,令學生跨越障礙,亦鼓勵同學參與不同類型活動,將潛能充分發揮。 家校合作是協助學童成長的基石,本校積極通過不同活動連繫家長,彼此保持溝通,藉以了解學生進度。 SEN學童各有不同性質與需要,學生支援組會定時向老師發放最新學生名單及個別跟進策略,以加強輔導成效。此外,學校善用合適資源,為老師及家長提供培訓。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自2016開始,設課後學習小組,提升聽說讀寫能力,配合多元化活動(如:文化交流),幫助他們學好中文。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學校主要以持續性評估方式來檢討學生的學習進度,配合全年三個學期考試進行階段性評估,實施持續課業評估,將平日之表現,包括學生之學業及非學業成績,計算入整體成績內,讓家長更了解學生的全面發展。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的家長教師會早於1986年成立,家長積極投入學校事務及活動,除周年大會、親子講座、聚餐、敬師活動外,更成立家教會獎學金獎勵有傑出才能和服務表現的學生。家教會理事會按法團校董會章則選出法團校董會家長校董,參與校政決策。

校風:

校風純樸,為學生創造一個充滿尊重、信任及關愛的學習生活;中一、二設留校午膳,並設學生大使計劃,加強初中生對學校的認識;又鼓勵自律和自主,給予學生決策的權力,以訓練其獨立思考及處事的能力;設多項領袖訓練計劃,例如「領袖生訓練計劃」、「學生大使計劃」等,培訓學生成為明日的領袖。校友會更設獎學金獎勵成績優異的學生及「新民人」獎勵計劃。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完善校本課程,善用混合式學與教策略,提升學與教效能。 2. 配合天主教核心價值,優化品德教育,培育學生的正向價值觀,以強化學生的心靈素質。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提倡老師觀課及共同備課文化,舉辦觀課檢討會、「同儕觀課」、「學與教交流會」等校本專業發展活動。 2. 老師以問卷形式,徵集全校學生意見,務求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效。 3. 關注老師的專業發展,積極舉辦校本教師專業發展活動,配合教育局教師專業發展規劃,鼓勵及津貼老師進修培訓課程及境內外交流。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按學術、宗教、體育、興趣及服務五種基要學習經歷,設立7項校隊及30項課外活動。定時舉辦英文周、中文周、數學周、科學周、國民教育周及宗教周。另舉辦其他學習經歷活動,例如暑假期間往紐西蘭的英語交流團、越南朝聖團、「一帶一路」哈薩克斯坦考察團、班長訓練營、領袖生訓練營、學生領袖訓練營、「學生大使」計劃、中一紀律訓練營、中二歷奇營、中三乘風航、中四「一生一體驗」境外學習計劃及各級國內考察團;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及各類型校際比賽,在第九屆世界數學團體錦標賽青年組榮獲銀獎及銅獎、世界數學邀請賽2018榮獲銀獎,香港國際數學競賽榮獲銅獎,在第七十屆校際朗誦節中、英文朗誦比賽中,本校屢創佳績,共奪三冠、四亞、五季及六十五個優良;藉此引導學生發揮潛能,關心社會。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近年增設iCentre(蘋果電腦中心),STREAM特別室;另設學生培育中心、多用途活動室、演講廳;又擴建學與教資源中心(圖書館)及增建第二個禮堂。所有課室、特別室及禮堂均設空調;所有課室已安裝電腦、投影機、無線網絡、互動屏幕及電子互動白板,方便資訊科技教學,為學生提供一個舒適和諧的學習環境。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不適用。

其他

一生一體驗計劃讓每位同學在高中最少經歷一次境外學習,以增加體驗和擴闊視野;每年學校資助同學參加澳紐英語交流團,增廣見聞和提升英語水平。除家長教師會獎學金外,校友會更成立基金會,每年投放大量資源,獎勵及推行多項學習活動,造福後學。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