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寧波第二中學
Ning Po No. 2 College
237
8/2/22
24/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寧波第二中學(英語:Ning Po No. 2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觀塘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觀塘順天邨順安道九號。學校創辦於1987年。辦學宗旨:秉承校訓「恒德弘毅」的精神,提供全面、優質及以學生為本的教育,讓學生愉快、積極地學習並持之以恒;培養良好品德及獨立思考能力,實踐對社會及國家的承擔。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觀塘區
學校地址:
九龍觀塘順天邨順安道九號
聯絡電話:
23467465
傳真號碼:
27723377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11C、11X、13D、14D、23、23M、26、26M、27、95、95M、 213X、290A、619; 專線小巴︰47、48、49、54、54M、60、76A、89A、89C、90B; 九龍灣、觀塘或彩虹港鐵站轉車。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李宗德
博士(GBS 太平紳士)
校長:
梁超然
先生
(文學士、教育證書、文學碩士、學士後文憑、哲學博士(歷史)候選人)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87
有
有
有
香港寧波同鄉會有限公司
恒德弘毅
不適用
65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6
58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79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8
特殊教育培訓:
24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21
3
76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成績30%、面試25%、操行25%、課外活動及服務合佔10%,另獎項及特長各佔5%。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七月中旬向中一新生及家長簡介學校;八月下旬舉行中一迎新日營活動,學生及家長均須出席。隨即展開中、英、數預修課程,並邀請軍訓學校導師教授步操。 舉辦營養講座,參觀食物工場等活動,提醒同學注意食物營養,加強學生對個人衞生的意識。積極推動「水果日」,鼓勵同學多吃水果,並且增加午膳飯盒內蔬菜的比例。
學費
寧波第二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4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12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中三級數學、資訊及通訊科技、地理、生活與社會、歷史、科學、校本課程(初階經濟學、會計與商業管理)、視藝、音樂、體育均有英語延展教學活動。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培養堅毅精神、學習遵法守法精神、學會同理心、加強對校歸屬感、建立正向價值觀。 2. 確立學習目標。
學校管理架構:
學校行政委員會於創校之始經已成立,成員包括校長(主席)、副校長、部門主管及老師代表。兩位副校長分別負責教學及培育事務;全體教師均參與及推行學校的日常校務。策劃及籌備工作,主要以委員會及專責小組形式進行,由校長總其成,目的在鼓勵老師積極參與校政及有效地推展不同層面的工作,令學生有所裨益。學校放權簡政,鼓勵老師參與決策,減輕老師非教學工作,不斷更新及調整發展策略以配合社會的轉變和要求。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法團校董會辦學團體校董的成員由商界、法律界、金融、物流及社會各界人士組成。法團校董會每年定期召開會議,制定政策方針和審批校長提交的校務報告、學校發展計劃及財務預算等。校董會提供充足支援,改善校內設施。
環保政策:
利用德育課教育環保知識。留校午膳同學自備餐具,使用循環再用飯盒。午膳後關閉冷氣以節省能源。安排學生到郊外清潔,舉辦班際舊衣物回收、廢紙回收比賽,推行「無冷氣日」,時刻提醒同學節約能源,讓學生身體力行支持環保。設立環境保護大使隊,推動環保活動。學校課室已改用環保T5光管及重鋪電線,天台鋪上隔熱塗層,以節省能源,減少耗電。校務處及教員室設單面廢紙箱,鼓勵雙面使用紙張。校園內設置廢紙、膠樽、鋁罐等回收箱,以養成循環再用的習慣。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重視「兩文三語」的學習氛圍。透過多元化的活動,例如推行每週一天的英語日、主題性的英語週、英語閱讀及朗讀計劃、成立英語大使、張貼英語字咭、名人名言等,提升同學對英語的興趣。為加強學生英語自學的能力,校董會更資助成立設施完備的英語學習中心及每年暑期英語營。各學科亦透過不同形式的英語延展學習,提升學生英語水平。中文科著意提升同學的寫作及演說能力。普通話納入正規課程施教,更舉行普通話日,增加學生運用普通話交流的機會。
學習和教學策略:
重視學生兩文三語能力培訓。採取多元化教學模式,增加課堂互動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學。著重均衡而全面的學習,文、理、商、科技兼重。初中積極發展校本課程:如環境教育科(中二),初階經濟學(中三)及商業及會計管理(中三)等。各科因應學生情況及社會需要,每年重新修訂教學重點、策略及設計配套如工作紙、網上自學及討論。重視老師專業發展,致力推行課堂研究,共同備課,互相觀課,跨科協作及跨校(本港及外地)教學分享。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化學、物理、生物、企業、會計及財務概論、地理、歷史、中國歷史、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 2. 課程重點:文理商兼備。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學校著重四個關鍵項目的推行,學校以「寧波第二家」為德育及公民教育的主題,並納入正規課程,由班主任配合培育部的統籌及分級規劃,讓學生反思及建立正面價值觀;學校的「每日一思」亦加以配合。課程有助學生成長及建立良好態度。學校亦有策略地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讓學生逐步掌握研習技巧及方法,促使學生對各學科及學科以外之學習領域更能融會貫通,學生亦能在過程中發展共通能力及掌握知識,成效彰顯。除語文科及圖書館舉辦的閱讀計劃外,特別重視英語閱讀及分享。逢星期一、三、五早上設有閱讀課及英語朗讀計劃,每月首十天學生進行英語閱讀。另設有閱讀大使及閱讀獎勵計劃、好書推介及讀書會等。內聯網教室有助提升學習效率和質素,鞏固課堂的知識和提升學生自學的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1. 本校發展方向/重點: .成就夢想.夢想帶動學習 計劃的發展方向/重點: .讓同學學會綜合當時的不同因素制定合適的行動方案 理由:由於社會不斷變遷,所以我們要教曉學生學習如何作出合適的生涯決定,以應付將來的變化。 2. 初中/高中安排:初中及高中會有不同的目標: (1) 初中:由於初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有待發展,所以在此階段不會引入太多生涯的概念,因此在初中多數只會以遊戲形式讓學生了解自己及認識不同職業。而為了應付中三的選科需要,亦有必要向同學介紹職業和高中選修科目的相關性。 (2) 高中:高中同學均要完成生涯計劃書,由中四開始教授同學訂立行動計劃(包括遠程、中程及近程目標)。而到了中五及中六,老師或輔導員會跟進同學的計劃書,協助同學分階段以短期目標逐步達成其夢想,並提醒有需要的同學按實際情況對計劃作出不同調適。 3. 家長配合:中三至中六級別會有不同的家長講座讓家長多了解同學在不同階段的需要,對支援同學的情緒變化及壓力都有幫助。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因應學生的需要,設計不同的課業與教學活動,以提升學生自信及學習效能。除了分班、分組外,本校的資優教育組積極推薦學生參加校外資優課程,讓學生發揮所長。另外,本校的學生支援組亦有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擬定支援計劃與考試及評核調適。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建立共融及關愛校園,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全面及適切的支援服務。學校成立「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培育部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融合教育教學助理、駐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及言語治療師。小組定期舉行會議,為有需要的學生設定合適的支援計劃。校方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融合教育資訊,分享相關的教育理念和教學建議,亦會按需要舉辦專題講座,以加強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認識。本校鼓勵教職員參與教育局的培訓課程,提升他們對融合教育的專業知識。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融合教育教學助理協助有需要的學生進行小組或個別支援。學生支援組在家長同意下,因應同學需要而安排相關的專業服務,例如社交技巧訓練班、中英文輔導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和教育心理服務等,務求以跨專業合作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溝通技巧,建立積極自信的人生觀。最後,本校重視家校合作,學生支援組已建立恆常溝通機制,定期面見及邀請家長參與學生學習計劃會議,聆聽家長意見,共同支援學生的學習與成長。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因應學生的能力與需要,進行課程調適與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每年上下學期考試外,更有兩次平時表現報告,作多元及持續評估。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舉辦家長講座及親子活動,增進親子關係和對學校的歸屬感。在特別的節日與學校合作,籌辦活動以加強對中國文化傳統的認識,培養良好的公民和國民態度。
校風:
校風淳樸,師生關係良好。重視培養學生品德及公民意識;實施雙班主任制,加強對學生照顧、培養良好班風及歸屬感;提供拓闊視野、參觀、交流及服務的機會,建立自信積極的態度。由品學兼優的同學擔任學生領袖工作,樹立模範。又設立多個獎勵計劃,並設課後自修室,供學生溫習。校董會及家長教師會均成立獎學金,獎勵在品學各方面有優異表現的學生。建立健康校園,提高同學對身心靈健康和環保的關注。近年設立「德才計劃」以鞏固學生的良好品格。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本校二一至二四年的中期關注事項為: 1. 培養堅毅精神、學習遵法守法精神、學會同理心、加強對校歸屬感、建立正向價值觀。; 2. 學習,由我做起。 本學年的關注事項: 1. 培養堅毅精神、學習遵法守法精神、學會同理心、加強對校歸屬感、建立正向價值觀。; 2. 確立學習目標。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透過課堂研究,互相觀課及交流,推行老師專業發展。並鼓勵老師積極進修,進行校本及地域的交流、合作,以求擴闊視野,提升教學效能。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為促進學生的全人發展,提供均衡及多元化的高中OLE活動及初中聯課活動,當中包括學術、興趣、體藝、紀律、服務、領袖訓練、海內外參觀及交流等。對外比賽成績斐然,在資訊科技應用、網頁設計比賽、專題研習等表現出色,先後獲多項殊榮及獎項。 高中同學可透過「OLE其他學習經歷」,補充新高中的核心及選修科目以外的知識。每年本校在「OLE其他學習經歷」所設計之活動,亦建基於(中一至中三級)的課外活動學習和經歷,令同學能延續初中興趣和技能,在高中繼續發揮個人天分和興趣。此外,利用校本的正規課時外,提供不同「其他學習經歷」機會,範疇包括:德育及公民教育、社會服務、與工作有關的經驗、藝術發展和體育發展。推行「OLE其他學習經歷」的最終目標是:(一)擴闊學生視野(二)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三)提供均衡的課程學習(四)提高學生的全人發展機會。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課室二十七間。另有資訊科技室、周莉莉多功能教室、英語學習中心、大型圖書館、實驗室、美術室、音樂室、家政室、學生活動中心、竺銀康活動中心、健身室、會議室、訓導室、輔導室、校園電視台、王明康資訊科技廊、王明康STEM中心及社工室等。全校課室設有分體式冷氣、寬頻網絡、多媒體教學設備及逾300部電腦。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升降機。
其他
辦學團體(香港寧波同鄉會)的支援: 香港寧波同鄉會及校董會設有大學獎學金,獎勵升讀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本科學士學位課程的畢業生每人二十萬港元;而升讀英國倫敦瑪麗皇后學院本科學士學位課程的畢業同學,則可獲一百一十萬港元獎學金;升讀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大學的本科學位課程的,可獲四萬港元獎學金;至於升讀其他院校本科學位課程及在公開試考獲優異成績的本校畢業生,也獲頒發獎學金,以茲鼓勵。此外,香港寧波同鄉會也設有其他獎勵,以鼓勵同學積極參與各類活動,在德智體群美五育上達致均衡的發展,包括:才藝獎助學金、最佳學業獎、服務獎、學科獎等;又推行全年「寧波活力盃」班際大賽、行為優異獎、學行優異獎、課堂表現傑出獎、金校章獎及各項獎勵計劃;家長教師會則設有最佳進步獎及閱讀獎。為表揚「好人好事」,本校設立「諸志成傑出服務公民獎」以表彰有良好品格,又熱心社會服務的學生。對基層家庭的同學,除了政府的各項資助外,我們特設「教育基金」以支援有經濟需要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