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
Po Leung Kuk Lo Kit Sing (1983) College
275
8/2/22
31/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英語:Po Leung Kuk Lo Kit Sing (1983)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葵青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青衣長康邨。學校創辦於1984年。辦學宗旨:原稱「保良局八三年總理中學」,以「愛、敬、勤、誠」為校訓,培育學生「德、智、體、群、美」五育並重。除了充實知識,更要培養學生優良的品格、高雅的情操和正確的人生觀。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葵青區
學校地址:
新界青衣長康邨
聯絡電話:
24977110
傳真號碼:
24311156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41、42、42A、43、43A、43B、43C、43D、43M、243M、948、 241X、242X、249M、249X; 小巴:88D; 機場巴士:A31、E42。(巴士停站名稱:青盛苑)。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馬清楠
律師太平紳士
校長:
羅頴忠
女士
(香港大學理學士、中文大學教育文憑、中文大學理科及教育碩士、升學及就業輔導證書)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84
有
有
有
保良局
愛、敬、勤、誠
不適用
65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5
56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5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0
特殊教育培訓:
64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24
17
59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學業成績10%、操行5%、課外活動5%、服務5%、獎項5%、教育局成績次第30%、面試4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於暑假舉辦中一迎新講座及中一迎新活動日。中一全年提供「中一啟航星計劃」,9至12月午飯時安排連串的適應活動及興趣小組,中一新生全年由一位高年級的輔導領袖生照顧其學習及適應上之問題。本校一向重視關愛文化之承傳,自2007年開始,本校連續十五年獲頒「關愛校園」。本校向來著重為師生提供一個安全、健康和諧及愉快的校園生活。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深化同學對精神健康生活的重要性。
學費
保良局羅傑承(一九八三)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3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1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特定用途費:$0 冷氣費:$0(中一至中六)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所有班別以英語為授課語言。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勵志力學,超倫卓犖 2. 敦品才顯,均衡發展 3. 優化校園,薈萃培賢 成長主題:勇於嘗試,敢於挑戰
學校管理架構:
具創意,高效率。本校為「學校管理新措施」先導學校。於2014/15年度積極參與「加強公營學校行政管理試驗計劃」。本校設學校行政委員會,委員會成員主要來自學務、行政、學生成長、課外活動、輔導及訓育組。學校日常行政管理以校長為首,副校長、助理副校長及科組主任分擔日常校務行政及領導各科組的發展。各科組緊密聯繫,充分發揮團隊精神。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自一九九二年已率先推行校本管理,靈活地運用資源和規劃學校的發展,不斷求進。為了締造一個理想的學習環境,從而提升教學水平及改善學生的學習成果,本校法團校董會於2012年9月1日正式成立。隨著法團校董會的成立,所有主要的持分者能集思廣益並更直接參與學校管理。法團校董會由辦學團體代表、校長、老師、家長及校友組成。
環保政策:
本校以具創意,生活化的活動加強同學愛護環境及保育生態的知識。本校曾獲「十大環保中學獎」、「十大傑出環保老師獎及學生獎」,本校亦連續三屆獲可持續發展學校計劃(金獎)及「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榮譽大獎」,亦獲青年氣候聯盟兩度頒予「傑出青年氣候大獎」,本年獲港燈頒發「最傑出『綠得開心學校』卓越獎」。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除中國語文及普通話、中史、生活/德育教育(包括生涯規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通識教育科(中五及中六)、體育(中學文憑)及視覺藝術(中學文憑)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課程由淺入深,讓同學能盡早適應英語授課。
學習和教學策略:
為鼓勵同學主動學習、終生學習及樂於閱讀,本校致力提供多元課程,除了傳統課程外,每年均舉辦「專題研習」、「閱讀豐收日」、「活動課程」、「個人成長剪影」等並行課程,豐富學習經歷,強化兩文三語及STEM素養,為高中銜接作最好準備。本校的閱讀計劃著重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訓練學生思考和賞析能力,以達致全人教育的目標。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中一至三級不設選修科,中四至六級除中英數公/通為必修科外,其他科目皆為選修。 2. 課程重點:英語教學,文法中學課程,兼包德育及活動。中三級資訊科技科課程加入香港大學與賽馬會合辦「編"在"人生」計劃。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學校以「全人教育」為目標,為學生營造優良的學習及成長環境。為配合教改步伐,學校積極推動探究學習。除閱讀計劃外,學校每年均舉辦閱讀豐收日以推廣閱讀風氣。此外,老師及同學已全面應用資訊科技於學與教中。公民品德國民健康及環保教育,屬於價值與態度之培養,雖不是獨立成科,但豐富的內涵,盡在校園生活和活動當中。
生涯規劃教育:
本校的生涯規劃教育培養學生認識自我、個人規劃、設立目標和反思的能力,以及認識銜接各升學就業途徑。本校就學生的升學需要,作完善的規劃,除了推動學生以大學聯招或非聯招方式升讀本地大學及不同大專院校外,亦積極開拓海外升學的途徑,如台灣、日本、英國及澳洲等。此外,本校亦與不同機構合作,讓學生可以參觀不同的商業機構,提早了解職業市場動向,從而作出適當的生涯規劃。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靈活運用資源,設立精英班、輔導班分組教學,另有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專責社工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學生支援小組主要成員包括副校長、輔導主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支援老師、中文科老師、英文科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學校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輔導服務、言語治療服務、職業治療服務及臨床心理服務,為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包括為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讀寫訓練、社交技巧訓練、專注力訓練及輔導服務等。學校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資訊。如有需要,學校會提供合適的考試調適。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全年分2個學期,2次統測及考試。考試成績包括平時(持續評估)分數。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2004年10月9日成立,每年透過舉辦不同活動,如:中一家長迎新日,家長校園遊,親職講座,家長學堂,親子旅遊,親子興趣班,親子美食製作班,以加強家長與校方的溝通合作,促進學校、家長和學生三方面的關係,以攜手創建優良的學生成長環境。 家長教師會的角色是凝聚家庭與學校的力量,建立合作夥伴關係,以促進家長與學校的溝通與信任。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紀律嚴明,學生品行俱佳。強調訓輔工作全校參與,並設有風紀領袖生及輔導領袖生,以「各人為自己行為負責」作為紀律指引。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勵志力學,超倫卓犖 2. 敦品才顯,均衡發展 3. 優化校園,薈萃培賢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校長及教師積極參加海外及本地的交流活動及研修活動,於2020-21年度,教師平均進修時數遠超於教統局的基本要求。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1. 本校設有五層架構約六十多個課外活動單位,分別為四社、校隊、制服團隊、學科學會及興趣小組。中一、二級同學需參與兩個學會或團隊,而中三至五推行幹事培訓計劃。 2. 為加強學生課堂以外學習經歷,本校全年舉辦不同活動,如全方位學習日、藝術文化日、中國文化日、科學活動日、社際音樂比賽、班際英語話劇比賽及舞蹈比賽等。 3. 學生積極參與校外比賽,如校際朗誦節、校際音樂節、葵青區校際運動比賽、JA學生營商體驗計劃、模擬法庭比賽、機械人比賽、國際4DFrame數理科學創意比賽等,同學表現出眾,屢獲佳積。 4. 本校著重發展學生潛能、服務社群的經驗,於中一至中四級舉辦義工服務計劃鼓勵同學參與不同義工服務,而本校已連續多年榮獲義工服務一萬小時金狀之美譽。 5. 本校希望同學透過境外交流,進行考察及體驗當地文化,以擴闊視野。每年舉辦不同交流團,如澳洲悉尼英語文化交流團、新加坡英語交流團、探訪寧波/上海姊妹學校交流團、北海道領袖訓練交流團等。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多媒體教室、尚學閣、電腦輔助學習室、語言學習室、演講室、學生活動室、多用途室、科學Teen地、英語天地、實驗室、圖書館、天璣閣,鬆一Zone, 專科特別室、有蓋籃球場、第一禮堂、第二禮堂、學生會小廣場。全校教室均安裝冷氣並設有電腦、投影機及紅外線揚聲系統供學與教之用。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2018保良局傑出學校獎 教育局「樂繫校園」獎勵計畫 中學組傑出大獎 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可持續發展社區項目獎:金獎 港燈 2020最傑出「綠得開心學校」:卓越獎 傑出師生及家長: 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羅頴忠校長(數學科)陳美儀及鄧佩嫺老師(人文科) 香港教育工作聯會優秀教師:鄧佩嫻老師(關愛組)梁麗虹老師(國情教育組) 藝術發展局傑出藝術教師獎:賴團利老師(藝術科)何妙芝老師(音樂科) 香港航空傑出教師:林明茵副校長 鄺兆華老師 Golden Coach Awards (CityU Robocode Competition):李光德老師 (電腦科) 傑出少年警訊學校支會老師(葵青區):朱潔萍老師 明日領袖卓越獎:梁孝聰 2020/21荃葵青區中學校長傑出學生選舉:劉樂彤 2020/21荃葵青優秀學生選舉:初中組優勝:郭彤恩 高中組優勝:黃泓輝 梁國熙 新界區優秀學生:郭彤恩、梁國熙 <卓越今天,成就將來>青少年獎勵計劃 傑出學生:葉枋泓 東華三院150周年獎學金:陳喜瀅 (2019-2020 畢業) 香港測量師學會中學生獎學金:梁國熙 ECFix獎學金計劃:金獎、銀獎、銅獎 獲選國泰航空飛躍理想計劃往澳洲交流 獲選仁愛堂第8大洲探索之旅赴馬達加斯加考察 2021香港4D Frame數理科學創意比賽:金獎、最佳4D Frame模型設計獎、最佳創意獎、最佳任務表現獎 2019 中文大學STEM機械人大賽:嘉許狀 2019 ROBOFEST機械人大賽: 機械人相撲比賽優勝證書及一等獎、機械人挑戰賽一等獎、機械人終極挑戰賽二等獎 2019全港無人機大賽:立體迷宮亞軍及全場總冠軍 荃葵青校際無人機編程比賽:全場總冠軍、最佳合作隊伍、編程任務比賽亞軍 大灣區無人機編程比賽(香港賽區):冠軍、亞軍 Inter-school Scrabble Championship:乙組冠軍、個人組亞軍、最佳組員獎 第十屆大學文學獎:少年作家獎 「菁英盃」全國青少年語文知識大賽:決賽一等獎並代表香港往台灣參賽 大灣區知識爭霸戰:MVP冠軍 保良局生涯規劃及理財教育中心「築.動職涯」-青年敢夢創業市集:傑出領導獎、最佳宣傳獎、最佳公司獎 JA香港青年創業網上展銷會 最具人氣獎、最佳匯報獎、最有進步隊員、積極參與獎、最有價值隊員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