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fky98nZUYoyG3YOGbHMU4I3O8niJsnlGUeNUJrdesNY
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

Po Leung Kuk No.1 W.H. Cheung College

54

8/2/22

7/2/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英語:Po Leung Kuk No.1 W.H. Cheung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黃大仙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慈雲山蒲崗村道173號。學校創辦於1971年。辦學宗旨:學校提供愉快而互動的學習環境,使學生養成努力、認真及投入的學習態度,考取優異成績。同時,學校十分著重培養學生具有綜合發展和應用共通能力,成為有識見和負責任的優秀人才。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黃大仙區

學校地址:

九龍慈雲山蒲崗村道173號

聯絡電話:

23212167

傳真號碼:

23284301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2F、3B、3C、3D、3M、5C、116、203E;  小巴:19、19M、20、33、33M、37M、65。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郭浩泉

先生

校長:

周楚成

先生

(理學士、教育文憑、會計及財務研究文憑、教育碩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71

保良局

愛、敬、勤、誠

不適用

5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63

63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10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54

特殊教育培訓:

33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4

13

73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學業成績50%;面試表現30%;操行10%;課外活動表現1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學校於8月舉行中一新生輔導計劃及為期兩星期的中一新生英語銜接課程。此外,本校及家長教師會聯合舉辦中一家長會,讓家長對其子弟的學校生活有進一步的了解。 壓力與心理健康講座、中一適應講座、情緒健康展覽、預防濫藥活動、預防毒品講座、性教育講座及工作坊。

學費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6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15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暫時沒有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本校提供全面教育,對知識灌輸、品德培養、人格發展,同等重視。

學校管理架構:

推行校本管理,設多個小組,統籌課程、資訊科技、德育、聯課活動及與家長聯繫等工作。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於2013年5月成立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本校著重環保政策,透過不同科目向學生灌輸環保概念。本校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推行多項環保項目。例如安裝T5光管、防曬隔熱玻璃薄膜及隔熱塗層等,藉此建構一間「環保」學校。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除中文、中史、中國文學及初中普通話科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一直提倡優質教育,教與學以雙向互動為主,積極發展資訊科技,設立多媒體教學中心,並配合多元化的教學活動,使同學愉快地學習,激發他們的創意思維。初中課程以鞏固知識基礎為主;高中課程以多元發展學生優點為本。在校內推行英文廣泛閱讀獎勵計劃及中文廣泛閱讀獎勵計劃。本校更設立閱讀學會,以營造持久的優良閱讀氣氛。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本校提供109個組合,科目包括文理及商科。 2. 課程重點:   (a)本校已修訂初中課程,使過渡高中課程的教學更順暢;  (b)部分科目特設配合學生程度和需要的筆記和練習;  (c)初中設中、英、數三科的補習班以輔導程度稍遜的學生及於暑期舉辦中、英、數補習班,以協助中一至中三成績稍遜的學生適應新高中課程;  (d)本校設數學培訓班以提升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和認識;  (e)特設校本課程協助中一學生掌握中學各科的學習技巧;  (f)部分科目設閱讀計劃以提升學生閱讀興趣,使學生增加對該等科目的理解;  (g)各科以不同的課外活動輔助學習;  (h)本校設有跨學科的專題研習以促進學習;  (i)部分科目設網上練習題供學生作答。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本校一向依據學生需要及課程發展指引,有策略地將四個關鍵項目融入課程中。首先,為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本校除了成立閱讀閣外,各科目、學會及圖書館均合作推行多元化閱讀計劃及活動,也向表現優良的同學頒發獎學金及獎項。在加強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方面,本校除了提供多媒體學習室、資訊科技支援人員及電腦室外,也鼓勵同學使用內聯網作各科的資訊交流。此外,各科在圖書館的協助下,已廣泛使用專題研習以輔助教學。最後,本校透過因應學生需要而設計的課程及各類活動,例如參觀、展覽、講座、比賽及升旗禮等,推行德育及公民教育。

生涯規劃教育:

生涯規劃的目標是為幫助學生根據個人能力、興趣及才能鋪展畢業後的路向。在2021年,本校有98%中六學生選擇繼續進修大專課程,95%學生經聯招入讀本地大學。當中學生獲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取錄的佔36.8%,另獲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取錄的佔24.8%。 本校提供性向測試及學業能力測試給初中學生發掘自身潛能,讓他們為中三選科作出準備。學校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義工、職業訪察、大學體驗課程及職業體驗計劃等活動,令學生可以接觸不同就業發展機會。 高中學生則有模擬面試、舊生分享會、招生講座及大學訪覽日等活動,為學生裝備好出路計劃所需的知識與技巧。學校設有升學輔導室,老師可與學生進行小組及個人輔導,在聯招選科及申請其他大專課程上提供協助。學校亦會定期舉辦講座和派發就業升學快訊,讓家長了解學生的多元出路。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本校教師採用不同種類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務求增加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提高自學精神;  2. 對能力高和能力稍遜的學生均採取一視同仁的態度,給予適當的協助。功課輔導班和各科的功課皆針對學生的能力而特別設計;  3. 教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回饋;  4. 中一至中三級的英、中及數學科均設立小組教學的制度。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學生支援組負責策劃、推行及檢視與融合教育的支援工作,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訂定支援措施,亦按需要邀請家長、教育心理學家等出席個案會議跟進支援工作。經家長同意後,本校收集中一級有特殊教育需要新生的資料,以便及早識別學生的特殊教育需要,為他們安排合適的支援。本校亦會甄別懷疑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轉介至教育心理學家跟進。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外購服務,例如言語治療、社交訓練小組、小組及個別輔導、課外學習輔導等,為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本校亦安排校內測考調適,並協助報考公開試的同學申請相若調適,以加強考試的公平性。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1. 本校的評估政策是依據課程目標和改革而訂定的。 2. 評估制度一向保持著公正和公開兩大原則。 3. 課程和評估制度是有著緊密的聯繫。評估資料用來檢討課程目標和為跟進工作作準備。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家長教師會於2000年正式成立,旨在加強學校與家長的聯繫,配合學校推展教育,讓學生在品德及學業上均獲得良好的發展。本會每年均舉辦不同類型的親子活動,如專題講座及手工藝課程等。

校風:

校風純樸,著重個性之發展、道德意識及自重自律精神之培育,令學生身心健全成長,並由學校輔導組及社工協助學生解決成長中遇到之困惑。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在關顧的學習環境中培育學生為能幹的學習者; 2. 加強與學校各持份者的緊密合作。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本校鼓勵教師不斷進修,與時俱進,以配合香港教育的新趨勢;  2. 在教師發展日舉辦講座和工作坊。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共設學會43個,為學生提供全人教育的機會。學校聘請專業教練培訓同學在不同範疇的體藝活動,例如籃球隊、舞蹈隊、足球隊、冰球隊、乒乓球隊和排球隊等。本校管樂團亦非常活躍,他們每年在校際音樂節的表現均得到高度評價。本校同學熱心社會服務,每年於社會福利署舉辦的義工運動中,均榮獲金獎、銀獎及銅獎。本校非常鼓勵同學參加不同的教育課程,例如學會領袖訓練營、薪火相傳內地交流平台系列等。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全校包括禮堂裝有冷氣設備,並設有多媒體教學中心及語言實驗室、互聯網室、會議室、圖書館、特別教室10個、飯堂、有蓋操場、體育館、籃球場、排球場、高爾夫球練習場、羽毛球場、多用途“仿冰場”。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於2021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本校前列的三位同學分別考獲5科5**、1科5*、 1科4,3科5**、1科5*、1科5、2科4及3科5**#、3科5*、2科5的佳績。而本校考獲5級或以上的科目百分率為30.1%,另於四個核心科目(中國語文、英國語文、數學及通識教育)考獲「3322」級或更佳成績的百分率為91.6%,遠超全港水平。 #包括數學延伸部分 本校鼓勵學生參與課外活動,屢獲殊榮,茲將其中表表者臚列如下: 1. 多名同學於「華夏盃」全國數學奧林匹克邀請賽2021(華南賽區)奪晉級賽 特等獎及一等獎; 2. 中一及中二級同學於2021亞洲國際數學奧林匹克公開賽(AIMO OPEN)晉級賽中,分別奪得中一級組冠軍及中二級組金獎; 3. 參加國際生物奧林匹克 — 香港區比賽2020獲學校優異表現獎;  4. 同學於2021年4.23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探索閱讀新領域」中,獲得高中中文組優勝獎; 5. 第一屆筆藝全城書法比賽個人獎項初中組中文硬筆書法冠軍; 6. 同學於第七十二屆香港學校朗誦節中文詩詞獨誦(普通話)勇奪冠軍; 7. 參加第四屆香港青少年及兒童舞蹈比賽獲芭蕾舞小組(11-17歲)冠軍; 8. 同學於香港藝術菁英繪畫大賽彩繪夢想2020奪素描項目少年組冠軍; 9. 同學於第十屆世界兒童繪畫大獎賽2021獲得校際視藝邀請組高中組冠軍; 10. 第七十三屆香港學校音樂節雙簧管獨奏初級組金獎; 11. WRO香港機械人挑戰賽2021 — 極速循線挑戰賽金樂高獎。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