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保良局胡忠中學

Po Leung Kuk Wu Chung College

263

8/2/22

31/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保良局胡忠中學(英語:Po Leung Kuk Wu Chung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沙田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沙田馬鞍山恆錦街1號恆安邨。學校創辦於1977年。辦學宗旨:以「愛敬勤誠」為校訓,貫徹保良局辦學方針:五育並重、全人發展、服務社會、熱愛人生。培養同學在德智體群美有均衡發展,健康成長,盡展所長,樂觀、勇敢面對逆境,己欲達而達人;鼓勵同學積極參與社區服務,多感懷,多反思,用愛懷抱人生。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沙田區

學校地址:

新界沙田馬鞍山恆錦街1號恆安邨

聯絡電話:

26415866

傳真號碼:

26415777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1. 港鐵:屯馬線恒安站;東鐵大學站轉專線小巴; 2. 巴士:40X、43X、81C、85K、85M、85X、86C、86K、86S、87D、 87K、89C、89D、286C、286M、299、680、681、682; 3. 專線小巴:26(大埔)、806B、807A/807C(大學站)、808、810、 811B。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宣宏雁

女士

校長:

陳廣堯

先生

(理學士、教育文憑)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77

保良局

愛:愛人如己;敬:敬師愛友;勤:勤思好學;誠:誠摯不阿。

不適用

5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5

58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6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8

特殊教育培訓:

19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26

14

60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教育局成績次第排名佔70%,面試名次佔30%。面試內容:中英文朗讀、英語對談、小組會談、科學實驗。課外活動表現傑出(如校際獎項、香港代表隊等)或賦特殊才能者可獲額外獎分。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全方位迎新適應輔導,包括:暑假入學註冊即時面談輔導、中一暑期正向成長周、中一家長會、中一級暑期英語閱讀計劃、中一級銜接課程(包括英語、數學及科學三科)、中一新生暑期借閱圖書服務。開課後「朋輩輔導」計劃及「陽光大使」協助推行中一適應工作坊、中一家長座談會、中一家長晚會。

學費

保良局胡忠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25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4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中一至五$310,中六$200。支付冷氣、電子學習管理平台、小禮堂和健身室設備添置及維修保養。
其他費用(如有):補發學生證 $10
備註(如有):其他學習經歷結合課外活動全面推行,包括藝術教育、生涯規劃、體育、德育、周會、領袖訓練計劃、體藝計劃、境外學習交流團、保良局一學生一義工計劃等。本校也推薦合適之同學修讀應用學習。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促進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2. 建構正向校園文化。

學校管理架構:

採用「校本管理」模式,由校長、三位副校長及主要科組成員組成的學校發展及自評委員會制訂學校的發展方向,透過科組定期會議,讓中層管理人員發揮其職能,根據發展方向訂定不同計劃及展開各樣工作,鼓勵教師提出意見,就各項計劃進行檢討,確保教育質素,推動學校持續發展及改進。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保良局胡忠中學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積極推薦同學參與環保活動及比賽,屢獲環保競賽獎項,如機電工程署香港能源效益獎最佳效能商戶銀獎、全港中小學環保成就獎、可持續發展學校獎勵計劃金獎、可持續發展社區項目參與獎及積極推動可持續發展榮譽大獎、環保大使金、銀、銅、優異獎等。配合保良局環保政策,舉辦班際環保比賽,講座或話劇。於2021年參與環境保護運動委員會、環保署和教育局主辦的環保風紀計劃,40位同學獲嘉許狀,2位同學獲傑出表現獎。本校亦參與由保良局、懲教署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主辦的玻璃樽回收計劃及賽馬會綠建環評計劃,提高學生對廢物回收分類的意識,目標減最少10%碳排放。校園管理大使,定期檢視課室的清潔及節能情況,培養學生愛護校園意識。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初中部份班別以英語為授課語言(詳情請參閲2021/22及2022/23學年的開設科目資料)。其他班別採化時為科,數學及科學以英語教授,提升同學英語水平。各級英文科採小組授課,共設33組,加強個別指導。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中文及英文科3級或以上比率均超越全港水平,有利升讀大學。在外籍老師指導在下,本校在自2016至今,於中學校際英語辯論比賽,多年獲得新界東區第二組冠軍或亞軍。另安排高中同學在早會時以英語演講,訓練口語能力;初中設普通話課;早會以粵語、英語及普通話三語進行。跨學科語言發展由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提供支援,英文科與科學科進行跨學科共同備課,支援學生以英語學習其他學科。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高中文憑試成績優良:高中安排適量的課後及假期補課,提升成績。在香港中學文憑試,合格率超越95%。近年符合本地學士學位課程的基本入學要求(即33222)比率高於全港水平;近年考獲副學士課程要求(即22222)比率平均接近90%,絕大部分同學有資格升讀大學及大專院校。 2. 學與教:推動自主學習,強調預習、筆記摘錄及整理。安排多元化課業,設立不同的平台讓學生展示學習成果,表揚學生的毅力及學習策略;課堂學習重視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推行小組協作學習,設學習技巧課等以提升同學學習效能。初中設生活與社會科及閱讀課,培養中英數等主科能力。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亦可選修數學延伸單元二。 2. 課程重點:高中課程多元化,開設10科選修科目。部分同學獲學校資助選讀應用學習課程。強調核心科目,中文、英文、數學及公民與社會發展均設小組授課。高中四班分五組,減少每班人數,加強照顧學習差異。核心科目成績優良。初中設創新科技科及學習技巧課程,高中推行校本藝術教育及生涯規劃課。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班主任節、周會、正向陽光課,胡忠開咪、講座及工作坊,培養良好品德及正向思維。 2. 從閱讀中學習:閱讀獎勵計劃推行了二十多年,同學的閱讀指標近100本:初中每年24本(英文至少8本),中四全年21本。另有英語廣泛閱讀計劃、英文讀本教學。中文科有十本名著閱讀計劃、讀書報告及閱讀專題。每天閱讀節讀報,包括通識校園、明報、SCMP。本校圖書館在學校假期仍開放,圖書經費每年十萬以上。 3. 專題研習:中文科、歷史及中史科合辦中上環文化考察專題研習、地理科高中探究性實地考察、生物科野外考察課程及課後生物工程研習。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中一至中三安排校本課程「創新與科技(STEM)科」,課程為有系統的編程、設計思維及工藝等動手做訓練,透過體驗課程,同學可以綜合應用科學、科技及工程技術,強化學生的解難能力。

生涯規劃教育:

2016年開始參加香港中文大學賽馬會「鼓掌創你程」生涯規劃計劃,為全港25所中學之一。本學年起引用「香港生涯發展自評基準」(HKBM)善用自評機準,優化生涯規劃發展。獲「鼓掌創你程」撥款,於校內增設生涯規劃輔導室,推行生涯規劃活動及進行小組及個別輔導。中一至中六級設MY JOURNEY成長紀錄冊,推行生涯規劃輔導,各級設立不同主題:中一、二「初步了解工作世界」,中三「認識高中課程、選科輔導」,中四「認識自己,訂立生涯規劃目標」,中五「訂立學習目標、了解多元出路」,中六「選科輔導、應試準備」,每年安排模擬放榜、面試技巧、餐桌禮儀等工作坊讓同學獲得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態度。為各級有需要的同學安排個人或小組輔導,讓同學了解並配合自己興趣、能力、志向作出升學或就業的選擇。高中設生涯規劃課,更有系統地推展生涯規劃,訓練學生不同的技能,裝備自己,迎接挑戰。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為照顧學習差異,各級主科均設小班教學,並推行雙班主任制,加強輔導。本年度推行正向教育,引入正向課程及活動,讓同學學習感恩,發掘、運用及發揮個人性格強項,提升同學幸福感,鼓勵老師及家長以正向語言溝通,營造正向成長環境。本校獲優質教育基金資助「我的承諾計劃」,高中推行生涯規劃,透過不同活動提高信心,對抗逆境。也有後進生學習指導計劃,課後功課輔導計劃。曾參加教育局「照顧學習差異」支援計劃。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設立SST(學生支援小組),由資深教師任SENCO。重視家校合作,SST有小組成員兼任家教會幹事。與輔導員、社工、教育心理學家緊密聯繫。有需要時召開個案會議。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1. 平時分評核制度促進學習。老師按本科教學進度安排測驗,鼓勵同學溫習及反思學習結果。 2. 初中考試設自學題,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3. 每年三次考試,各科進行分析、檢討及改進,提升教學效能。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教會已成立二十多年,舉辦多次親子活動、家長教育講座、家長讀書會等,並積極關心學校教育發展,主動向學校建議改善服務質素,也帶領家長走進社會,和子女一起參與社會服務工作,以身作則,鼓勵同學回饋社會。

校風:

校風純樸,以嚴緊與關懷作為綱領,既訓且輔。同學紀律嚴謹,儀容整潔。貫徹責任、尊重、堅毅的核心精神,著重自律自愛、互助互愛。推行雙班主任制及陽光電話與家長緊密聯繫。設周會、班主任節、正向陽光課、早講、個人接觸計劃等培養同學品德。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與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QSIP)合作,促進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2. 成功向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申請參加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獲三百萬資助推行正向教育,建構校園正向文化。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透過教師發展日設不同專題、安排共同備課及同儕觀課,加強教師專業交流,提升教學效能和素養。鼓勵老師進修,建構學習型機構。與中文大學合作,推行自主學習計劃,提供教師培訓,加強中層領導力,提升學生學習自信。參與賽馬會幸福校園實踐計劃,獲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三百萬資助推行正向教育,培訓教師,豐富及鞏固教師正向教育的知識,將正向教育元素融入日常教學,輔導學生,培養學生成長型思維,發展性格強項面對挑戰。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1. 領導才能:學生領袖組織包括學生會、訓輔領袖生、陽光大使、朋輩輔導員、生涯規劃領袖生、學生大使、圖書館助理員、校園管理大使等。 2. 多元發展:學會40多個,一人一學會,鼓勵參與校際比賽及聯課活動。初中體藝計劃,學習樂器、舞蹈、樂團合奏、球類、圍棋及電子繪圖,提升學習、擴闊眼界。 3. 服務精神:參加保良局一學生一義工計劃,組織胡忠義工隊及參加志願青年團,每年到連南山區探訪義教及服務社會。設茶藝學會及胡忠café,訓練同學的耐性和專注力,培養服務精神,提高生活品味及文化素養。 4. 設女童軍、紅十字青少年團、民安隊。  5. 高中其他學習經歷課程完備,設藝術教育科,安排社會服務,擴展視野。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胡應湘爵士演講廳(配備優良影音設備)、胡郭秀萍英語中心、視藝創作室、美樂及管弦樂團訓練中心、Health Hub健身室、舞蹈室、學生會中心、學生輔導室及生涯規劃室。部分課室已安裝智能納米黑板。STEM創意科技室及顏寶鈴多用途中心亦在興建中。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1. 保良局獎學金十多項及校內獎學金五十多項,獎勵同學在學行、活動和服務的成就。 2. 音樂:於「香港聯校音樂大賽2021」獲得30個獎項,包括:11個金獎、12個銀獎、6個銅獎及1個優異獎,當中歌唱項目榮獲中學合唱團初級組金獎、中學合唱金獎、5個聲樂獨唱金獎,最高分達95分;並在「第73屆香港學校音樂節」獲得11個獎項,包括獲得笛獨奏(深造組)及簫獨奏(深造組)兩項冠軍。 3. 閱讀:獲商務印書局中學生閱讀報告比賽季軍、全球華人中學生閱讀報告大賽優異獎(代表香港出席華人地區交流團)、中學生閱讀報告比賽商務百年文化與承傳組別季軍及中文主題閱讀組別季軍、中學生閱讀報告比賽中文廣泛閱讀季軍、中學生好書龍虎榜書評寫作比賽冠軍。 4. 領袖:學生曾獲獎項包括初中組沙田傑出學生及新界傑出學生、高中組十大傑出學生、沙田傑出學生優勝盃、沙田傑出青年獎、沙田傑出學生優異獎。保良局博物館大使金獎、紅十字會青年導師服務金獎等。 5. 科學:獲香港學生科學比賽研究品冠軍,到新加坡交流;獲發明組亞軍。另外多年入選中電舉辦的「智能都會創新能源」比賽、太陽能充電車模型設計比賽等。 6. 體育:多次奪得新界地域中學校際室內賽艇錦標賽獎項,如女子團體冠、亞、季軍,接力及個人賽冠、亞、季軍及第五屆沙田區傑出學生運動員獎。2019年其中一位學生代表香港參加亞洲青少年賽艇錦標賽,獲青少年女子八人單槳艇亞軍。於2021年保良局屬下中、小學乒乓球比賽,獲得中學女子組季軍。 7. 辯論:英語辯論隊自2016年起勇奪香港中學辯論比賽新界區(II)冠軍三項、亞軍一項;中文辯論隊在2017年獲基本法盃中學辯論賽新界東區季軍,亦於2021年於不辯思議辯論比賽獲得季軍。 8. 視藝:學生獲獎無數包括香港城大主辦的中學生傑出作品展獲評傑出作品獎、青年視覺藝術展傑出視藝學生大獎、傑出視藝學生創作獎、九龍倉全港中學生繪畫比賽優異獎。國際珊瑚礁年美術比賽獲世界賽一等獎、香港賽一等及三等獎。在「禮」‧「品」宣傳大使設計大賽獲得銀獎。於由保良局主辦的「2019 國際化學元素週期表年美術設計創作比賽」,獲得世界賽三等獎及香港賽二等獎。在保良局、懲教署及綠色環保互動委員會主辦的玻璃磚設計比賽分別獲得亞軍、季軍及優異獎。 9. 交流:舉辦多個交流團,如加拿大、新加坡、韓國、台灣、北京、昆明、寧波、長沙、廈門、鎮海、連南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