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學概覽】
培僑中學
Pui Kiu Middle School
71
8/2/22
24/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培僑中學(英語:Pui Kiu Middle School)是一所直資男女校,屬於香港東區校網,地址位於香港北角天后廟道190號。學校創辦於1946年。辦學宗旨:秉持「教育興邦,人才興國」的理念,發揮「以人為本,發展創新」的精神,建設以「培養青年領袖人才」為特色的學校。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香港東區
學校地址:
香港北角天后廟道190號
聯絡電話:
25662317
傳真號碼:
28878737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25A、25、27、41A、81A、81S、85、85A、85P; 小巴:49M。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曾鈺成
先生(大紫荊勳賢、金紫荊星章、太平紳士)
校長:
伍煥杰
先生
(工程學士、教育證書、資訊科技教育碩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直資
男女
1946
有
有
有
培僑教育機構有限公司
-
不適用
4800
平方米
不適用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
67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85
學士:
67
碩士、博士或以上:
43
特殊教育培訓:
5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24
13
63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收生準則與比重:根據學生校內成績(50%)、操行及面試表現(50%)整體評分。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準則及比重有待落實,請以本校2022年1月的公布為準。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迎新活動包括中一提升英語能力課程,中一提升學習效能課程,中一新生家長會。通過課程統整,以及舉辦多元化活動,推動全校參與,積極營造飲食健康、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的校園文化。
學費
培僑中學為直資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8900元,
中二學費為:8900元,
中三學費為:8900元,
中四學費為:13440元,
中五學費為:13440元,
中六學費為:1344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0元,
中五堂費為:0元,
中六堂費為: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3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22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暫時沒有
學費減免(如有):本校設有學費全免或減免1/2學費。有需要的學生(包括來自綜援家庭的學生及領取學生資助辦事處財政資助的學生)可提出申請學費減免。 - 新生可於開學前的4個星期內遞交申請,其申請結果會在2個星期內獲得通知。 - 本校學費減免計劃詳情包括家庭入息限額,請瀏覽網上版 https://pkms.edu.hk/index.php/apply/%E7%8D%8E%E5%8A%A9%E5%AD%B8%E9%87%91.html 。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為政府直接資助中學,充分貫徹校本管理的精神,根據學生需要,靈活制定課程及校務計劃,而且非常重視與家長及校友的聯繫。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不適用
環保政策:
校園廣植花草樹木和建造小花圃;課室內設有報紙回收箱;膳堂使用可循環再用餐具。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以母語教育為基礎,並因應學生的學習能力,增設英語加強班。又致力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增加英文科的教學資源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學習和教學策略:
堅持母語教學,亦致力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包括由外籍人士主持英語活動等計劃, 以求達至雙語平衡。中一至中六英文科安排小班教學。在各級開設通識課,培養學生品德修養和思考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意,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經歷。 注重課程的均衡性,讓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多方面發展,特色如下: 1. 培養學生的領袖素質與才幹; 2. 擴闊學生的知識面; 3. 加強培訓學生中、英文的聽、講、讀、寫、運算及應用資訊科技的能力。 學校圖書館積極發展學習參考書和消閒閱讀圖書的館藏。為了提高同學閱讀英文圖書的興趣,圖書館內近年大量添置英文小說,漫畫和附發聲光碟的圖書,還積極發展電子書館藏,向全校學生提供良好閱讀環境,使其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語文能力。為加強成效,我們: 1. 設「中一二廣泛閱讀計劃」,鼓勵閱讀不同學科範疇書刊; 2. 設「中英文閱讀報告比賽」,分享閱讀心得; 3. 設「閱讀獎勵計劃」,並設全校師生閱讀時段; 4. 設「午間故事會」,引發同學的閱讀興趣。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開設11個高中選修科目:中國文學、中史、歷史、地理、經濟、視藝、企會財、資通、物理、化學及生物 2. 課程重點:中一、二設英語加強班。中一、二設中文科普通話班。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德育及公民教育:通過學校文化氛圍進行隱性的教育;透過通識科、中史科及其他科目正規課程內相關的課題或聯課活動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態度,特別是責任感及尊重他人。 2. 從閱讀中學習:各科及圖書館主任帶動活動,並於高中提供深度閱讀課程;引進各科相關知識的網上學習系統增加同學閱讀的機會。 3. 專題研習:推動專科及跨科專題研習。 4. 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提高教學成效,中文科及英文科多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建立電子登記系統,以統計各科在課堂使用資訊科技情況。
生涯規劃教育: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中一至中六設正副班主任制,分工處理班務及照顧學生。各級英文科按學生能力安排分組教學。為成績優異學生組織拔尖班,以及為成績稍遜學生組織功課班。 為中一級學生安排之「升中適應課程」、「學橋朋輩輔導計劃」、「成長新動力計劃」、「軍訓」等活動,由輔導組教師、班主任、駐校社工,聯同高中輔導學長通力合作,以幫助中一學生盡快融入和適應校園生活。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同學提供支援,包括教學及評估調適、教育心理學家諮詢服務及社交訓練小組等。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設上、下學期考試;中一至中四每學期安排中期測驗。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結成伙伴關係,合力照顧和幫助學生成長。本校早於1958年已成立家校合作組織, 歷史悠久。每年舉辦講座、新春團拜等活動;又籌辦親子活動;設立學生成績進步獎;更為推動課外閱讀,特成立「家教會課外閱讀基金」。
校風:
本校注重紀律,校風嚴謹,素為社會人士及家長認同。歷來推崇愛國教育,並以培養學生領袖素質為宗旨。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本學年提兩個關注事項: 關注事項一:提升學生學習效能,豐富學生視野。 關注事項二:培養學生正向價值觀,展現學生才能,服務社會,貢獻祖國。 關注事項三:推動75 周年校慶教育活動。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發展有效的教學法及提升學與教的效能;注重班主任工作的發展和交流。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一向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鼓勵學生善用餘暇,發展身心。學校為學生提供40 多項不同類型的課餘活動,包括各種學會及興趣小組,讓學生選擇,以豐富多姿多采的校園生活。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室內/室外運動場、室內泳池、學生宿舍、膳堂、禮堂、校史室、圖書館、電腦室;中文、英文、數學、通識教育、物理、化學、地理、生物、自然科學、音樂、視覺藝術等科的實驗/專用室。課室均設多媒體教學系統及空調設備。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
其他
具特色的寄宿生活: 本校為港島東區唯一擁有宿舍的中學。獨立的宿舍大樓設備完善,提供144個宿位。宿舍深受家長學生歡迎。宿舍按時作息,讓學生養成獨立而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晚上設置自習課,在舍監的督促下溫習;豐富多姿的課餘生活,鍛鍊強健體魄和培養集體精神;高低年級共處,兄弟姊妹般健康成長。在校住宿,節省了上學及回家的交通時間。晚上在課室自修,環境安靜,更能專心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