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

S.K.H. Lam Woo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

29

8/2/22

11/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英語:S.K.H. Lam Woo Memorial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葵青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葵涌葵盛圍397號。學校創辦於1970年。辦學宗旨:秉承基督精神,提供全人教育,培養學生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均衡發展及追求卓越,具備「林護人」素質:領導才能、熱誠、謙遜、智慧、樂觀、創意、同理心及責任感。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葵青區

學校地址:

新界葵涌葵盛圍397號

聯絡電話:

24208893

傳真號碼:

24205850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港鐵:葵興站(D出口) 九巴:34,37,32H,37M,43D,47X,N237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郁德芬

博士

校長:

鄭航勇

先生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70

聖公宗(香港)中學 委員會有限公司

真理使爾得以自由

基督教

84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2

61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2

學士:

98

碩士、博士或以上:

63

特殊教育培訓:

23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8

8

74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面試表現40%;教育局「學生成績次第名單」30%;校內成績評核10%;課外活動、義工服務及獎項10%;與中學聯繫10%。小五全年及小六上學期操行等級均須達乙級或以上。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推行中一學生適應計劃:迎新日、家長講座、暑期銜接課程(跨學科及英語)。9月初舉行家長講座。輔導組推行「大哥哥大姐姐計劃」,由高年級學生輔導中一學生,幫助適應中學生活。學期初設留校午膳計劃。學生健康推廣組每年均籌辦多項活動,包括疫苗注射服務、健康食品售賣日、普及運動週等,以培養學生建立身心康盛的人生,並向全校學生推廣關於健康的信息。學校亦舉辦「師生同樂日」,透過師生一起運動,促進彼此感情及關係。

學費

聖公會林護紀念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290元,
 中五堂費為:290元,
 中六堂費為:29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2,000(聘請額外教師、家長教師會會費、學生會活動經費) $500(油印費、其他雜費等)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暫時沒有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Be the light and Be enlightened 2. With Love We shine

學校管理架構:

設行政、升學及就業輔導、訓導、課外活動、總務、輔導、學與教、及德育及公民教育共八個部門,組成管理與組織、學與教、校風及學生支援三個群組。重要決策在諮詢教師後議定。設諮議會加強法團校董會及教師雙方之間溝通及了解。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法團校董會已於2015年成立。

環保政策:

本校已制定綠色政策、推行校園綠化、減少廢物、鼓勵廢物回收、加強家長教育及提供綠色資訊。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英語為主要教學語言。兩位外籍英語教師幫助學生提升英語溝通能力。英語獎勵計劃及定期舉行英語日營造英語氛圍。學校宣佈以英語及普通話進行。設中文及英文辯論隊加強語言訓練。設語文獎學金表揚兩文三語突出的學生。

學習和教學策略:

注重兩文三語訓練,拔尖補底計劃照顧學習差異。初中設英文、數學拔尖班及中、英、數輔導班;高中設中文及英文拔尖班。藉學科訓練學生九種共通能力及高階思維。男女生均須修讀設計與科技及家政科,發展生活技能。高中提供文理商多元化課程選擇,文中有理,理中有文。為中一學生設跨學科英語課程,以便他們適應英語教學的環境。圖書館定期舉辦書展及書籍推介講座,並透過網頁提供最新資料。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學生於中四均須選修兩科或三科。選修三科的學生在第一次考試後可退選一科。 2. 課程重點:中一跨學科英語課程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設閱讀推廣組,定期舉辦讀書會,由老師和學生分享好書,擴闊學生視野。我們還舉辦書展、作家講座、一年一度舊書義賣等活動。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教師在資訊科技訓練方面已達到教育局所定基礎至高級的水平。本校設立內聯網系統及使用eClass校園綜合平台,方便師生互相交流及分享資料。所有課室及特別室均已設置電腦及投影機,方便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教學。學校亦積極在課堂中推行「移動學習」以輔助學生自主學習。另本校在校園已裝置無線網絡。德育及公民教育:有系統地幫助學生在品格方面全面發展,建立正確的價值觀,致力提升學生作為「林護人」的素質。透過班主任課、早會、週會等,各有關部門通力合作推行德育。德育及公民教育組專責推行校本設計的班主任課,並推廣禮貌及清潔運動。在公民教育方面,每年舉辦國慶週活動、國慶升旗禮、國情資料展覽、講座、論壇、班際及聯校時事常識問答比賽等。

生涯規劃教育:

1. 「豐盛人生」:培育學生的正向心理 初中方面:旨在協助同學探索自己的志趣及學習能力,並探討性格與職業的關係,讓他們在選科路途上有更清晰及客觀的參考,同時對生涯規劃與管理有初步的概念。高中方面:期望透過不同類型的活動,諸如講座、工作坊、參觀或職場體驗計劃等,豐富學生在生涯規劃上的學習經歷,並進行多方面的檢討及反省,明白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能訂立學習或事業目標。 2. 採用「全校參與」的模式,優化校本生涯規劃教育,支援學生邁向豐盛人生 引進學校夥伴和持分者等額外支援,以推展更有系統及全面的生涯規劃及生活技能課程。利用政府發放的撥款,聘請額外教師,減輕升學及就業輔導組成員、高中班主任的教擔,以騰出空間為學生提供更深入的個別諮商服務,並提升和優化各級的「生涯規劃」教育。 3. 讓學生在求學階段可得到與工作有關的經驗 透過不同的學習模式來讓各級同學認識工作世界的有關範疇,如增加他們對工作世界的認識,讓他們對工作就業能力有更深的理解,並鼓勵學生主動作個人規劃,嘗試思考未來工作方向。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術方面,本校為提高學生中英數三科的水平及照顧學習差異,中二及中三級採用「能力分組教學」,開設英文、數學拔尖班及中、英、數輔導班。另外,在課後更針對學習能力的差異加設增潤課程、精研班、輔導小組等,以達到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力。除了拔尖補底措施,教師均深入探究及實踐多元化的教學策略,照顧課室內的學習差異。本校亦已成立專責小組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照顧學習差異,本校在中四至中六級,由四班分拆成五班。非學術方面,本校已成立健康校園專責小組,制定政策,幫助學生在身心及社交方面健康發展,並特別注重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生活習慣、正面的態度及價值觀、生活技能及抵抗誘惑的方法。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小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統籌教師、中、英、數科任老師)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並安排教師報讀融合教育相關的課程,以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的支援,包括聘請融合教育導師及融合教育助理為學生提供適當的支援,同時,本校言語治療及職業治療服務,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訓練。我們亦透過課程設計、多元化教學策略、功課及測考調適等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提升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學習成效。本校亦與教育局及教育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緊密協作,定期進行個別會議及學生評估,並邀請家長參與會議及工作坊。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全年設一次統一測驗及兩次考試。持續評估佔全年總成績20%,根據課堂表現及日常課業評估。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極重視與學生家長的聯繫和溝通,每年均舉辦多次家長晚會及家長日,讓家長增加對本校之了解。家長教師會舉辦家長講座、工作坊、興趣小組、團契、旅行等活動,並成立家長義工隊。此外,本校定期印發通訊,讓家長了解本校的最新發展。

校風:

建基於聖經真理,校風純樸,學風濃厚,師生親和。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兩位駐校社工、聖公會教育心理學家及資深教師輔導學生。中一級實行雙班主任制,加強對學生的關顧。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在2021至2024三個學年,本校的主要關注事項︰ 1. Be the light and Be enlightened 2. With Love We shine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著重教師專業發展,編製專業發展檔案,鼓勵持續學習、專業交流,進行學習研究,將學校發展為學習型組織。每年舉辦教師講座及參觀交流活動。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學術班、興趣班、美術、音樂及體育訓練班超過50項。每年均為高、低年級學生舉辦領袖訓練營,安排學生參觀文藝展覽,並舉辦暑期海外英語遊學班,學生有機會赴國內及國外進行研習、交流及社會服務。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設有室內運動場、可容納超過200人的演講室、寬敞的學生活動室、兩個健身室、英語閣、多媒體製作室、校史館及聖保羅小聖堂。禮堂、特別室及全部課室設有電腦、投影機及空氣調節,飯堂亦設有空氣調節。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本校設立80多項不同類別的獎學金,鼓勵學生上進及多方面發展。除了各項學業成績獎學金、操行獎學金外,還有學業顯著進步獎及宗教教育獎。法團校董會、林護基金及多位校友設立多項學術與非學術傑出表現獎學金,以鼓勵在不同範疇上有突出表現的學生。本校於四十周年校慶籌得逾港幣一百萬元,成立全人教育基金,以資助低收入家庭之學生參加不同的課外活動、領袖訓練及境外學習團。 此外,本校學生更屢獲尤德爵士紀念基金獎學金及葛量洪獎學金等。每年均有學生獲選傑出學生獎項。王影琳、丘信謙、黃逸斐、羅卓祺、方子路、李國琛、李家榮及丘智健同學分別於2015、2016、2017、2018、2019及2021年成功申請教育局「香港卓越獎學金」,獲得全額資助升讀外國大學。 本校在學術、美術、音樂及體育等校際比賽中都取得理想的成績,在多個國際比賽中獲取殊榮,例如本校混聲合唱團於2016年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合唱節44個國家及地區、238隊合唱隊中榮獲總冠軍。有關本校學生獲獎詳情,可參閱本校網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