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

Shun Tak Fraternal Association Lee Shau Kee College

466

8/2/22

31/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英語:Shun Tak Fraternal Association Lee Shau Kee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葵青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葵涌葵盛圍303號。學校創辦於1978年。辦學宗旨:培育品學兼優、精通兩文三語、出類拔萃之學生,令學生學會學習、獨立思考、樂欣賞、愛閱讀,於和諧、開放、接納、關懷的校園氣氛中發揮潛能,追求卓越。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葵青區

學校地址:

新界葵涌葵盛圍303號

聯絡電話:

24294051

傳真號碼:

24207693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九巴:32H,34,38; 專線小巴:87,87K,89,89M,407。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梁昇

先生

校長:

張巧欣

女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78

順德聯誼總會

文、行、忠、信

不適用

6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1

61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0

學士:

100

碩士、博士或以上:

49

特殊教育培訓:

33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29

5

66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收生準則包括學業成績(教育局「成績次第名單」及校內成績)(40%)、面試表現(30%)、課外活動、獎項及服務(30%)。小五全年及小六上學期操行等級均須達乙級或以上。(以上自行分配學位的收生準則及比重有待落實)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設「新生暨家長招待日」、「新生銜接課程」、「迎新暨工作重點分享聚會」、參與「健康校園計劃」等。本校另透過科技與生活科及體育課教導學生要均衡飲食、吃得健康和經常運動。此外,本校與小食部及午膳供應商為同學提供健康而均衡的飲食,並透過聚會及活動為同學營造健康成長的氛圍。

學費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550元,
 中二堂費為:550元,
 中三堂費為:550元,
 中四堂費為:870元,
 中五堂費為:870元,
 中六堂費為:87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4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暫時沒有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建立具體目標,推動服務學習。 2. 推展自主學習,優化教學策略。 3. 持續教師專業,建學習型學校。

學校管理架構:

由母會籌組法團校董會作決策核心,推展校務。在校長之下設兩位副校長及三位助理校長,分管「校務委員會」、「學務委員會」。「學生發展委員會」統領全校分工合作, 兩會合力推動並執行校務工作。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順德聯誼總會李兆基中學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1. 由公民教育組推廣環保意識,並於校內設置分類回收箱及廢紙回收站。 2. 學校參與環保基金校園低碳運動,又成功申請水務署「節水設備更新計劃」。 3. 甄選小食部及午膳供應商時考慮其環保配套。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除中文、中史、普通話及德育科外,中一至中三皆以全英語教育。為使同學能具有良好的英語水平,可以有效地以英語學習,設有中一英語銜接課程,又為學生提供補底服務。近20年,於暑假帶領同學到外地進修英語課程,並體驗外地文化。在中文方面,則提倡閱讀,推動寫作,鼓勵參賽。

學習和教學策略:

致力建立優良課堂的教與學文化,讓同學追求卓越,發揮潛能。課程內容以鞏固基礎接受大學教育為前提,注重實用性與趣味性,課程設計以教考結合為依歸,並配合同學的程度及需要作剪裁、重整及調適,以提高同學之學習興趣及教學之效能。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設有不同選修科供中四同學修讀。 2. 課程重點:多元智能策略、合作學習、資訊科技以照顧學生需要。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各科老師於課堂施教及課業佈置均鼓勵同學從閱讀中學習。 2. 並運用專題研習按級循序漸進培育同學的共通能力及資訊科技能力。 3. 透過課堂及集會建構同學的價值觀並強化其公民意識。

生涯規劃教育:

甲、與香港家庭福利會合作,為學生推行生涯規劃活動:   1. 撰寫校本教材,使受訓老師在課堂進行生涯規劃課;   2. 為高中學生舉辦激發未來體驗活動;   3. 為有需要學生舉辦職學探究活動和工作實習及體驗計劃。 乙、舉辦多場校本事業性向測試及升學講座,為各級學生提供升中四選科、大學聯招選科及職業選擇輔導。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開設中文、英文、綜合人文及數學之補底班;  成績優異之高中同學可在老師指導之下修讀中學文憑試第四個選修科;  身心有特殊需要之同學將由老師、社工及同學作特別照顧。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習支援組(以下簡稱本組)。 及早識別及提供支援:本組去年舉辦「壓力來源及如何面對」周會提升學生自我照顧能力。再者,全年有課後學業輔導,協助學生解決學業問題。 全校參與:與圖書館合作舉辦作家講座〈正向人生生命故事〉;與視藝科合辦「共融標語創作比賽」。再者,本組因應學生情況,有需要時與有關老師召開會議,使到全校老師能有不同程度參與支援學生。 家校合作:為加強家長瞭解學生的支援情況,本組上學期會派發「學生摘要」,以便與家長溝通,使到提供的支援發揮其預計效果。 與專業人士協作:教育心理學家定時到校提供服務,除了情緒輔導外,還會提為不同有特殊需要學生功課及測考調適等照顧學生的學習差異。再者。本組外購服務包括:言語治療小組、行為及情緒治療小組。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也會參與個人學習計劃,提供專業意見。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除中六外,每級每年設2次考試,並注重持續性評估如日常課業、測驗、閱讀活動及專題研習,以啟發同學潛能、啟迪同學思維及啟導同學自習,進而讓他們學會學習,作全方位學習。老師也緊密跟進,評估學生的表現,作出回饋。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定期召開家長教師會會議;  出版學校通訊及家校合刊;  參與學校招標及審標工作;  籌辦並協辦活動以促進親子關係;  頒發獎學金以鼓勵優秀學生; 以嘉賓身分出席祝孔大會、開學禮、水陸運會、結業禮等。

校風:

締造和諧、開放、接納、關懷的學校氛圍,以培養富愛心、能自律、勤治學、慎思辨、擅溝通、敢承擔、肯創新、有遠見、具胸襟、懂欣賞之新一代。 鼓勵同學關心社會,服務社群,憐恤社會中不幸的人,關注惡化中的自然環境。我們並加強高年級同學以身作則之意識,以提升其領袖才能,並對低年級同學起典範作用。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建立具體目標,推動服務學習     a. 訂定個人計劃,適時檢討成效。     b. 加強學長角色,協助全面發展。     c. 參與義工服務,初中全面推行。     d. 推廣服務社區,重視回饋反思。      2. 推展自主學習,優化教學策略     a. 深化電子學習,推廣學習平台。     b. 加強自主學習,優化學教策略。     c. 持續完善技巧,提升教學效能。     d. 深化STEM教育,發掘創意潛能。 3. 持續教師專業,建學習型學校     a. 專業培訓階梯,循序漸進開啟。     b. 完善考績制度,鼓勵互評自評。     c. 推動教學試驗,由同儕到社區。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舉辦多次教職員發展日,透過經驗交流及傳播,嘗試新教學法,以提升教學質素,並增強伙伴合作的關係,進而發展成學習型團隊。老師積極參加研討會或進修,以提高專業素養。資深者更於公開教育專業講座中應邀擔任主講嘉賓,將成功經驗與同工分享。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校內課外活動屬會逾40個,同學可因應不同興趣選擇參加。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校園Wi-Fi及互聯網設施、禮堂、多媒體教室、多用途教學室、校園影音室、英語活動學習中心、電腦室、視覺藝術室、實驗室、操場、圖書館、會議室、社工輔導室、空中花園、25公尺室外泳池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法團校董會年捐逾十多萬獎學金,獎勵進德修業之卓越學子外,本校亦組織多元化的課外活動,並訓練學生的領袖才能,提供機會讓學生經常參加寫作、音樂、朗誦、數學及體育校際比賽,每年皆獲獎無數。 本校學生不論在香港、校際及國際比賽中都有出色的表現,屢獲殊榮,如香港數學競賽(HKMO)、Robo STEAMInfomatrix創意編程設計大賽、國際初中科學奧林匹克香港選拔賽等獲獎無數。 本校學生曾多次在下列「多元學習經歷」中取得佳績包括香港課外活動優秀學生表揚計劃、新界地域全能傑出運動員選舉、葵青區傑出義工獎勵計劃、iteen領袖計劃、荃葵青優秀學生選舉、葵青區中學校際游泳/越野/田徑錦標賽、校際女子籃球比賽等。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