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

SKH Tsoi Kung Po Secondary School

260

8/2/22

30/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英語:SKH Tsoi Kung Po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九龍城區校網,地址位於九龍何文田忠孝街101號。學校創辦於1982年。辦學宗旨:本校秉承基督精神辦學,以「仁愛忠誠」為校訓,著重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靈性各方面的均衡發展。又致力培育學生成為有自學精神、文化修養及良好品格的年青人,對家庭、社會、國家及整個世界具有承擔精神。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九龍城區

學校地址:

九龍何文田忠孝街101號

聯絡電話:

27600463

傳真號碼:

27614114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巴士:7B、8、41、45、103、109、113、170、182;  港鐵:何文田站A1/A3出口; 小巴: a. 旺角金聲戲院→愛民邨/何文田邨; b. 太子始創中心→愛民邨/何文田邨; c. 土瓜灣譚公道→俊民苑;專線小巴:8、27M、28M、71。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植頌匡

先生

校長:

林玉琪

女士

(文學士、教育文憑、文學碩士)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82

聖公宗(香港)中學 委員會有限公司

仁愛忠誠

基督教

80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61

63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8

學士:

98

碩士、博士或以上:

35

特殊教育培訓:

30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3

6

81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1. 面試表現40% 2. 小五及小六學業成績20% 3. 小五及小六成績表上操行及校內評語20% 4. 課外活動10% 5. 服務表現 1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為中一新生提供適應活動包括開學前忠愛好友營、暑期課程及積極學習營,以及成長活動如「護苗」分班活動、乘風航、團契活動。推行「一人一體藝」政策,讓中一學生養成經常運動的習慣及培養良好的藝術修養。學校設置「健身角」,同學可在老師指導下使用12部專業健身器材,鍛鍊體魄;家政課堂讓學生瞭解營養與健康的關係,配合學校每年的生果日,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學校亦嚴格監察小食部飯盒的食物配搭。學生參加廚餘回收,掌握概念並付諸行動。

學費

聖公會蔡功譜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5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30(年費)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中一至中五:$310; 中六:$210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傑出校友︰曾燕紅(世界紀錄最快在珠穆朗瑪峰登頂的女性)、何永基(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副教授)、任啓智(被選為40位40歲以下傑出教授之一)、黃啟銘(香港跳繩代表隊成員,花式跳繩世界紀錄保持者之一)、趙永良(香港籃球隊教練)、黃家鈺(香港健美代表隊,全港十大傑出健身教練)、廖銳樞(私人國概念集團行政總監)、姚子裕(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婚紗品牌「KEVOLIE」創辦人)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本校以「功譜」---- 譜出成功的光譜為信念,重視正向教育,因材施教,培養學生成為積極學習者,並推動品格強項,把學生培養成才;培育重點在於才華展現、知識建構、教學研究、跨學科學習、技能訓練、信仰實踐、照顧學習多樣性。

學校管理架構:

自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小組委員會、校監、校長而下,設三大管理範疇,包括「學校行政」、「學與教」及「學生成長支援」;三範疇下設各行政組別,負責各項工作,並由「學校行政諮議會」、「學校自評小組」定期檢討和優化學校政策及發展計劃。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法團校董會

環保政策:

積極建立環保校園,強化環保意識。1. 使用電子日報傳遞校園訊息,以「家長手機應用程式Parent App」讓家長簽閱通告,減少耗用紙張。2. 環保飯堂︰採用現場派飯模式,減少廚餘及即棄餐具與飯盒。3. 設置太陽能發電系統,供應禮堂電力。4. 「環保大使」定期推廣環保訊息;舉辦環保講座、活動;設環保通訊壁報;舊校服回收等。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I. 實施全校英語教學策略:採用中英並行制。1. 英文科以小班教學,四班分為五組。2. 全英語授課科目:初中精英班之生活與社會、綜合科學、物理;高中的物理科、化學科以英語授課。3. 其他科目進行英語延展教學活動,測考卷並設英語題。4. 配合英文科的教學,製作各級校本英文學習套及作業套。5. 舉辦英語銜接課程。6. 開辦初中課後/暑期英語進修班、高中公開考試增潤課程。7. 安排學生到其他中學或國際學校參與英語課,例如拔萃男書院之互動英語活動、李寶椿聯合世界書院之Play Back互動英語課等。II. 全校參與提升學生的英文水平。1. 學與教組推動早讀計劃,鼓勵學生按自己的能力閱讀共分為十個級別的英文書籍。2. 電腦化英語室進行多元化英語活動;3. 舉辦English Fun Day、中一及中二英文科戲劇課程、跨科英語大型音樂劇;4. 各科安排「跨科學英文(LAC)、「跨科閱讀」(RAC)教學策略。

學習和教學策略:

重視學生學習成效,為學生設定10個「學習者層階」,如積極學習者、創意學習者、反思學習者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拾級而上,追求卓越;並配合互動教學、合作學習、資訊科技教學及校本層級教學制度,以同卷分層、課業分層等,讓老師有策略地推動和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使學生學業水平持續遞進。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數學延伸課程二、物理、化學、生物、資訊及通訊科技、經濟、企會財、中史、歷史、地理、旅遊與款待 2. 課程重點:1. 校本課程包括精英班英文課程、「生活與社會」之「財富管理」、「家庭生活教育」、「生涯規劃」課、「得勝課程」等。2. 為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引入層級制度,於教學、課業及測考推動層級觀念,使學生能循序漸進,並按程度接受不同的挑戰。3. 為展現學生多元智能,學校亦積極鼓勵高中同學參加應用學習課程。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推行正向教育,以及校訓「仁愛忠誠」為本的六年品格教育,培養學生有「蔡功譜人」品格及生命素質,包括:愛己、愛親、愛鄰、誠實、正直及忠心。輔以全人發展活動及校本課程,以及各類型師生參觀交流活動、研討會、講座及與校外機構合辦之課程等,鼓勵學生關心社會。2.從閱讀中學習:全校學生需於「早讀課」進行閱讀,亦定期派發「學科專題閱讀篇章」,篇章均緊扣各學科相關內容,讓學生能涉獵不同的學科知識。各級設中英文科的「必讀書目」,讓學生閱讀不同領域的書籍,擴濶他們的視野及思維層次。3.專題研習:學校在初中透過跨科專題研習能力的培養,裝備學生有關命題、資料搜集、分析與整理資料,及作出結論的能力。高中學生則透過不同學科把所學的相關知識概念、不同的分析向度,及各種研習技巧作出應用。4.運用資訊科技進行互動學習:中一至中三學生進行AR活動;中三設計與科技科課程則加入智能生活科技元素,學生利用跨學科知識,配以電腦編程,製作出智能用品。課外活動之機械人小組及「創客空間」學會,屢獲校外比賽殊榮,有助啟發同學對STEM設計的興趣。

生涯規劃教育:

學校透過全校不同科組推行生涯規劃教育,包括家庭生活教育科、輔導組、升學及就業輔導組等,讓學生認識自我性格、興趣,以及發掘潛能;又以班級經營促進及協助學生發展生涯規劃的能力,讓學生掌握不同技能,如溝通、組織、策劃及目標訂定等;設恆常中五及中六生涯規劃課,建立正面的價值觀,讓學生認識多元升學出路及最新升學就業資訊,又進行相關職業體驗及工作坊,讓學生作出最佳升學及就業選擇。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重視照顧學生學習多樣性,推行層級教學、課業及測考制,照顧學生的不同能力,鼓勵進步;又設校本「策略性延伸課程」及資優課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表現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學校在不同的層面上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幫助他們處理在學習、社交、行為及情緒上的需要,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協助他們融入校園生活。學校亦重視家校合作,與家長一起支援學生。本校特殊學習需要支援小組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校本教育心理學家、校本言語治療師、教師、教學助理及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計劃導師。學校因應個別學生的需要,提供教學、功課和測考調適、開辦課後功課班、制定個別學習計劃及設立「共融大使」計劃,讓中一新生盡快融入校園生活。本校亦參與「賽馬會喜伴同行計劃」,提升學生的社交及溝通技巧;邀請教育局及不同大學及機構,為教師提供教學策略上的培訓。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全年舉行兩次考試及兩次統一測驗;重視持續性評估的推行,把平日測驗和課業的表現計算於常分內。各科亦引入「促進學習的評估」及堂上表現分。此外,各科測考照顧學生學習差異,提升學習水平;中一及中二主科考試亦設調適卷。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本校重視與家長的聯繫和溝通,例如舉行家長團契,分享為人父母的心聲;敬師日傳揚敬師精神,致送愛心禮物給師長;向中一級學生派發水果、協助學校校慶及不同應節活動;家教會會員大會;舉辦「家校歡聚盆菜宴」及編織班等;於「敬師裹糭迎端午」中,家長學生一起裹糭並送給教職員享用;家長義工投入校內工作,例如流行性感冒疫苗注射服務,協助食物部現場派飯;協助自行分配學位入學學生家長介紹本校特色;家長委員積極參與校內委員會工作,例如出席校服委員會和教科書委員會的會議、九龍城區家長教師會聯會的活動、舉辦家長講座。其他活動計有親子聯歡活動、家長學堂、旅行、親職教育工作坊等;另印製「家長手冊」、家長錦囊、出版「家長教師會通訊」等,促進家校合作。

校風:

推行正向品格教育,透過培養成長思維、發掘及運用性格強項、建立幸福感,讓學生學習以正面的態度及積極的信念和昐望面對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從而邁向豐盛人生。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I. 建立正向品格,勇於承擔責任。 II. 認識自己,訂立目標,規劃人生。 III. 重視兩文三語,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學校一向重視教師的專業發展,設教師專業發展組,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效能。學校參與教育局校本支援計劃,例如中文科、通識科、歷史科;此外,又與不同大專院校合作不同教與學的計劃;申請教育局優質教育基金,拓展及優化學校各項工作。本校教師培訓活動多元化,包括教學分享、各學習領域的友校交流、學生生涯規劃的工作坊、生命體驗活動等。學校亦積極鼓勵各科透過同儕觀課、校本及科本培訓活動、優質課業及課堂設計分享,達致教學相長。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1. 課外活動:約60項,包括基督徒團契、二胡學會、管樂團、創客空間、花藝學會、天文學會、花式跳繩學會、辯論學會、魔術學會等;制服隊伍有童軍、紅十字會青年團;服務小組有電視媒體製作服務組、公益少年團、環保先鋒、共融大使等。 2. 聯課活動:包括一年多次的境外學習交流團,社區服務學習日,其他學習經歷體驗日、學校文化日、跨科英語日、領袖訓練營等;高中視覺藝術展、英語音樂劇表演、英語戲劇「編、導、演」課程、英語戲劇表演、文化交流英語論壇、聯校音樂劇等。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1.本校樓高六層,共3幢教學樓。設2個禮堂、小聖堂、MakerSpace、校史廊、藝術廊、英語室、校園電視台、多媒體製作室、小園圃、2個電腦室、視覺藝術室、圖書館、4個實驗室、音樂室、工藝室、家政室、學生活動中心、健身角、2個籃球場、飯堂。2.所有教室設電腦、實物投影器及音響;內聯網設「教師日報」;設校園八達通繳費系統、eClass校園管理系統。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觸覺引路帶。

其他

本校同學在STEM、體育、朗誦比賽獲得個人獎項及出色表現,包括曾獲ROBOFEST美國國際賽機械人大賽全球第五名;WRO機械人金獎及銀獎;兩岸四地中學生機械人大賽金、銀獎;北京青少年高校科學營「未來飛行器設計大賽」第二名.學術方面,曾獲積金局全港學界理財方案設計比賽冠軍;校際朗誦節中文朗誦雷聲隆盃;九龍城區電影欣賞暨徵文比賽亞軍;「我的太空夢 – 全港中小學生徵文比賽」高中組季軍;《加拿大英文寫作邀請大賽》榮獲金、銀、銅獎.藝術方面,曾獲教育局「學生視覺藝術作品展」金獎、「葛量洪視覺藝術2018」獎學金;九龍倉、香港歌德學院全港中學生繪畫比賽冠軍;中學組國際兒童繪畫比賽榮譽獎;全港少兒繪畫、書法及攝影比賽中西洋畫高中組冠軍及校際戲劇節評判推介獎。體育方面,於籃球、壁球、游泳、舞蹈、柔道、獨木舟、跆拳道等比賽獲不少獎項。近年開發新興體育活動體驗課程,包括躲避盤、旱地冰壺等;曾邀請三度奪得世界單車賽金牌及八屆香港傑出運動員獎的黃金寶先生,到校推廣港協暨奧委會轄下的賽馬會「奧翔」計劃,提升學生體適能。獎學金方面,曾獲九龍城區傑出中學生獎、尤德爵士紀念基金高中學生獎、理工大學青少年企業領袖訓練課程奬學金、九龍城區卓越學生領袖獎、領展第一代大學生獎學金、「明日之星」-上游獎學金、黃廷方獎學金、會計師公會獎學金、政賢力量卓越學生領袖選舉卓越學員獎學金、灼華文字工藝坊獎學金、美國中學交流計劃獎學金、懲教署微電影觀後反思徵文比賽獎學金等。活動方面,曾獲童軍總會總領袖獎、童軍總會九區保齡球邀請賽女子初級組冠軍、滅罪微電影比賽公開組冠軍、「香港觀鳥會觀鳥比賽」冠軍等。交流計劃:加拿大、澳洲、紐西蘭、英國、日本、新加坡、台灣、韓國、沙巴、越南、北京、哈爾濱、西安、雲南、南京、河北等境外學習交流團。籌辦校際比賽:聯校數學比賽、小學籃球賽(忠愛盃)、校際躲避盤比賽。籌辦大型藝術展覽和音樂活動:聯校音樂劇「震動心弦」台前演出及幕後工作、校慶英語音樂劇《13》、「昔珍瑰寶」文物展、牛棚藝術村「銅心建『樹』雕塑展」、聖雅各福群會「鐵閘說故事創作坊」、參觀「M+敢探號:流動創作室暨藝術家主導社區活動」、「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學校導賞團。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