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site-verification=fky98nZUYoyG3YOGbHMU4I3O8niJsnlGUeNUJrdesNY
top of page
Stationery

【中學概覽】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

TWGHs Kap Yan Directors' College

110

8/2/22

14/3/23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英語:TWGHs Kap Yan Directors' College)是一所資助男女校,屬於北區校網,地址位於新界上水彩園邨。學校創辦於1982年。辦學宗旨: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是一所提供優質教育的中學,我們以學生為本,營造一個理想及愉快的學習環境,提倡全人教育。 我們致力於發展學生各方面的潛質和能力,面對瞬息萬變的未來;也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及積極的人生態度,讓他們建立正確的價值觀,為社會和國家作出貢獻。

基本資料

所屬校網:

北區

學校地址:

新界上水彩園邨

聯絡電話:

26727395

傳真號碼:

26790330

電郵地址:
學校網址:

直達學校的公共交通工具

港鐵東鐵綫:上水站。

學校資料

校監 / 校管會主席:

譚鎮國

先生

校長:

邱春燕

女士

(文學士、教育碩士(學校領導及行政)、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德育及公民教育))

學校類別:
創校年份:
學生會:
家長教師會:
舊生會/校友會:
辦學團體:
校訓:
宗教:
學校佔地面積:
法團校董會:

資助

男女

1982

東華三院

勤、儉、忠、信

不適用

4600

平方米

已成立

2021/2022學年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全校教師總人數:

59

63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教育文憑:

98

學士:

46

碩士、博士或以上:

52

特殊教育培訓:

11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百分比%)

0 至 4 年:
5 至 9 年:
10 年或以上:

13

11

76

中一入學、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2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及比重: (a) 教育局學生成績排名,並參考校內學業成績 56% (b) 課外活動、服務及獎項 14% (c) 面試表現 30%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迎新活動:1. 中一迎新日 2. 英語銜接課程 3. 暑期英語提升課程 4. 中一生活教育營(十月) 5. 領袖生及朋輩輔導員陪同中一同學午膳。 6. 校長、班主任及副班主任更於午膳期間作班訪,了解同學學習情況。 健康生活:1. 制定健康校園政策,為學生提供安全及健康的校園環境,幫助學生達致生理上、心理上及社交上的良好狀況。 2. 家政科教導學生認識健康飲食。 3. 鼓勵全校學生參與「學校體適能獎勵計劃」 4. 德育組及輔導組透過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及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使成為有教養及具批判思維的公民。

學費

東華三院甲寅年總理中學為資助中學,學校的學費和堂費:
 中一學費為:0元,
 中二學費為:0元,
 中三學費為:0元,
 中四學費為:0元,
 中五學費為:0元,
 中六學費為:0元;
 中一堂費為:0元,
 中二堂費為:0元,
 中三堂費為:0元,
 中四堂費為:340元,
 中五堂費為:340元,
 中六堂費為:340元。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如有):50元。
學生會會費為(如有):10元。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如有):$200 校本管理費用
其他費用(如有):暫時沒有
備註(如有):本校由2016暫時沒有2017學年開始開辦應用學習課程。 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其他學習經歷(例:體育、藝術、社會服務等)。
學費減免(如有):undefined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透過學校課程、全方位學習及綠色教育,讓學生能具目標地自主學習。 2. 協助學生建立正向情緒,增強個人抗逆能力,並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及生活技能。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已成立法團校董會,推行校本管理。設有十個組別統籌全校教學、行政、學生事務及學生支援等工作。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於2006年2月1日成立,已依據校本指引,設有辦學團體、家長、教師、校友及獨立校董。

環保政策:

1. 膠樽及廢紙回收計劃  2. 舉辦環保週、環保行活動及環保講座 3. 環保大使計劃     4. 推廣節能及利用再生能源    5. 心靈園圃計劃     6. 安裝天台太陽能板,電力輸入供電網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除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通識教育、旅遊與款待、圖書館課及體育科外,所有科目均以英語授課。學校注重學生兩文三語的發展,各項活動及每日早會均以英語及普通話進行;更將普通話列入高中中國語文科選修部份。

學習和教學策略:

課程設計針對學生的全人發展,五育並重。於初中有系統地培育學生的共通能力,透過不同科目協作及多元化教學策略,培育學生的學習及思維技巧。學生可選擇多元化科目組合;中文、英文、通識教育科設分組教學安排。此外,亦舉辦各類交流活動,拓闊同學視野,學生足跡遍佈中外,如英國、星加坡、澳洲等地。學校十分重視以英語為學習語言,透過英語日、英語週等活動,營造豐富的英語環境。按教育局課程指引,並考慮同學興趣、能力、教師人手等因素訂立各級課程。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及4X。 中國文學、中史、經濟、地理、歷史、生物、化學、物理、資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旅遊與款待、音樂 2. 課程重點:  (a)中一級設跨學科英語課程(LAC),讓學生在科學及地理科有效地運用英語學習。(b)中一至中三級設有生活與社會科:課程內容包括個人成長、香港、中國及世界等議題。(c)中一至中三級設有校本跨學科STEM專題研習課,其中中二級採用自主學習(SDL)教學策略。(d)在班主任課推行校本德育及公民教育課程,以及初中東華三院德育課程。(e)中一至中六級同學每年需完成校本「全寅發展獎勵計劃」,並與家長及班主任匯報進度及成果。中六級同學需預備自我介紹文章。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德育及公民教育:學校重視正向教育,並將正面價值觀包括關愛、「守法」和「同理心」等透過講座及班主任課融入各級周會。全「寅」發展獎勵計劃幫助中一至中六級同學定下目摽,發揮潛能,追求卓越。透過跨學科活動及其他學習經歷,加強學生的成就感、正向情緒和身心健康。2. 從閱讀中學習:本校提倡「從閱讀中學習」,中一至中五級設有中、英文閱讀課、圖書館閱讀獎勵計劃、英文科廣泛閱讀計劃及科本閱讀要求,鼓勵學生多閱讀不同類型書籍。全方位推動閱讀文化,九月初中一級設有「圖書館課」,使同學熟習圖書館運作及培養閱讀興趣;圖書館設計年度閱讀活動主題,統籌跨學科活動。同時透過利用TEAMS平台提供網上閱讀資源,支援學習。為加強整體閱讀風氣,周會安排閱讀講座及真人圖書館活動。每年均安排正副班主任於早會時間作好書推介及分享閱讀心得。3. 專題研習:中一至中三級同學每學年完成一項STEM專題研習,透過分組討論、資料收集、數據分析、動手製作、改良及反思,學生學會探究技巧及團隊協作精神,為未來發展所需作準備。4. 推行自主學習:由本年度開始,學校已推行「自攜電腦學習計劃」。於中一及中四級教授自主學習策略及學習技巧,並提供不同資源及學習活動,課堂亦運用多媒體教學資源,利用互動學習平台,強化製作筆記技巧及學習方法,鼓勵學生課後運用網上學習平台作自主學習,互動交流,從而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效能。

生涯規劃教育:

1. 生涯規劃教育旨在為同學在不同的發展階段,皆能在升學及擇業上作理性的決定。因此,本校透過舉辦多元化的課程與活動,為同學提供職業資訊、輔導及支援。我們相信在作出審慎決策前,同學能夠更加了解個人的升學及擇業意願,善於抓緊周遭的機會,建立正確的工作及學習態度。2. 本校積極在全校實踐生涯規劃教育,在學校課程中加入相關元素,並在各科組推行上通力合作,了解學生不同成長階段的需要,有效地提供高質素的生涯規劃教育及擇業指導,主要活動包括職業認知和探索課程、選科、中六文憑試模擬放榜及模擬面試等,促進學生在學習、擇業及日常生活上作出明智的決定。3. 此外,本校鼓勵負責生涯規劃教育的老師參與專業發展培訓活動,讓不同級別的老師掌握有關的知識和技巧來支援學生的需要。同時,本校亦加強家長在生涯規劃上的教育,如透過家教會舉辦講座及研討會等。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設中、英文及數學課後輔導班,以小班教學形式,加強同學的語文訓練。另設星期六能力提升課程,協助有需要的同學。2. 運用多元學習津貼開辦不同範疇的校本資優課程,讓學生盡展所長。3. 積極推動全方位朋輩輔導計劃,由熱心服務的朋輩輔導員策劃及舉辦各類型的活動如同樂日、「小老師計劃」及考試攻略等。發揮良好的同輩影響力,讓中一同學適應中學生活,掌握學習技巧及個人與群體成長的知識。4. 全校參與「學生支援網絡」,在各級統籌德育、輔導及訓導教師工作,以協助班主任進行「班級經營」,全面支援學生的成長。5. 通過不同的教學策略及行政安排,為有需要的學生在課堂及課後提供支援。6. 推薦同學參與教育局、香港資優教育學院及各大學提供的資優培訓計劃。7. 中文、英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中五)、和通識教育科開辦多個課後拔尖課程。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組由統籌主任、社工、教育心理學家、言語治療師及資深科組老師組成,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同學提供全面的支援服務,照顧他們的個別差異。學校定期審視校內共融文化,利用社區資源策劃共融活動。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支援小組按學生需要的優次制訂策略性支援計劃,擬訂支援目標及財政預算,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結合其他校內資源,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支援,例如優化課堂學與教策略、小組或個別輔導、言語訓練、社交、學能提升訓練小組等外購服務。為提升校內教師照顧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專業能力,除安排在職教師參與由教育局舉辦的培訓課程外,本校亦會定期舉辦校本教師發展工作坊,並鼓勵校內人員積極參加相關主題研討會及講座,加強專業交流。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1. 兩次統測及兩次考試,各科亦設其他小測。在各初中科目引入平時分,進行形成性評估,持續改善學習成效;2. 在設計課業及測驗/考試時,包含不同難度的題目,照顧學生學習差異。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定期舉辦家長講座、工作坊、聖誕聯歡、親子義工服務、親子旅行及親子興趣班,令親子關係更和諧。

校風:

學校以全校參與形式,透過各科組推動以關愛、團結、尊重及卓越為主的核心價值,確保優良的校風。在關愛的環境下,積極培養學生的正面價值觀。透過鼓勵學生參與義工服務、籌辦學會活動和舉辦領袖訓練,讓學生的領袖才能和服務社會的意識不斷提高。透過朋輩輔導員,為同學提供朋輩支援,營造和諧關愛的校園。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透過學校課程、全方位學習及綠色教育,讓學生能具目標地自主學習。 2. 協助學生建立正向情緒,增強個人抗逆能力,並培養學生正面的價值觀 及生活技能。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除校本教師發展活動外,本校教師亦積極參與教育局、東華三院或其他機構提供的專業發展交流活動。此外,本校積極推動同儕觀課及分享,以達互相觀摩之效。

全方位學習(包括透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1. 學生會、四社、20多個學會及活動小組、校隊(體育、學術、藝術等)舉辦之活動 2. 中一「才藝『寅』生」計劃 3. 甲寅電影節(英語活動) 4. 全方位學習參觀(博物館、觀賞藝術表演及生涯規劃參觀等) 5. 「服務學習在中國」及各類境外考察交流活動 6. 全「寅」發展獎勵計劃 7. 中二、中三活動日 8. 中一生活營 9. 領袖訓練 10. 義工服務

學校設施

學校設施:

學生活動中心、STEM教育中心、全校電腦網絡(包括無線網絡Wi-Fi 900計劃)、校園電視台、圖書館、實驗室、視覺藝術室、音樂室、家政室、縫紉室、科藝創建空間暨設計與科技工作室、演講廳、電腦室、資優教育室及家長資源中心。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其他

1. 除東華三院設立的獎學金外,本校特設甲寅年總理獎學金、李賢義教育基金獎學金及馬蔡潤蓮獎學金,鼓勵同學努力學習。 2. 本校同學每年在香港校際朗誦節、香港校際音樂節、香港數學奧林匹克、香港電腦奧林匹克、香港物理奧林匹克、香港工程挑戰賽、香港機械奧委會、香港學界體育聯會(大埔及北區中學分會)校際體育比賽中均獲獎無數。 3. 舉辦服務學習在中國計劃,鼓勵同學認識中國、服務國內學童。 4. 積極鼓勵學生參與服務社會,除東華三院舉辦之各項慈善活動外,校方亦會統籌多項義工服務活動。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