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返回目錄
沙田區

沙田培英中學

地址:新界沙田禾輋邨豐順街9號
電話:26917217
電郵:info@pyc.edu.hk
傳真:26020411
網址:http://www.pyc.edu.hk

​​如何前往沙田培英中學

巴士線:48X、40X、72、72A、80K、80M、280X、81、81K、83K、85、85K、40X、86、88K、89、269D
綠色小巴線:60K、62K(沙田站開出)

學校簡介

沙田培英中學(Sha Tin Government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的資助男女中學,創校於1978年。學校座落於沙田區,並涵蓋約5000平方米的面積。校監/校管會主席為蒲錦昌牧師,而校長則是陳麗芬女士(社會科學學士、教育文憑)。沙田培英中學的辦學團體是中華基督教會香港區會,並且是一所基督教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本校奉「信、望、愛」為校訓,以「培育英才」為辦學宗旨,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群、美、靈各方面的發展,致力推行優質教育。』學校沒有家長教師會,沒有學生會,沒有法團校董會,沒有舊生會/校友會,這些組織的存在促進了學校社群的凝聚和合作。沙田培英中學的校訓秉持著信、望、愛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入學資訊

2022-2023

班級結構

中一:共有4個班級。中二:共有4個班級。
中三:共有5個班級。中四:共有4個班級。
中五:共有4個班級。中六:共有4個班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級數字可能隨時間有所變動,所以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班級結構。

2022-2023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收生準則:
1. 教育局所提供的「申請學生成績次第名單」(50%);2. 申請者之面試表現(40%);
3. 其他:如操行、課外活動、校內及校外服務、獎項及任何能反映考生多元智能(包括語文智能、音樂智能或運動智能等)的資料(10%)。

2022-2023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暑期中一適應日營(一星期)、暑期英文班(一星期)、暑期中文班(一星期)、暑期數學班(一星期)、新生家長日、新生輔導日、大哥姐計劃、家長黃昏小敘(九月/五月)、中一至中三家長晚會(十一月)等等。本校關注學生身心靈健康發展,致力把健康元素滲入課程及活動中,設不同組別配合發展,如健康教育組、性教育及學生支援小組等;更透過體育課及參與校內及校外體育推廣計劃,提升學生的體能。

2022-2023 全年收費

沙田培英中學的學費結構如下:
∎ 中一:學費為$0/年,堂費為$200"。
∎ 中二:學費為$0/年,堂費為$200"。
∎ 中三:學費為$0/年,堂費為$200"。
∎ 中四:學費為$0/年,堂費為$400"。
∎ 中五:學費為$0/年,堂費為$400"。
∎ 中六:學費為$0/年,堂費為$400"。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每年$100"。
學生會會費:1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為每年$310(提升教學設施)。
其他收費/費用:雜費預繳:中一$600、中二$500、中三$400、中四及中五毋需預繳、中六$300;補發學生證每張$10;補發成績單每張$10;逾期交還圖書館書冊每本每天$1.5;補發家長通告每張$1。。
^請注意,以上價格和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可能隨時間而有所變動。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細節。

2022-2023 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根據2022/2023年的數據,沙田培英中學共有58教師,並擁有54個核准編制的教師職位。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培訓方面如下所示:
∎ 教育文憑:佔全校教師人數的95%。
∎ 學士學位: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佔全校教師人數的52%。
∎ 特殊教育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的24%。

在教師的年資方面,數據如下:
∎ 0-4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未提供)%。
∎ 5-9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未提供)%。
∎ 10年或以上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未提供)%。

這些數據顯示沙田培英中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具備多樣化學歷和專業培訓的教師團隊。超過一半的教師持有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深入和專業化的教育內容。他們的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保證了他們在教學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這些教師資料反映了沙田培英中學擁有一支教學實力強大且充滿經驗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學校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在學校改善計劃下增建五層高新翼大樓,內設學生活動中心及千禧圖書館。又不時提升校園設施,如翻新四所實驗室、美術室、STEM Hub、家政室及自修室,又增闢小教堂、數碼媒體創作室、生物科技實驗室、校史室、演講廳、空中花園、生態魚池及太陽能發電設施,並加裝地下走廊風扇及於舊翼有蓋操場加裝冷氣設備等。去年獲批在每個教室加裝抽風系統,翻新圖書館及更換禮堂冷氣系統,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觸覺引路帶。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靈活變通,強化學習支援: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持續檢視疫情對學習進度的影響,鞏固和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
2. 逆境自強,支援學生發展:培養抗逆力;與社福機構合作,為學生提供支援和培訓;開拓更多社會資源;在新常態下重建多元化的校園生活。

學校管理架構:
1. 設行政、學務、訓導、輔導、宗教、公民教育、學生支援、啟發潛能教育等組別。
2. 管理層與持分者有雙向溝通。 
3. 校董會專業支援充裕。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本校法團校董會於2015年8月31日成立。透過成立法團校董會,落實校本管理,學校有更大的自主權,並能有效提升問責性。透過各主要持分者的共同努力、前線教育工作者的領導和承擔,以及有關當局的支持,各項機制定能提升教學水平及改善學生的學習成就。

環保政策:
致力提高環保意識,設公民教育組、能源管理小組,舉辦環保周及講座、推行廢紙及塑膠回收計劃、響應節約用電等教育活動。2018年更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以建設生態魚池及太陽能發電設施。從2019年度起,學校運用「中學大規模修葺/改建工程」資助,為舊翼所有課室、實驗室及禮堂加裝節能照明控制系統。

詳情:undefined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初中除中文有關科目、生活與社會科及宗教教育科(基督教)外,全以英語授課。著重英語教學,致力栽培學生達致中、英兼擅。
1. 於中一級設中文科及英文科小班教學;中一級及中二級英語會話課為8人一組上課,中三級英語會話課為15人一組上課;中一級部份班別以普通話教授中文。
2. 「跨學科語文小組」,輔助學生將英語學習融合其他學科,提升學習效能。
3. 設英語戲劇課,培養學生共通能力。
4. 設英文校報編委會、英語青年論壇等,以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5. 聘外籍英語教師,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
6. 透過各類活動,如英語辯論、趣味英語日營、撰寫英語音樂劇劇本、填詞,提升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及能力。
7. 舉辦寫作課程,如新詩寫作班、創意寫作班,讓學生發揮創作及寫作能力。
8. 鼓勵學生參與校外比賽及課程,提升學生英文、中文及普通話的興趣及能力,並讓其擴闊視野,發揮潛能。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設八個學習領域統籌老師,促進跨科協作,加強各級課程銜接及照顧學習差異。
2. 整合視覺藝術、家政科及戲劇科,統整為「生活創意科」。
3. 於中一級中文科、英文科及數學科和中一及中二級家政科推行小班教學。中一及中二級的英語會話堂分組上課,師生比例為1:8;中三級的英語會話堂分組上課,師生比例為1:15。
4. 舉辦原創英語音樂劇、英語營等,提升學生英語能力,發展潛能。
5. 引入導學案的教學方式,推動自主學習。
6. 開發網上學習平台「沙培網」,促進學與教的成效,且有助「知識管理」、以及協助師生及家校的溝通。
7. 配合教學趨勢,推動電子流動學習及STEM教育活動。
8. 推行進展性評估,讓學生了解其學習進度。
9. 推行學生自評及同儕互評。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生可從12科內選修2至3個選修科(即4+2/3X),亦可選擇其中一個數學延伸部份為選修科目。
2. 課程重點:初中資訊科技科、音樂科、戲劇科、生活創意科及高中綜合藝術科為校本課程,按學生能力及需要設計教學內容及聯課活動。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1. 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帶領學生認識香港及國情。
2. 全校參與推動德育及公民教育,在課程及活動中滲透正確價值觀、公民意識、環保及國安教育。
3. 設計校本資訊科技科課程,開展流動學習,提供互動學習平台,提升自學能力。
4. 設讀書會,舉辦中、英文說書人系列及閱讀分享活動,設有閱讀獎勵計劃。

生涯規劃教育:
1. 增設生涯規劃課,加強科組的協作,幫助不同能力及性向的同學找到學習目標及發展方向。
2. 為各級同學舉辦不同工作坊、講座及參觀等活動,以協助同學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意向,從而探索及規劃未來發展方向。
3. 推動「師友計劃」,有效組織從事不同行業的校友及家長回校分享,安排學生參觀校友的職場,讓學生得以親身感受工作的環境,以助同學規劃生涯。
4. 增加學生涉獵與工作有關的學習經歷,並深化同學在不同學習階段的反思。
5. 舉辦家長講座,讓家長了解選科的程序及不同院校的收生要求,推動家校合作,以協助同學進行生涯規劃。
6. 舉辦教師培訓講座及經驗交流活動,推動全校參與,為同學提供適切的輔導,讓他們能配合個人興趣、能力和意向,結合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  

詳情:undefined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設特殊教育需要小組,對身體及學習有障礙的同學給予輔助。
2. 為能力超標的同學作「跳班」安排。
3. 為教師舉辦專業培訓。
4. 透過課堂活動,課業和評核照顧學習差異。
5. 舉辦課後拔尖保底課程,照顧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建立共融文化,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為學生提供適切和多元化的支援服務,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能及協助學生融入校園生活;學校亦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本校設立「特殊教育需要小組」,又獲教育局增設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協助識別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並安排專業跟進及支援,如運用教育局發放的「學習支援津貼」聘請校外機構提供「言語治療服務」、「友之達人」社交小組等。本校亦邀請駐校教育心理學家支援有需要學生及為教師提供關培訓。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undefined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設兩次考試及定期測驗。部份科目採用「持續性評估」,透過課業、課堂參與、自我和同儕評估等評核、分析及跟進學生表現。

詳情:undefined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1. 設家長教師會,舉辦學術、親子活動:如舉辦家長講座、中一暑期英語班、中文班及數學班;又撥款成立獎、助學金。 
2. 校方與家教會就學校發展及政策有雙向的溝通。 
3. 藉「家長學堂」、「沙培家書」、會訊、英文校報《Matrix》、「沙培網」、「家長網」、家長晚會、家長日及講座等,加強家校合作與溝通。
4. 舉辦「黃昏小敘」及「家長學堂」,邀請家長及專家就不同專題分享。

校風:
1. 奉「信、望、愛」為校訓,致力提供「全人教育」。 
2. 推行「啟發潛能教育」,營造關愛校園,自初中起給予同學機會,肩負責任,學習承擔;又致力「讓學生閃耀」,刻意安排機會讓學生發揮潛能,建立自信。 
3. 營造和諧的校園氣氛,師生關係密切。學生領袖有強烈責任感,樂意服務。

詳情:undefined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靈活變通,強化學習支援。
a. 優化高中四個核心科目,按校情和學生需要釋出不同程度的空間,照顧學生的多元學習和發展需要。
b. 持續檢視疫情對學習進度的影響,推出不同的支援措施鞏固和提升學生的學業表現,培育英才。
2. 逆境自強,支援學生發展。
a. 培養學生的抗逆力,在逆境中仍能常存盼望,積極面對。
b. 與社福機構合作,為學生提供支援和培訓,以助學生建立「無形的資產」。
c. 開拓更多社會資源,為學生提供「有形的幫助」。
d. 在新常態下重建多元化的校園生活,讓學生在中學階段留下美好的回憶。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邀請專家培訓教師及進行觀課點評,內容配合教改及學生需要。 
2. 自1998年起致力締造觀課文化,以提升教學效能。 
3. 與友校、國內及外國教育團體等作專業交流。
4. 鼓勵教師觀摩交流,共同擬寫校本教材,締造校內專業交流文化。 
5. 提供專業培訓津貼。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按學術、興趣、體藝、服務及宗教五大類而設立五十多個課外活動小組,定時舉行不同主題活動及營會。籌辦兩年一度大型原創英語音樂劇、英語辯論、全港性及校內外數學比賽、數學奧林匹克培訓、STEM培訓、沙田培英青少年科學家培訓計劃、培英文化盃、學校文化日、模擬聯合國活動、聯校辯論比賽、境內及境外考察團、義工服務及其他拔尖活動等。

詳情:undefined

其他

本校學生於2022年香港中學文憑試考獲優異成績:
1. 各科平均達2級或以上的比率為99.2%(全港平均為85.0%),達4級或以上的比率為64.3%(全港平均為35.6%),及達5級或以上的比率為25.9%(全港平均為13.0%)。
2. 大部份科目平均成績達5至5**級的百分率高於全港,部份科目更為全港的兩倍或以上:
通訊科技科成績達5至5**級的百分率接近全港6倍。
旅遊與款待科成績達5至5**級的百分率接近全港5倍。
視覺藝術科成績達5至5**級的百分率接近全港3.5倍。
中文科、地理科及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科成績達5至5**級的百分率接近全港3倍。
英文科及中國歷史科成績達5至5**級的百分率接近全港2.5倍
數學科成績達5至5**級的百分率接近全港兩倍。
3. 考獲入讀大學基本要求(33222)比率為87.7%(全港為42%)。
4. 中六學生入讀大學學位課程的百分率為83%,其中73.6%入讀本地大學,6.6%入讀海外大學,2.8%入讀內地大學。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