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返回目錄
深水埗區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地址:九龍長沙灣福榮街533號
電話:27415034
電郵:contact@cswcss.edu.hk
傳真:27444810
網址:http://www.cswcss.edu.hk

​​如何前往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

巴士:2、2A、2B、2F、6、6C、6D、6F、30X、31B、33A、35A、36A、36B、37、41、42A、44、45、46、52X、58X、59X、60X、66、66X、67X、69X、72、86、86A、86C、98C、102、171、904、905、E21;
長沙灣站C2出口。

學校簡介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undefined)是一所位於香港的資助男子中學,創校於1970年。學校座落於深水埗區,並涵蓋約4800平方米的面積。校監/校管會主席為陳錦添女士,而校長則是潘盛楷先生(MStat, MSc, BEd, BSc)。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的辦學團體是天主教香港教區,並且是一所天主教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秉承天主教學校一貫辦學宗旨,奉行「全人教育」。教導學生認識福音的真理,並在生活上活出基督的精神。啟發學生積極的人生觀及培養服務社會的精神。以「自強不息」為校訓,培養學生奮發自強,修身不懈。』學校有家長教師會,有學生會,有法團校董會,有舊生會/校友會,這些組織的存在促進了學校社群的凝聚和合作。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的校訓秉持著自強不息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入學資訊

2022-2023

班級結構

中一:共有4個班級。中二:共有4個班級。
中三:共有4個班級。中四:共有4個班級。
中五:共有4個班級。中六:共有4個班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級數字可能隨時間有所變動,所以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班級結構。

2022-2023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1. 小學學業成績 50%  2. 面試 30%  3. 操行 10%  4. 課外活動/服務/獎項 10%

2022-2023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1. 新生及家長迎新日;
2. 為期兩星期的中一銜接課程;
3. 中一生命教育營;
4. 透過推行生命教育,全面照顧同學的身、心、靈發展。

2022-2023 全年收費

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的學費結構如下:
∎ 中一: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二: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三: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四:學費為$0/年,堂費為$310"。
∎ 中五:學費為$0/年,堂費為$310"。
∎ 中六:學費為$0/年,堂費為$310"。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每年$100"。
學生會會費:$5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為每年250。
其他收費/費用:$0。
^請注意,以上價格和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可能隨時間而有所變動。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細節。

2022-2023 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根據2022/2023年的數據,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共有58教師,並擁有53個核准編制的教師職位。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培訓方面如下所示:
∎ 教育文憑:佔全校教師人數的91%。
∎ 學士學位: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佔全校教師人數的45%。
∎ 特殊教育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8%。

在教師的年資方面,數據如下:
∎ 0-4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5%。
∎ 5-9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7%。
∎ 10年或以上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78%。

這些數據顯示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具備多樣化學歷和專業培訓的教師團隊。近一半的教師持有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深入和專業化的教育內容。他們的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保證了他們在教學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另外,大部分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78%的教師擁有10年或以上的年資。這代表他們在教學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更好地指導和支持學生的成長。這些教師資料反映了長沙灣天主教英文中學擁有一支教學實力強大且充滿經驗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中史、體育、普通話、宗教及倫理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生活與社會、世界歷史、地理、電腦及科技、視覺藝術、音樂、閱讀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必修:中國語文、體育、宗教及倫理
選修:中史、體育(HKDSE)、倫理及宗教(HKDSE)、視覺藝術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必修: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至中五)、通識教育科(中六)、英國語文、數學
選修:數學(M1、M2)、化學、物理、生物、地理、歷史、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音樂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中史、體育、普通話、宗教及倫理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生活與社會、世界歷史、地理、電腦及科技、視覺藝術、音樂、閱讀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必修:中國語文、體育、宗教及倫理
選修:中史、體育(HKDSE)、倫理及宗教(HKDSE)、視覺藝術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必修:公民與社會發展、英國語文、數學
選修:數學(M1、M2)、化學、物理、生物、地理、歷史、經濟、資訊及通訊科技、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音樂

學校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除標準設施外,為支援教學及全人教育,本校設有下列設施:
1. 全校Wi-Fi 6無線上網及光纖上網 
2. 1GB寬頻專線 
3. 課室設施:智能白板,Apple TV+,實物投影機,投影機和電腦 
4. 智能學生證 
5. 多媒體學習室 
6. 植入電子晶片計時器系統的泰坦跑道 
7. 攀石牆 
8. 健體室、小聖堂、演講室、多用途禮堂、及圖書館

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undefined

學校管理架構:
施行校本管理,法團校董會已於2015年5月成立。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法團校董會由校監、校長、資深教育界人士、法律界專業人士、教師、家長代表及校友代表組成。

環保政策:
獲「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撥款,設置單車發電系統,並連接廚餘機,將節能減碳的概念融入校園生活中。推行有機耕種,整個項目包含節能、再生能源、廚餘運用等範疇,旨在打造低碳校園,讓同學體會到節能減碳的重要性。

詳情:undefined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主要以英文為教學語言,並於初中加強普通話訓練,以提升同學兩文三語的能力。
積極推動英語學習:
1. 各級推行校本課程及跨科學習。
2. 中一至中二開辦說話課,促進英語教學。
3. 多元化英語活動如話劇、音樂劇、辯論、才藝表演等營造語境。
4. 積極參加校際英詩獨誦、英語演講、話劇及辯論比賽等,成績優異,曾於香港中學英語辯論比賽(區際)多次獲得冠軍及亞軍。
提升中文及普通話水平:
1. 通過有序列的課程編排訓練讀寫聽說,提升同學中文水平。
2. 自擬《古典詩詞自習單元》,讓初中學生背誦詩詞,提升學生文化修養。
3. 自擬初中文言文閱讀理解教材,建立穩固的文言文基礎。
4. 自擬高中選修單元教材。
5. 初中實施「每周一作」計劃,提升寫作能力。
6. 提供不同的課餘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和文化素養。
7. 初中設有普通話科,讓學生循序漸進地提高普通話聽說能力。
8. 積極參加校際比賽,成績優異。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中一及高中推行策略性小班教學,啟發學生潛能。
2. 設多項獎學金及學科獎,獎勵成績優異及態度良好的學生。
3. 完善拔尖措施:導修小組培訓尖子,鼓勵資優學生參加香港資優學院課程。
4. 精英培育計劃加強尖子支援,以獲取佳績。
5. 實施「全校模式備戰新高中」計劃。由中一開始鋪排,投放大量資源,令學生有充份準備應考,在文憑試取得佳績。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按成績選科。
2. 課程重點:
(1)新高中科目編訂教學進程,中四至中六循序漸進,作應試準備。
(2)推行生涯規劃:在正規課程加入相關內容,讓學生了解自我,啟發思考。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生命教育及義工服務:1. 透過整合培育學生成長的學科及功能小組,全校積極拓展生命教育課程及活動。2. 成立長天關社,透過參與社區服務,讓學生幫助有需要人士。3. 舉辦中一生命教育營,學習自我管理、溝通合作、解決難題等,並增進師生關係。
培養閱讀風氣:1. 不同學科教師組成閱讀專責小組,推動校內閱讀文化。2. 中一至中二開設閱讀科,透過漸進閱讀提升同學學習能力。3. 跨科學習鼓勵同學閱讀中英文書籍,加強學生語文應用能力。4. 學生於閱讀比賽中屢獲殊榮,在250間參賽學校及超過1500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連續多年獲得香港公共圖書館題為「4‧23世界閱讀日創作比賽」優勝獎。
資訊科技支援教學:1. 本校為全港8間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撥款超過六百萬推行中學資訊科技增潤計劃學校之一。計劃之目的為培育未來資訊科技專才及領袖,並為同學提供豐饒的資訊科技學習環境。2. 成立創新者學會,在校內及區內提供一片土壤,讓同學發揮在數碼創意及創新科技方面的專長及潛能。

生涯規劃教育:
透過「與職業相關」活動、生涯規劃課程及個人升學輔導,幫助同學了解自己的興趣與能力,從而作出明智的升學及就業選擇,盡展抱負,發揮所長。

詳情:undefined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1. 「超越自我計劃」:透過全校模式幫助有需要的同學定立目標,提升學習能力及信心。
2. 「盡展潛能計劃」:旨在透過不同的課外活動給予同學一個多元學習經驗,發掘及培養同學在不同領域的興趣,讓同學盡展所能。此外,透過加入服務的元素,讓同學貢獻社群,培養責任感,並裝備初中同學,為日後成為領袖作好準備,作長遠的發展。
3. 「尋找生命中的亮點計劃」:為有潛質的學生提供參與不同校外活動的機會,藉此發展潛能。
4. 「全能運動員學業支援獎勵計劃」:幫助運動員學生於學習及運動方面皆能追求卓越,發揮潛能。
5. 學科研習小組:鼓勵學生組成不同學科的學習小組,配合學生需要提供協助。
6. 於課餘開設科本功課輔導小組及導修班,由老師或就讀大學之舊生教授,支援有需要的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文化,透過資源調配,提供適切和多元化支援服務。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教育心理學家、學校社工、輔導主任、訓導主任、融合教育輔導員、各主要科組老師。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增聘額外人手及外購專業服務,更為成績稍遜的學生舉辦「課後增潤課程」等。本校亦為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又舉行個別學習計劃會議,幫助學生設計具體可行的支援計劃。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一起商議有關支援學生的策略。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安排密集中文教學模式(例如按需要抽離學習、小組學習等);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1. 採用全年持續評核、統一測驗及考試。
2. 考試/測驗期間,學校會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作適當安排。
3. 為新高中同學設定策略性測考時間表,以推動同學善用長假期,準備公開考試。

詳情:undefined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1. 「長天」家長教師會定期舉辦各項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親子工作坊、旅行、舊書買賣、暑期學習班等,家長和老師致力共建一個理想的環境,讓學生愉快和健康地成長。
2. 本校家長義工隊積極支援學校服務及活動,多次獲義務工作發展局頒發「義工運動」嘉許金狀。

校風:
本校校風純樸,秉承天主教教育的核心價值:
「真理」、「義德」、「愛德」、「生命」、「家庭」,重視品德及靈性培育,讓學生能探求人生意義,活出豐盛人生。
1. 設有牧民組統籌全校宗教活動,透過豐富和多元化的宗教活動,如禮儀、祈禱、福傳聚會、早會分享、退省、領袖培育和境內外朝聖或義工服務等,加強公教及非公教學生的靈性培育。
2. 宗教佈置如海報、十四苦路跑道和宗教活動室等,讓學生隨時隨地接觸聖言,感受天主的愛,效法耶穌和聖人,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詳情:undefined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透過全校模式進行學生領袖培訓,以推動全人教育。
2. 推動生命教育及價值教育,引導學生尋找生命中的亮點。
3. 銳意推動科學、科技、工程及數學結合為STEM教育,展現學生多元的才能。
4. 推行全校模式生涯規劃。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1. 舉辦一系列教師專業發展日。
2. 舉辦專業分享活動,加強校內、校外的聯繫及與大學或大專之協作。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重視全人教育-成立多個課外活動組織,包括學術、體藝、服務團體及興趣小組。為使同學身心獲得均衡發展,初中學生必須參與美藝、服務、體育、德育及智育活動最少各一項。

詳情:undefined

其他

數理並重  啟發科學探索 
1. 成立數學校隊,發掘初中精英學生的數學潛能及訓練學生參加數學比賽。
2. 開辦科學及數學奧林匹克訓練班,培養學生對數理的興趣。
3. 於多項大型比賽中屢獲殊榮,包括:代表香港參加2018-19年間ROBOCUP機械人世界杯中國賽,獲得一個亞軍、兩次獲得足球輕量組總成績的三等獎、2019 ROBOCUP機械人世界盃台灣賽獲得亞軍;2016青少年機械人世界盃香港區公開賽囊括三甲;2015-17年間香港─-歐洲網上學習計劃「最佳研究報告」第二名及「最佳作品集」;2014-19年期間,曾於香港科學青苗獎中獲得一項全場總冠軍、一項全場總亞軍、兩項科學家專訪獎、一項最佳創意方案獎、一項最佳匯報獎及一項最佳指導教師獎及一個嘉許證書。
體育科 
1. 鍛煉學生體魄、意志和毅力,培養健康生活模式,體現校訓「自強不息」的精神。
2.「二十五圈環校長跑(七公里)」是「長天」數十年來優良傳統,而「長天」長跑隊於各項比賽中成績彪炳,包括於全港越野錦標賽中屢獲團體錦標,並於學界越野錦標賽第一組屢獲大獎。
3. 排球、沙灘排球、籃球、田徑、游泳、越野賽代表均屬香港學界體育聯會港島及九龍地域中學分會第一組別,曾奪得排球團體冠軍七連霸及香港天主教教區聯運會十六連霸。
4. 挑選表現優異的同學參加海外及內地體育學院暑期集訓。
視覺藝術科 
1. 積極開展多元化課程,包括短片拍攝、攝影、時裝設計、壁畫和馬賽克創作等。
2. 參與校外比賽,成績優異,於2018-19年度學生視覺藝術作品展中獲得金獎。
3. 推行「藝術小天使」計劃,讓同學透過藝術服務社群。
音樂科 
1. 本校不同樂團經常獲邀參與校內外的演出,口碑載道。
2. 舉辦舞台管理隊、鋼琴義教等興趣小組,為同學提供多元化的校園生活。
3. 定期舉辦「午間音樂會」,為同學提供演出的平台。
4. 每年一度舉行聯校音樂會,促進各樂團與友校的交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