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返回目錄
觀塘區

順利天主教中學

地址:九龍觀塘順利邨順緻街7號
電話:23893082
電郵:contact@slcss.edu.hk
傳真:23894111
網址:http://www.slcss.edu.hk

​​如何前往順利天主教中學

巴士:14D、23、23M、26、26M、27、29M、42、95、290A、619;
小巴︰12、12A、47、48、49、49M、54、54M、60。

學校簡介

順利天主教中學(Shun Tak Fraternal Association Cheng Yu Tung Secondary School)是一所位於香港的資助男女中學,創校於1982年。學校座落於觀塘區,並涵蓋約4500平方米的面積。校監/校管會主席為狄和詩神父,而校長則是李婉萍女士undefined。順利天主教中學的辦學團體是天主教香港教區,並且是一所天主教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本校致力提供一完善學習環境,引導學生結合信仰、文化與生活,認識福音真理,達致人格成全;培養自學能力、建立積極人生觀,達至全人發展;著重培養學生服務人群、回饋社會的精神;引導其認識中國文化,發揚其優點。』學校沒有家長教師會,沒有學生會,沒有法團校董會,沒有舊生會/校友會,這些組織的存在促進了學校社群的凝聚和合作。順利天主教中學的校訓秉持著悅樂主心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入學資訊

2022-2023

班級結構

中一:共有4個班級。中二:共有4個班級。
中三:共有4個班級。中四:共有4個班級。
中五:共有4個班級。中六:共有4個班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級數字可能隨時間有所變動,所以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班級結構。

2022-2023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
品格及操行10%; 學習基礎15%; 面試表現30%; 教育局《成績次第》25%; 其他(體藝、服務、課外活動等方面的表現)10%; 與本校聯繫10%。
備註: 操行平均須達乙級或以上及面試時英語表現須達標。

2022-2023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為協助中一新生以英語學習,特於暑期舉辦銜接課程,並於中一設小班教學。安排中四學生為同儕輔導員,協助中一學生適應中學生活。舉辦家長講座及家長日,讓中一家長了解學校的核心價值及學生的學習情況。於正規課程教授家居及工作安全、營養、食物及個人衞生、均衡飲食、體能訓練法和終身運動。輔導組也定期安排週會和講座,講解有關性教育和精神健康方面的知識。逢周一,全校於操場做早操,讓學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

2022-2023 全年收費

順利天主教中學的學費結構如下:
∎ 中一: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二: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三:學費為$0/年,堂費為$0。
∎ 中四: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 中五: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 中六:學費為$0/年,堂費為$340"。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每年$70"。
學生會會費:$1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為每年300。
其他收費/費用:$0。
^請注意,以上價格和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可能隨時間而有所變動。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細節。

2022-2023 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根據2022/2023年的數據,順利天主教中學共有55教師,並擁有53個核准編制的教師職位。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培訓方面如下所示:
∎ 教育文憑:佔全校教師人數的98%。
∎ 學士學位: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00%。
∎ 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佔全校教師人數的36%。
∎ 特殊教育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的29%。

在教師的年資方面,數據如下:
∎ 0-4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未提供)%。
∎ 5-9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未提供)%。
∎ 10年或以上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未提供)%。

這些數據顯示順利天主教中學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具備多樣化學歷和專業培訓的教師團隊。有不少教師持有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深入和專業化的教育內容。他們的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保證了他們在教學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這些教師資料反映了順利天主教中學擁有一支教學實力強大且充滿經驗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undefined

學校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為提供完善的學習環境,讓學生發揮潛能,本校設有互動學習中心、兩間電腦室、iSpace電子教室、STEM學習中心,亦有圖書館、自修室等設施。
為推動資訊科技教學及自主學習的變革,學校所有課室均升級至未來教室,安裝了86吋互動多點觸控屏幕,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學習機會,提升學與教的效能。

暫缺。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1. 提昇學生自主學習技巧及學習效能。 
2. 強化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 
3. 培育優秀的順利人。

學校管理架構:
重視團隊精神,鼓勵老師參與校政,設立「中央統籌委員會」,統籌及協調各個行政委員會的工作,落實學校的重點關注事項。施行校本管理,校董會有老師、家長、校友及各方人士的參與,加強學校與各持份者的溝通,共同制定學校的發展方向。行政委員會包括:教務、學生事務、學校發展、課外活動、專業發展、宗教及靈性生活、資訊科技及總務。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校董會由校監、校長、辦學團體成員、教師、家長、校友及社會人士組成。

環保政策:
本校致力推動環保教育,加強學生環保意識,培養其支持環保的態度,並在校內推行下列措施,以實踐環保生活:鼓勵節約用水及能源;校舍內的空調溫度須盡量維持在攝氏26度;以環保方式進行各項活動,例如「無污染旅行」和「綠色聖誕」;設置回收箱,鼓勵回收廢紙、鋁罐及膠樽;鼓勵重用單面印刷紙來打印並用電腦接收傳真。

詳情:undefined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本校致力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學生掌握兩文三語,為未來升學及就業做好準備。本校所有班別採用英語作為大部份科目的教學語言,除宗教教育、公民與社會發展科(中四及中五)、通識(中六)、延伸課程及體育科外,其他非語文科皆以英語作為教學語言。

學習和教學策略:
本校著重教學效能,通過每週教師培訓及集體備課時間,提高教師的專業能力,發展多元化校本課程,讓同學通過不同的學習經歷,掌握正確的知識、技能及價值觀。
中一至中三均設有延伸課程,鼓勵同學通過體驗學習,突破校園環境,把學與教推展到社區、野外,甚至境外。為達至全方位學習,中一課程加入「SHUN Teens」抗逆成長及歷奇訓練課程;中二加入「V-power」義工實踐計劃;中三則透過「生涯規劃」及正向教育課程引導學生計劃未來。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2X及3X。 高中學生可選擇修讀兩科或三科選修科目。
2. 課程重點:初中STEM及科技與生活科均由老師自行設計及製作教材。亦於課後開辦數學增潤課、英語寫作及說話訓練、STEM機械人編程訓練等,讓學生發展潛能,提高成就感。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閱讀:本校致力培育學生成為主動學習者,故在每循環周特設「跨課程閱讀課」以營造師生互動的閱讀氣氛,並鼓勵學生透過訂立閱讀目標,開展閱讀計劃,從而增長知識,充實心靈和培養自學能力。除廣泛閱讀計劃外,學校亦設有假期閱讀獎勵計劃、好書推介及閱讀分享,以建立學生閱讀文化。
專題研習:於初中及高中進行不同學科的專題研習,學生逐步掌握資料搜集、實地考察及文獻研究等研習技巧,讓學生擴濶視野。
資訊科技:設有內聯網,讓老師及學生能透過資訊科技,強化學與教的效能。學校網頁定時讓家長及外界得知學校最新消息及保持良好溝通。各科均設有網上學習平台,鼓勵學生善用資訊科技及自主學習材料,強化學習。
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利用週會、班主任節推動國民教育、德育教育、環保教育及健康教育。建立健康校園,培養同學健康的生活習慣和正面積極的人生觀。設立德育、公民及國民教育大使,推動各項活動。

生涯規劃教育:
升學及就業輔導組除了提供選科輔導、升學資訊外,還積極發展「生涯規劃」的概念,讓學生加深對自己及社會的了解,以決定選科、升學及擇業的路向。
中一及中二級的同學透過班主任節了解自己的性格、強弱項及夢想。師生亦會討論不同職業的社會功能,讓同學學習尊重工作。中三級同學透過認識自我及不同學科的特質,初步了解大學學科要求,令學生選定高中修業方向。
踏入高中階段,本校舉辦不同的學習活動和講座進行「生涯規劃」教育,也為中六同學舉辦英語模擬招聘活動。另外,透過由校外機構舉辦的職場參觀、影子計劃、商校合作計劃等機會,讓同學們了解不同崗位的工作要求、大型企業運作模式、企業的社會責任和服務關係。同時,本校亦運用不同的職業性向及心理評估工具,與同學探討性向與擇業的關係。
大學聯招選科前,本校亦安排兩次機會讓同學與升學及就業輔導組老師個別面談,讓他們對自己的升學及就業有清晰的目標及計劃。
本校中五及中六級的師友計劃由任教不同學科的老師擔任導師,師生定期就升學和擇業的話題聚會,交流升學資訊,進行放榜升學輔導。
本校校友也是同學的「生涯規劃」教育中重要的一員。學校每年均舉辦大型升學講座,就讀各大院校的校友回校向同學分享選科資訊、面試須知等心得。本校更與校友會合作為中五學生舉辦師友計劃,盼透過溝通與分享陪伴學弟學妹成長。

詳情:undefined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本校在初中推行協作教學,學生通過協作過程,建構知識,合作解難,提升學習效能。全校各班均設雙班主任制,為同學學習及成長提供適切的支援。中、英、數科均設有拔尖補底班,照顧不同需要的學生。亦會推薦合適的學生參與資優教育課程及境外交流活動。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採用「全校參與」模式推行融合教育,成立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副校長、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教務老師、輔導老師、社工、教育心理學家、學生成長助理等),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全面的支援。本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配合其他資源增聘額外人手及外購專業支援服務支援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本校定期向全體教師發放融合教育資訊,分享有關的理念和教學建議,並鼓勵教職員參與教育局「照顧不同學習需要」的培訓課程,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同時按需要舉辦專題講座,加強教師對融合教育的認識。本校亦重視家校合作,定期安排學生支援組成員或專責教師與家長溝通,共同支援學生學習和成長上的需要。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本校以課後學習模式,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本校着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所有表現,除標準考試外,亦推行持續評估,課堂表現、家課及測驗皆計算在學期成績內。

詳情:undefined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教會與本校一向合作無間,是本校家長、老師及學生溝通的橋樑。家教會除舉辦日營活動及協助中一新生註冊外,還經常舉辦家長教育講座等。部份家長更擔任學校活動導師,協助訓練本校學生。

校風:
本校以「力行仁愛、互相尊重、克盡己責」為核心價值,強調訓育、輔導、班主任及家長互相配合,協助學生跨越成長中的困難。為加強師生的溝通與聯繫,會舉行「家庭會議」,就學校大家庭面對的挑戰與困難,透過老師及同學的參與,聆聽同學的聲音,廣泛收集意見,營造以家為基調的校園文化。

詳情:undefined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1. 提昇學生自主學習技巧及學習效能。
2. 強化天主教教育核心價值。
3. 培育優秀的順利人。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本校專業發展委員會與其他組別緊密聯繫,透過教師發展日及逢星期一課後的校本培訓,讓全體教師有更多機會在校內及校外進修學習,或作教學交流及討論校政。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本校著重全人發展,設有超過40多個課外活動,亦鼓勵學生參與各類校外比賽,發揮潛能,爭取佳績。每年皆舉辦境外交流學習,讓學生拓闊視野。於週會定期進行時事討論,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及慎思明辨的能力。此外,全校師生及部份家長亦參與服務,回饋社會。

詳情:http://www.slcss.edu.hk/sbm/3-Year%20Development%20Plan%2009-12.doc

其他

-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