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 返回目錄
灣仔區

香港華仁書院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81號
電話:25722251
電郵:wahyan@wahyan.edu.hk
傳真:25729370
網址:http://www.wahyan.edu.hk

​​如何前往香港華仁書院

巴士:6、6A、6X、10、15、66、109、113; 
專線小巴:28、35、56; 
由灣仔地鐵站步行約10分鐘。

學校簡介

香港華仁書院(undefined)是一所位於香港的資助男子中學,創校於1919年。學校座落於灣仔區,並涵蓋約22000平方米的面積。校監/校管會主席為徐立人神父,而校長則是陳偉倫博士(教師證書、文學士、工商管理學士、文學碩士、教育博士;二十多年本地及國際學校工作經驗。)。香港華仁書院的辦學團體是耶穌會(英語參贊區),並且是一所天主教學校。學校的辦學宗旨:『根據天主教信仰對主的愛和中華文化,我們矢志:一、做一位具同理心的模範,感染學生成為負責任和富仁心的社會一員;二、啟廸學生勇猛精進,以致君子;三、培育備具愛心、靈性、道德與智慧的領袖。』學校有家長教師會,有學生會,有法團校董會,有舊生會/校友會,這些組織的存在促進了學校社群的凝聚和合作。香港華仁書院的校訓秉持著在這徽號下,汝可克敵的校訓,鼓勵學生在學術、品德和個人成長各方面追求卓越。

入學資訊

2022-2023

班級結構

中一:共有4個班級。中二:共有4個班級。
中三:共有4個班級。中四:共有4個班級。
中五:共有4個班級。中六:共有4個班級。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班級數字可能隨時間有所變動,所以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班級結構。

2022-2023

中一入學

本校接受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申請。本校參加中學學位分配辦法的統一派位(適用於2023 年9月升讀中一)。考核共分三部份︰
(A)全面成長與學習表現(30%),包括︰體育運動;音樂;美術、演藝與創意;品格;學業及其它學習成就等。
(B)教育局提供之學生排名次序(20%);
(C)個人面見及集體面見(50%)。

2022-2023

迎新活動及健康生活

在新學年開始前,本校會舉行「新生家長日」,幫助家長和新同學了解學校的運作。本校為幫助中一同學融入華仁大家庭,開學後會舉辦中一迎新營,另設有「JASER」計劃,為每位中一學生安排一位「大哥哥」,照顧他們,陪伴他們,以助他們更快更好地投入中學生活。學生支援及發展部門由資深老師、社工及教育心理學家組成,負責跟進學生心理健康及情緒支援。公民教育委員會亦會兼負健康教育及性教育工作。家長教師會及校方職員則監察校內飯堂情況。

2022-2023 全年收費

香港華仁書院的學費結構如下:
∎ 中一:學費為$0/年,堂費為$750"。
∎ 中二:學費為$0/年,堂費為$750"。
∎ 中三:學費為$0/年,堂費為$750"。
∎ 中四:學費為$0/年,堂費為$750"。
∎ 中五:學費為$0/年,堂費為$750"。
∎ 中六:學費為$0/年,堂費為$750"。
家長教師會會費為每年$300(只於入學時繳交一次)。
學生會會費:$0。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為每年校本學習教材:$200 (中一至中五)、$140 (中六)。
其他收費/費用:$0。
^請注意,以上價格和費用資訊僅供參考,可能隨時間而有所變動。學生和家長在申請入學時應向學校查詢最新的學費和相關費用細節。

2022-2023 教師資料
(包括校長)

根據2022/2023年的數據,香港華仁書院共有59教師,並擁有53個核准編制的教師職位。教師的學歷和專業培訓方面如下所示:
∎ 教育文憑: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00%。
∎ 學士學位:佔全校教師人數的35%。
∎ 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佔全校教師人數的65%。
∎ 特殊教育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的34%。

在教師的年資方面,數據如下:
∎ 0-4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17%。
∎ 5-9年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6%。
∎ 10年或以上的年資教師佔全校教師人數的77%。

這些數據顯示香港華仁書院擁有一支經驗豐富且具備多樣化學歷和專業培訓的教師團隊。超過一半的教師持有碩士、博士或以上學歷,這將有助於提供更深入和專業化的教育內容。同時,有有不少的教師接受過特殊教育培訓,這表明學校關注並致力於照顧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他們的教育文憑和學士學位保證了他們在教學方面具有良好的基礎知識。另外,大部分教師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其中77%的教師擁有10年或以上的年資。這代表他們在教學領域累積了豐富的經驗和專業知識,能夠更好地指導和支持學生的成長。這些教師資料反映了香港華仁書院擁有一支教學實力強大且充滿經驗的教師隊伍,為學生提供高品質的教育。

2022-2023 學年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歷史、地理、電腦、校本創新設計與工程課程(中一至中二)、視覺藝術、音樂、體育、依納爵價值教育、生活與社會、生命教育/信仰培育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中四至中五)、通識教育(中六)、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經濟、倫理與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音樂、資訊與通訊科技、體育、依納爵價值教育、生命教育/信仰培育

2023-2024 學年擬開設科目

中一至中三: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普通話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綜合科學(中一至中二)、物理(中三)、化學(中三)、生物(中三)、歷史、地理、電腦、校本創新設計與工程課程(中一至中二)、視覺藝術、音樂、體育、依納爵價值教育、生活與社會、生命教育/信仰培育

中四至中六:
以中文為教學語言:中國語文、中國歷史
以英文為教學語言:英國語文、數學、公民與社會發展、物理、化學、生物、歷史、地理、經濟、倫理與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音樂、資訊與通訊科技、體育、依納爵價值教育、生命教育/信仰培育

學校設施/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

校園佔地超過廿二萬平方呎,綠樹環抱,更有野鳥和小松鼠棲息其中。校舍方面既有精緻低矮的校園建築,亦有超越Y2K學校的設備。學校設施方面,校園中心為一所聖堂,旁邊是剛在2014年啟用的禮堂大樓(包括天台花園、天空教室、伍絜宜廣場、室內籃球場、羽毛球場等),另有4個球場、健身室、圖書館、2間電腦教室、4所實驗室、校園電台製作中心、音樂中心、美術中心、綜合人文科學中心、祈禱室、學生活動中心及飯堂等。

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關注事項:
培育學生成為深思和傑出的學習者;培育學校社群內的成員成為富憐憫心及關愛別人的伙伴;發展學校成為致力學習並具有成長思維的群體。

學校管理架構:
本校遵行校本管理,法團校董會為最高管治組織,由耶穌會神父擔任校監並兼任法團校董會主席。法團校董會及校政諮詢委員會均有舊生及家長代表。校長之下,分別有三位副校長及行政委員會管理日常學校事務。

法團校董會/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
法團校董會由十二人組成,包括一家長校董、一舊生校董、一教師校董及一獨立校董,每年舉行約四次常規會議。

環保政策:
學校素以維持綠色校園為己任,環保教育則通過公民教育委員會、地理科、生物科及綜合科學科的協作,提醒學生要身體力行去保護環境,並進行廢料回收計劃。

詳情:undefined

教學規劃

全校語文政策:
除中文、中國歷史、普通話外,各科均以英語為授課語言。自2009年度開始,學校增聘普通話老師,進行小班教學,並通過課後活動及練習加強學生聽、說普通話的能力。

學習和教學策略:
辦學宗旨除令學生認識基督信仰外,還著重建立學生完整的人格及獨立思考能力,亦教導學生尊重和愛惜中國傳統文化,將所學服務他人(We are men for and with others.)。透過正規及非正規課程,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群美及靈育方面的發展,從而得到全面教育。不同科目均有閱讀學習活動,中一、二設有STEAM學習活動,強化學生的數理認知及解難能力。為加強科技教育學習,本校在初中推出“創新設計與工程”(IDEEA)校本課程,旨於讓學生在專題研習中掌握設計思維模式,並獲得實踐製作經驗。

校本課程:
1. 選修科目:3X。 物理、化學、生物、歷史、中國歷史、地理、經濟、倫理與宗教、「企業、會計與財務概論」、資訊與通訊科技。
2. 課程重點:本校高中課程是根據同學於中三時科目選擇調查開設,以滿足大部份同學的需要。另外,本校秉持耶穌會的辦學理念,除提供同學較歡迎的理、商科外,在資源許可下仍堅持開設人文學科,讓學生有機會接受多元教育發展。

四個關鍵項目的發展:
學校致力培育閱讀文化,中一至中三推行自主閱讀獎勵計劃,並獲得不同學習領域的科目支持。家長教師會又設漂書活動,鼓勵學生從閱讀中擴闊知識領域。本校近年更獲優質教育基金贊助過百萬元,以推展全方位校園閱讀活動,鼓勵師生進行電子閱讀學習活動。再者,學校圖書館經已全面翻新,並增添了不同類型的電子學習設備。學生亦可從圖書館借用平板電腦進行電子閱讀。
本校鼓勵學生走出課堂,使用網上學習,培養多元學習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師生會透過谷歌教室(Google Classroom)及其他電子學習互動平台,進行學術交流,包括分享學習資源,繳交或評改學生課業等。此外,本校積極推展跨學科專題研習,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其他同通能力,又可透過同儕協作,以多元化的模式(包括文字報告、網頁設計、影片製作、軟件製作及反思日記)等完成課業。為進一步強化電子學習,本校亦已從初中開始逐步推行自攜電子設備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
2019年始,本校獲選參加由哈佛大學教育研究院領導的Project Zero Study,計劃至2023年結束,期間哈佛大學的專業團隊會與本校教師團隊進行不同形式的會議或工作坊,以探討及設計各類創新教學模式可以如何在本校實踐。
本校亦非常重視學生的品格成長,會透過依納爵價值教育課、班主任課及月會等向學生灌輸道德及公民教育。而宗教認知課、生命教育課及依納爵價值教育課合作推展”多元合一”計畫,指導學生有效的情緒管理及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再者,學生均會在每天的班主任課中進行意識省察(examen),鼓勵學生反思當天的學習經驗。

生涯規劃教育:
1. 生涯規劃課程(融合於不同科目)︰
• 中一 - 建立及實踐正確價值觀(生活與社會課)及幫助新同學的適應(生命教育課);
• 中二 - 自我認識及發展(生命教育課);
• 中三 - 高中選科(生命教育課);
• 中四 - 職業性向評估及職業探索(班主任課及生涯規劃日);
• 中五 - 師友計劃(與舊生會合作)及參與職業博覽(與其他學校合作);
• 中六 - 升讀大學(本港及海外大學)輔導 - 講座,經驗分享,大學面試技巧工作坊等等。
2. 升學就業輔導服務 - 由升學組老師輔導個別學生;
3. 數據分析及升學組網頁 - 大學課程搜尋器(以大學最新收生數據為據); 
• 幫助學生尋找合適課程,及升學組網頁;  • 發放升學消息。
4. 工作影子及工作體驗計劃 - 提供予高年級同學;
5. 資源分配 - 運用生涯規劃資助聘請額外教師以發展生涯規劃工作;
6. 生涯規劃培訓工作 - 本校鼓勵及支持下列培訓:升學組老師接受系統化生涯規劃培訓,其他老師(特別是班主任)接受生涯規劃技巧及升學輔導技巧培訓;
7. 由校友贊助的Project Pharos用以整合及加強本校對資優學生的支援,其中主要包括協助學生報讀海外頂尖大學。

詳情:undefined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學校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有專責教師照顧。對於有經濟困難學生提供每月生活津貼。並為升讀大學的畢業生提供多個由舊生捐助的獎/助學金作生活及學費支援。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及關愛校園,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
學生支援組成員包括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特殊教育需要支援老師、輔導主任、社工、學生輔導員和教育心理學家。學校靈活運用「學習支援津貼」,配合其他資源增聘額外教學助理,同時,外購專業服務,支援同學社交和學習上的需要。更為有嚴重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評估、轉介和個別學習計劃,透過跨專業合作幫助學生學習。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定期安排學生支援組成員或專責教師與家長溝通,共同支援學生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舉辦文化共融活動。透過課外活動及參觀古蹟、博物館等建構共融校園。非華語學生入讀本校時會接受評估,按其水平計劃支援措施,如選用合適的課本,並抽離教授中文及中史。教學語言主要為廣東話。

測考及學習調適措施:
每年兩次考試(12月及6月)及下學期測驗週(3月或4月),持續評估分數(包括所有測驗、專題研習、實驗及教師評估)佔總分的20-40%,由老師自行決定。

詳情:undefined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於1997年成立,致力加強學校與家庭間的溝通,建立家長聯絡網絡,促進親子感情。近年來,舉辦中一、中二家長分享會、敬師日、親子義工服務、親子旅行、親子講座、家長增值課程;參與學校步行籌款,協辦北京、愛爾蘭中學交流活動等。此外,本校已採用電子通告(eNotice)及電子繳費(ePayment)方式以促進學校行政效率及家校溝通。

校風:
校風自由純樸,鼓勵學生致力組織及參與各類課外活動,藉以令學生得到均衡的發展及培訓領導才能。

詳情:undefined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本學年主要關注事項為「培育學生成為深思和傑出的學習者」,「培育學校社群內的成員成為富憐憫心及關愛別人的伙伴」和「發展學校成為致力學習並具有成長思維的群體」。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教師均積極參與各類工作坊及研討會。每年舉辦三次教師專業培訓日。校方自資資助教師進修,費用每人每年最高$2,000。

全方位學習(包括通過各學習領域、課外活動、聯課活動等,提供五種基要學習經歷):
學生活動組織超過五十個,當中包括學生會及屬下多個課外活動屬會、與及公教組織、運動校隊、中西樂團及歌詠團、圖書館管理員、童軍、紅十字會、扶輪少年團、公民教育工作委員會、校園電視台、華萃校刊、華彗校報、愛貓組及其他。

詳情:undefined

其他

學校在各全人發展領域皆有傑出表現,當中包括體育、音樂、學生會及多個學生組織、天主教活動、辯論、戲劇、童軍(第十五旅)、紅十字會(第34青年團)、學生所負責的學校刊物、校園電視("Star Studio")等。每年經常與國內及海外等地的中學交流,師生團曾訪問上海、北京、台灣、英國、愛爾蘭等,而學生也曾遠赴歐洲和美國作音樂交流。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