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概覽】
上水宣道小學
Alliance Primary School, Sheung Shui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上水宣道小學(英語:Alliance Primary School, Sheung Shui)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北區,學校地址是新界粉嶺聯和墟和睦路2號。上水宣道小學創辦於1961年,辦學宗旨:本校以基督教信仰為辦學的基礎及原則,提供優質教育,注重學生靈、德、智 、體、群、美六育均衡發展,貫徹基督教全人教育的精神,使學生愛神愛人, 品格端正,學識豐富,成為社會棟樑。
基本資料
•所屬區域:北區
•學校地址:新界粉嶺聯和墟和睦路2號
•小一學校網:81
•學校電話:26702257
•學校傳真:26685357
•學校電郵:apsmail@apsss.edu.hk
•學校網址:http://www.apsss.edu.hk
學校資料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校監_校管會主席:黃素珍女士
•校長:尹素嫻女士
•辦學團體:香港九龍塘基督教 中華宣道會
•創校年份:1961
•宗教:基督教
•其他宗教:undefined
•校訓:undefined
•學校佔地面積:約3932平方米
•教學語言:中文(包括:普通話)
•一條龍中學:-
•直屬中學:-
•聯繫中學:-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家長教師會:有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1/2022學校全年收費
上水宣道小學的學費:-,堂費:-,家長教師會費:30,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310(英語課程發展部分費用、飲水器設備保養、防疫設備購置),其他收費_費用:-
學校設施
上水宣道小學的設施:
•校車:無
•保姆車:有
•課室數目:18
•禮堂數目:1
•操場數目:1
•圖書館數目:1
•特別室:電腦室、音樂室、科技探究室、視覺藝術室、語文室、學習支援室、輔導遊戲室、舞蹈室、成長教室。
•其他學校設施:另設小組教學室、家長資源室、學生跑道、午息小舞台、多元化活動室、心靈花園。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及暢通易達洗手間。
2020/2021學年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37
•教師總人數:37
學歷及專業培訓(佔全校教師人數%)
•教育文憑:100%
•學士:100%
•碩士_博士或以上:27%
•特殊教育培訓:43%
年資(佔全校教師人數%)
•0至4年經驗:14%
•5至9年經驗:27%
•10年經驗或以上:59%
班級結構
2020/2021學年班數:
小一有3班,小二有3班,小三有3班,小四有3班,小五有3班,小六有3班,總數為18班。
2021/2022學年(以教育局在2021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小一有3班,小二有3班,小三有3班,小四有3班,小五有3班,小六有3班,總數為18班。
班級教學模式:
小一推行小班教學。小一、小二設中文科輔導小組,小一至小六設英文科及數學科輔導小組,另按學生需要於不同級別增設抽離式小組教學,並採「全校參與」模式為有特殊學習需要同學作課後加強輔導。
備註:-
學習評估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多元學習評估
推行多元化評估,包括互評、自評、觀察、匯報,以評估促進學習。各科除總結性評估外,中英數設進展性評估,監察學生的學習進度,調整教學進度,促進學與教效能。
分班安排
小一至小四分為普通話教授中文班及廣東話教授中文班,分班原則主要視乎家長意願。 小五至小六按能力分班,加強照顧學習差異。 分班安排會每年按學生需要作出調整。
學校生活
•每週上學日數:5日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8節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0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25
•午膳開始時間:12:50
•午膳結束時間:13:40
•午膳安排: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健康校園生活:
參與「至營學校認證計劃」,積極推動校園健康飲食。
備註:
每週36節課,其中15節為40分鐘,其餘21節為35分鐘,星期一至四設有30分鐘導修課。每天安排早會時段,內容以宗教主題、訓育、公民、德育、學科資訊、閱讀等為主。
全方位學習
本校重視全人發展,開設多元智能課,設有全方位學習周、戶外學習日及服務學習日,並舉辦遊學交流團。透過社職員培訓,發展學生領導才能。課後及星期六舉辧多項課外活動,涵蓋靈、德、智、體、群、美六育。學生參與校外比賽,屢獲佳績。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學校管理架構:
學校設立行政組、學校發展組和多個科目及功能小組,在法團校董會領導下推動學校發展。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成員包括辦學團體代表、校長、教師、家長、校友及獨立人士。
環保政策:
為建立學生環保的習慣,本校已制訂校本環保指引,並舉辦多項活動,包括:廢紙回收、「香港無冷氣夜」、「地球一小時」熄燈活動、「走塑大行動」及「沖沖八分鐘」等。
學校關注事項:
提昇學習動機及興趣,並提昇學習效能,以照顧學習多樣性;引導學生認識、欣賞、尊重生命的價值,並強化生命教育的氣氛,以助學生活出生命的價值。
教學規劃
學習和教學策略:
1. 重視兩文三語,積極推行資優教育、戶外學習、服務學習及科技專題,讓學生能發揮不同才能。 2. 利用合作學習、分層課業、適異性教學及多感官教學策略照顧學習差異。 3. 套用提問技巧,提昇學生高階思維能力。
關鍵項目的發展:
1. 設閱讀獎勵計劃、利用電子閱讀平台,擴闊學生的閱讀層面。 2. 活用電子學習平台,推動混合模式教學。 3. 透過全方位專題研習,讓學生搜集資料、整理、分析、綜合及反思。 4. 推行STEM教育,提昇學生計算思維和解難能力。 5. 本校透過生命教育課,讓學生在生理、心理、學習、社交、德性等方面有均衡之發展。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透過宗教、德育及公民教育,培養學生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同、承擔精神、誠信、守法、同理心和關愛的正面價值觀及態度,提昇學生的抗逆力,從而建立積極及健康人生。 學校重視培育學生獨立思考及自主學習的能力,能作出客觀分析和合理的判斷,並付諸實踐,以面對未來生活上的挑戰。
學生支援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資優組積極發展各類資優學習活動,提昇和培育學生不同的潛能。 學習支援組提供功課輔導班,以支援成績稍遜學生。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1.學習支援組成員為教育心理學家、社工、訓輔主任、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及教師等。2.增聘教學助理與全校教師以「全校參與」模式照顧個別差異。3.提供小組/個別言語治療/訓練。4.提供識字班、寫作技巧班、閱讀技巧班、社交技巧及專注力訓練班。5.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6.提供家長教育講座及培訓班。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undefined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課堂教學滲入資優教育元素、增強外間支援、制訂校本加速學習/評估機制。另設功課及評估調適,協助有特殊學習需要之學生。
家校合作及校風
家校合作:
舉辦親子活動、敬師活動及組織家長義工等,促進親子和師生關係,提昇家長和同學對學校的歸屬感。
校風:
教師及學生輔助人員為有教育理想的基督徒,關懷學生,建立關顧和互助互愛的校園。藉有系統的生命教育課程,讓學生能認識、欣賞和尊重生命的價值。學校亦提供一個公正、和諧及關愛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身體力行,營造有利培育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學習及生活環境,共同努力推動優良校風。
未來發展
學校發展計劃:
全校自學躍騰計劃 1. 提昇學習效能,促進自主學習 2. 提昇自我效能感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設定共同備課及觀課時間,邀請教育局校本支援組或大專院校提供校本培訓,讓教師參與種籽計劃、學習社群及報讀教育局舉辦的講座或工作坊,為老師提供分享教學經驗的機會。
其他
設多項獎學金及獎勵計劃,推動學生積極學習及參與校外比賽,爭取卓越表現。 舉辦交流計劃及遊學團,擴闊學生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