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區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
學校地址:新界粉嶺龍馬路53號
小學校網:81
學校電話:23709811
學校傳真:23709819
學校電郵:info-thpps@tungwah.org.hk
學校網址:https://www.thpps.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英語:TWGHs Tseng Hin Pei Primary School)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北區,學校地址是新界粉嶺龍馬路53號。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創辦於2021年,辦學宗旨:『我們以「面向世界,培育優才」為辦學理念,透過「SMILE」為課程發展主軸,創造充滿活力的正向學習環境。 我們相信每位學生都是獨特而具天賦的,為照顧學習多樣性,教學團隊致力創設多元學習環境,推動全人發展,讓學生熱愛學習,成為一個關心社會、愛護國家、具備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曾慶業先生
∎ 校長:簡俊達先生
∎ 辦學團體:東華三院
∎ 創校年份:2021
∎ 宗教:不適用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580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及英文
∎ 一條龍中學:undefined
∎ 直屬中學:undefined
∎ 聯繫中學:undefined
∎ 法團校董會:未成立
∎ 家長教師會:無
∎ 舊生會/校友會:無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3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特許收費如學習材料、軟件和平台、車費和意外保險等,分2期交每期$150。
∎ 其他收費/費用:-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東華三院曾憲備小學的設施:
∎ 校車:無
∎ 保姆車:有
∎ 課室數目:30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2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環球探索中心、科技探索中心、展覽及會議中心、多媒體演示廳、藝薈天地、校園電視台及多媒體教育中心等。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觸覺點字及觸覺平面地圖及觸覺引路帶。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
∎ 教師總人數:0
∎ 教育文憑:0%
∎ 學士:0%
∎ 碩士_博士或以上:0%
∎ 特殊教育培訓:0%
∎ 0至4年經驗:0%
∎ 5至9年經驗:0%
∎ 10年經驗或以上:0%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0班;小二有0班
∎ 小三有0班;小四有0班
∎ 小五有0班;小六有0班
總數為0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1班;小二有1班
∎ 小三有1班;小四有1班
∎ 小五有1班;小六有1班
總數為6班。
∎ 班級教學模式:全校以小班教學及活動教學模式學習。
備註:本校為一間政府津貼小學,平均每級5班,共30班。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 多元學習評估
採取多元評估策略提供適時及適切的回饋。中英數常定期進行進展性評估,另設專題研習、學生自評、互評和家長回饋等。小一各科全學年不考試,以進展性評估及學習報告跟進學生學習難點。
∎ 分班安排
以平均能力分班,按需要為高小學生進行分組或分班等 不同模式的支援,務求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9節
∎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00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15
∎ 午膳開始時間:12:50
∎ 午 膳結束時間:13:50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學校設立健康飲食監察小組,為學生選購健康午餐;並加強學生健康生活訊息,讓學生自小養成健康生活的習慣。
備註:上午時段集中教授正規課程;下午時段分別設有「特色課程」及功課輔導;放學後則設有課外活動及課後溫習班。
全方位學習
我們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身心健康及多元智能的培養,除正規課程外,我們會以「專家入課」的形式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經歷,並在課後提供各類體藝及音樂興趣班等課外或專業培訓活動,以促進他們多元智能的發展,讓他們能展現自我,發揮潛能,盡展所長。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設不同科組統籌全校教學、行政及學生事務。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於2021年成立法團校董會,全面推行校本管理。
∎ 環保政策
為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新校舍設計具通風、採光及環保的功能。 天台設太陽能板及參加可再生能源上網計劃。
∎ 學校關注事項
面向世界,培育優才:英語能力、喜愛學習、正向思維、創新解難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我們重視中、英語文的學習,除了培養學生的中國傳統文化素養外,數學和常識(科學與生活)會選用適當的英文補充教材,豐富學生英語學習經驗。我們亦積極推動體驗式學習及自攜裝置(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電子學習計劃,善用電子資訊科技設備,促進自主學習。
∎ 關鍵項目的發展
全力發展德育及公民教育,並營造一個和諧及健康的校園;推廣閱讀計劃,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能力;發展學生運用資訊科技之能力;推行跨學科專題研習,培養學生的多元能力。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運用幸福理論五大元素(PERMA+H)和成長型思維模式(Growth Mindset),藉着班級經營、周會、全球公民課等渠道,鼓勵學生欣賞自己、發揮潛能,以勇敢和堅毅的態度面對未來的挑戰。學生建立自信,更能主動幫助他人和關心社區,凝聚融洽和諧、互助友愛的氛圍。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為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提供多元化課堂教學策略,課堂教學設計亦利用混合能力的分組模式進行合作學習。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透過全校參與的三層支援模式,運用學習支援津貼及加強言語治療津貼,就不同需要的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如跨班分組、教學及評估調適、輔導小組、社交訓練小組、言語治療服務及個別學習計劃等。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提供課後中文學習支援。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定期透過共同備課及進度會議,為學生選取及設計最適切的學習材料,以求達最佳的學習果效。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我們積極規劃學校親子活動及親職教育課程,讓家長與學校攜手合作共同培育孩子。
∎ 校風
積極營造愉快、正向的校園文化及環境,透過訓輔合一、全校參與的模式,培育學生建立正向價值觀和態度。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 加強與外間資源機構聯繫,建設良好網絡。 2. 透過正向教育,建立學生的歸屬感。 3. 凝聚教師團隊,建構共同的教學理念。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配合學校關注事項,透過工作坊、講座及課程、舉辦專業發展日或邀請大專院校提供到校支援服務,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
其他資訊
教育局會因應皇后山邨及山麗苑的居民入伙的進度,有需要時在學年中考慮在相關級別加開額外班級,以滿足學位需求,並會相應地調整教職員人手編制及有關撥款金額,以確保新學校有充足資源為居民提供優質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