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水埗區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
學校地址:九龍深水埗海麗街11號
小學校網:40
學校電話:27788235
學校傳真:27761744
學校電郵:mfsp.info@gmail.com
學校網址:http://www.mfsp.edu.hk
學校簡介及辦學宗旨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英語:Maryknoll Fathers' School (Primary Section))是一所資助全日男女校,在深水埗區,學校地址是九龍深水埗海麗街11號。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創辦於1957年,辦學宗旨:『本校秉承天主教辦學精神,以基督的愛為本,以「全人教育」為目標,致力拓展學生的靈性幅度,並以「真理忠貞」作為校訓,幫助學生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並在靈、德、智、體、群、美六育的薰陶下健康地成長。』
學校資料
∎ 學校類別:資助/全日/男女
∎ 校監/校管會主席:葉嘉雯女士
∎ 校長:吳偉文博士
∎ 辦學團體:美國天主教傳教會
∎ 創校年份:1957
∎ 宗教:天主教
∎ 其他宗教:undefined
∎ 校訓:undefined
∎ 學校佔地面積:約7630平方米
∎ 教學語言:中文
∎ 一條龍中學:-
∎ 直屬中學: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
∎ 聯繫中學:-
∎ 法團校董會:已成立
∎ 家長教師會:有
∎ 舊生會/校友會:有
2022/2023學校全年收費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的學費:-;堂費:-
∎ 家長教師會費:50
∎ 非標準項目的核准收費:300
∎ 其他收費/費用:$10(補發學生證)
∎ 學費減免:undefined
學校設施
瑪利諾神父教會學校(小學部)的設施:
∎ 校車:有
∎ 保姆車:有
∎ 課室數目:24
∎ 禮堂數目:1
∎ 操場數目:4
∎ 圖書館數目:1
∎ 特別室:10間(電腦室、多用途活動室、學生活動中心、語言學習室、音樂天地、創作天地、創新•科技教室等)。
∎ 其他學校設施:undefined
∎ 支援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設施:斜道、暢通易達升降機、暢通易達洗手間及觸覺引路帶。
2022/2023 教師資料(包括校長)
∎ 核准編制教師職位數目:46
∎ 教師總人數:51
∎ 教育文憑:100%
∎ 學士:100%
∎ 碩士_博士或以上:49%
∎ 特殊教育培訓:65%
∎ 0至4年經驗:18%
∎ 5至9年經驗:17%
∎ 10年經驗或以上:65%
班級結構
2022/2023學年班數: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4班;小四有4班
∎ 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
總數為24班。
2022/2023學年(以教育局在2022年3月/4月所批核的班級數目為準)
∎ 小一有4班;小二有4班
∎ 小三有4班;小四有4班
∎ 小五有4班;小六有4班
總數為24班。
∎ 班級教學模式:除了為二年級至六年級同學小組分科輔導外,本校更有隨堂抽離式的小組學習班,在課堂上為有需要的學生加強師生教學互動,還有課後功課輔導班。
備註:-
學習評估
∎ 全年全科考試次數:3
∎ 全年全科測驗次數:0
∎ 多元學習評估
採用多元化和多角度的評估模式,結合學生的自我反思、同儕間互評、家長回饋等,全面評估學生表現。除考試外,會持績評估學生的學習表現,講求全面化及多元化。
∎ 分班安排
不設精英班,學生按成績平均安排分班。
學校生活
∎ 每週上學日數:5日
∎ 每日一般上課節數:10節
∎ 每節一般時間:35分鐘
∎ 一般上學時間:上午8:15
∎ 一般放學時間:下午3:05
∎ 午膳開始時間:12:40
∎ 午膳結束時間:13:30
∎ 午膳安排
由指定供應商提供及由家長安排。
∎ 健康校園生活
設健康教育組,制訂健康校園政策,推行健康飲食在校園,預防傳染病在校園擴散,推廣護脊文化,培訓學生健康大使,舉行健康活動如:護脊操等。
備註:1. 安排聯課活動及各展所長班,培養學生均衡發展。 2. 建構綠色校園,幫助學生實踐環保的生活習慣。
全方位學習
1. 課外活動:幼童軍、基督小先鋒、救傷隊、瑪小園丁、校園小記者。 2. 各展所長班:立體繪畫、弦樂團、中國民族舞、英語戲劇、田徑、乒乓球、籃球、足球、羽毛球、排球、奧數、空手道、Lego機械人、辯論、體操班。 3. 音樂興趣班:敲擊樂、合唱團、大小提琴。
學校特色
學校管理
∎ 學校管理架構
包括學校發展組、學生發展組、課程發展組和宗教及道德教育組。
∎ 法團校董會/學校管理委員會/校董會
法團校董會已於2014年3月1日成立。
∎ 環保政策
1. 透過綠化校園,培養及提高師生的綠化環境意識,並加強其歸屬感。 2. 推廣環保教育,讓學生認識再生能源並了解人類面對的能源危機,從而教導學生愛護環境,珍惜資源的重要性。
∎ 學校關注事項
1. 配合自主學習的理念,優化課堂學與教,提升學生學習效能。 2. 培養學生積極處事的態度,建立正向的校園氣氛。
教學規劃
∎ 學習和教學策略
善用課內及課外時間安排全方位的學習活動,如語文自學、早操、校園電視台、各展所長班、普通話攤位遊戲、專題研習、自主學習日、天主教國民教育課程、創意課程等。
∎ 關鍵項目的發展
1.德育及公民教育:推行成長課及天主教國民教育,協助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及正確的價值觀。 2.從閱讀中學習:進行不同閱讀獎勵計劃及活動,並在語文課及圖書課教授閱讀策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3.專題研習:推行探究式專題研習,提升學生的研習能力及共通能力。 4.資訊科技:各科運用電子學習,為運算思維教育重點發展學校,於高小開設運算思維教育課程。 5.STEM教育:除通過科學探究活動,提升學生運用科學過程技能的能力外,加入R(研究)和A(美術)元素,加強他們綜合應用不同範疇的知識來解決日常生活問題的能力。
∎ 共通能力的培養
undefined
∎ 正面價值觀和態度的培養
本校設宗教及道德教育小組,通過各科及跨學科活動,例如短講、成長課、輔導活動及國民教育課程等,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愛主愛人,使他們成為有見識、富責任感的公民,並將健康及環保教育融入日常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學生支援
∎ 全校參與照顧學生的多樣性
透過合作學習、資優領袖訓練課程、資優聯課活動、小組學習班、功課輔導班、小組分科輔導班、奧數培訓班,強化拔尖保底功能。
∎ 「全校參與」模式融合教育
本校致力建立共融及關愛校園,以「全校參與」模式支援有不同學習需要的學生。「學生支援組」與學校其他科組協作,共同在學與教層面,為這些學生提供適切的支援和輔導。此外,本校按學生的特殊需要提供學習、家課和測考調適。學校重視家校合作,已建立恆常溝通機制,透過不同渠道,與家長溝通,共同支援學生。
∎ 非華語學生的教育支援
本校為錄取的非華語學生提供額外支援,幫助他們學習中文:增聘額外教師/教學助理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及舉辦文化共融活動。為加強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文,本校提供不同類型的課後支援,以促進中文學習。
∎ 課程剪裁及調適措施
各科均為校本課程,由本校老師精心設計或剪裁,並提供校本的創意課程,此屬於全班模式的資優教育課程。另外,為資優學生舉辦領袖訓練、領袖潛能啟發課程等,以發揮學生潛能。同時,為有需要的學生安排課後功課輔導班及小組學習班等以增加師生的互動。
家校合作及校風
∎ 家校合作
家長教師會成立超過23年,定期會舉行講座、工作坊及親子日營。
∎ 校風
本校設有學生發展組,重視學生品德培育,致力建構和諧健康的校園文化,支援學生成長,經多年的培育,學生都能自律守規,對人有禮,自我管理良好。同學間相處融洽,彼此友愛,積極投入學校活動和服務。在不同的獎勵計劃如「瑪小存摺」及「傑出學生獎勵計劃」等配合下,正面強化了學生的良好品行。本校培養學生建立健康生活、健康的飲食習慣,提升學生對環境衞生的注意,並身體力行地保持學校環境衞生。
未來發展
∎ 學校發展計劃
1. 配合自主學習的理念,優化學與教活動,培養學生成為自主學習者。 2. 以實踐基督精神為基礎,培養學生關愛、尊重他人、誠信及堅毅的態度。
∎ 教師專業培訓及發展
制訂持續專業發展指引,鼓勵教師不同範疇的發展。另外,透過教師發展活動,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其他資訊
設立多項學科獎學金,除鼓勵同學在學業及體育方面積極投入外,並發揮中小學薪火相傳的精神。此外,本校學生在校際田徑、球類、游泳、舞蹈、中英及普通話朗誦、奧數、敲擊樂、口風琴及歌唱比賽中屢獲殊榮。